书城传记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11918900000017

第17章 清初“天下清官第一”于成龙

清官不是劳动模范,也不是名模,从古到今,从来没有评选过,何来“天下清官第一”?这话是清初的康熙在1681年接见直隶巡抚于成龙时所说的。因为于成龙一生清廉,颇有政声,康熙对他公开褒奖,给了他这么一个光荣的头衔。

于成龙(1616—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人。他是明末崇祯年间的贡生。在明清之际的全国大动乱中,他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他直到45岁的时候,才获得一个远走广西出任县令的机会。从此他就勇于任事,尽职尽责,而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清官。1684年,他病逝于江南总督任上,年68岁。他一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大的建树,只不过是一直清清白白做官,小心翼翼做事而已。康熙称他为“天下清官第一”的时候,他已经是65岁的老人。康熙为什么在他的垂暮之年还这样大张旗鼓地表扬他,其中自有原因。

清王朝自从1644年被汉奸吴三桂引进北京,鸠占鹊巢之后,就一直推行“以汉制汉”的国策。当时建立清王朝的满族(女真人)人口总数最高估计不会超过100万,而明王朝统治地区的人口总数至少在1亿以上,双方人口不成比例。依靠清军去征服全国,绝对办不到。所以入关之后,清王朝一直利用四大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去打头阵,追击明军和农民军的主力,反正作战双方都以汉人为主,打死得再多也不心疼。而用八旗兵到繁华地区去攻城略地,对老百姓作战,伤亡不大,又有美女玉帛可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

中国的地方是太大了,清军兵力到底有限,包括满洲八旗、汉军八旗(最早降清的汉人所组成的军队)、绿营兵(入关以后用汉人组建的军队)一共才几十万人,以如此有限的兵力征服并且统治如此广阔的国土,困难重重。清初录用一大批汉人知识分子到边远地区去当地方官,实际上就有派他们去“抚民”,达到不用军队不耗粮饷就可以“抚定”地方,早日巩固在全国的统治地位的目的。

清初的40年,战争不断,清王朝在自己的统治还未巩固之前,根本顾不上收揽民心。一切活动,一是为打胜仗,消灭异己;二是为占地方,巩固统治。只有在征服全国的战事大致结束以后,才能开始进行树立道德楷模、匡正社会风气的工作。康熙褒称于成龙为“天下清官第一”的那一年,也正是三藩之乱全平的那年。

也就是说,于成龙这个人在清初的“抚定地方”与后来“树立道德楷模”的任务中都起了促进作用,这就是清王朝为什么重视他的根本原因。

当地方官竟像是到蛮荒之地探险

1661年,年已45岁的于成龙得到了一个到广西罗城去当县令的机会。他自己想去,但是亲朋好友全都劝他不要去。劝阻的人有的是理由。一是那地方“蛮烟瘴雨”(也就是易染恶性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北方去的人水土不服,病死的多,生还的少;二是环境凶险,盗匪遍地,一些少数民族,经常发生互斗,地方官遭到不幸的时有所闻;三是生活过于艰苦,衣食所需,常常接济不上。于成龙却以“古人义不辞难”的古训自勉,认为自己年纪已经不小,如果再放过这一次机会,此生就很难再遇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于成龙既下决心,在告别家人的时候,虽是生离,有如死别。他家有一些祖传田产,可以维持全家生计。他临行前,把田产文卷全部交给大儿子于廷翼,嘱咐说:“我独自在外为官,你不必管我;你在家好好治家,我也不来管你。但愿大家平安,日后能再相见。”

罗城属于广西柳州,地处万山丛中。县城的荒凉,比想像中的还要可怕。全城只有6家老百姓,几间茅屋;县衙门连门垣都没有,满园荒草,狐兔出没。大堂只是几间草房,墙壁破陋,难遮风雨。内宅也只能堆土石为桌凳,在楹下支锅做饭。因为盗匪时常出没,夜眠还要在床边放置刀枪,以防不测。这哪里是在当官,和那些平安的地方相比,比人家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都不如。

于成龙到任之后,认为当务之急就是维持地方治安,安定社会秩序。否则,老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他成天奔走于高山野岭之中,组织地方吏民缉捕盗贼,一经捕获查实,立即处死。经过他的开导,少数民族互斗现象也迅速减少。地方安定了,许多流亡在外的老百姓纷纷回乡,努力耕种,县城面貌逐渐改观。他在罗城当了7年县令,开头几年,真像是在蛮荒之地探险,随时都会出现意外;后来他以实际行动争取民心有了效果,不仅本地的百姓愿意回乡生产,连外地的百姓也闻风而来,愿意在罗城定居。人气旺了,生产发展了,地方有了收入,县城才开始修复,市面也渐趋繁荣,连学宫、养济院也修建起来。上级来视察的时候,发现罗城变了样,与于成龙初来时相比,恍如隔世。

为了争取民心,也就是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于成龙多年来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他看到地方太苦,老百姓太穷,知道自己不放下架子,埋头苦干,就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既然县衙门都破烂得不成样子,还穿什么公服。他在带领吏民外出办事的时候,完全不冠不履,只穿便服,赤脚草鞋,就像一个普通老农民。他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大家不喊老爷,只按当地风俗喊他“阿公”,不仅办公事找他,就连日常家事,柴米油盐,婚丧祭祀也都找他商量。他稍有不适,老百姓一大批一大批到衙门里来问安。老百姓想来就来,无人阻挡,把过去那种进衙门见官的畏惧心理一扫而空。几年之间,荒无人烟的罗城获得大治,居然欣欣向荣。这种突出的政绩使得两广总督卢兴祖大为吃惊。1667年,于成龙经过他的推荐,调升四川合州知州。消息传开,罗城百姓遮道挽留。知道留不住之后,有人追送百里,痛哭而还。

当时四川大乱,人口损失十之八九,也就是所谓“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合州共辖三个县,在他到任之时,一共只有遗民百余户,城乡一片荒凉。他到任之后,不畏艰险,锐意革除官场宿弊,号召百姓回来垦田。对于贫困户,一一贷给种子耕牛。百姓闻风而来,不过一个多月,就回来了一千多户。于成龙以政绩突出,先调黄冈同知,后升黄州知府,一路攀升,声名远播。

整顿福建吏治,勇任直隶巡抚

于成龙属于那种没有后台的小官,起初只可能被派到贫穷、边远、艰险的地方去卖命。总算他埋头苦干,做出了成绩,才受到清廷的重视。正好当时清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近结束,各地豪强横行为患,需要一批清官来整顿吏治,于成龙就被推荐出来,于1678年出任福建按察使,主管福建省的监察工作与司法工作。自南宋以来,福建沿海各港就是外国商船停泊之地,贸易往来,十分繁荣,当地方官的无不发财,官场腐败,素称难治。于成龙到了福州,知道这里是一块是非之地,稍一不慎,就会栽跟斗。他下了决心,要把清官当到底,惩治贪官,绝不软手,对于馈赠,一概谢绝。许多外国商人对他的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十分佩服,曾经对译员说:“我侪从未见过此等清官。”朝廷官员过境时,来拜望于成龙,发现他的住处“几案间惟蛛罗鼠迹,一竹笥贮朝服,二釜备炊爨,文卷书册数十束,此外并无一物”。

在福建任上不过两年,1680年,于成龙就升任直隶巡抚,来到天子脚下。这对他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天子脚下的封疆大吏并不是好当的。京城里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从来就没有把汉人官员看在眼里,豪奴悍仆倚官仗势,横行不法,咆哮公堂;许多地方官员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于成龙是以铁面无私的大清官调来京城,朝廷与老百姓都对他寄予厚望,别人能够退缩,他不能退缩。老百姓当然是衷心希望来个能够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真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朝廷的想法又是另一回事,他们是想利用于成龙的名声,利用于成龙的干劲,刹一刹那些权贵、豪强的骄气,能够保住法纪的尊严。如果出了大案子,牵涉到满人王公的根本利益,朝廷究竟能对于成龙支持到何种程度,于成龙是心中无数的。他是一个势单力薄的汉官,如果矛盾激化,没有人会来给他撑腰。所以他在秉公执法之时,始终把矛头对准宵小、群盗、豪奴、悍仆,也就是说,多打苍蝇,少动老虎;实在到了万不得已之时,也只能触及老虎的皮毛,不能伤筋动骨。在直隶巡抚任上,他的做法是“编保甲,严连坐,以清盗源;锄豪强,严隐占,以苏穷困;令下各属奉行惟谨。公仍不时单骑行旅肆中,密切廉访,诸有违抗,立置之法,无所假贷,自是人人惴惴,无敢有干公法令者,而盗以息,民以安”。于成龙的这些做法除了清查隐占一事会触及老虎的皮毛之外,其余都是对付苍蝇的。

他还革除了一些官场恶习,惩办了一些小贪官;免除了宣化1800顷水冲沙压地的钱粮,多次主持放赈,救济灾民。不过一年时间,于青天的大名传遍北京内外。1681年,康熙特地召见了他,并且当面夸奖他为“天下清官第一”。不久,他就被提升为江南、江西总督,前往江南赴任。(清初的江南省后来划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清初的江南、江西总督等于以后的两江总督,其管辖的地方包括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海瑞与于成龙都是清官,他们确有不少共同之处,那就是秉公执法,一丝不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粗茶淡饭,生活清苦;深入民间,平易近人。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海瑞为人刚直,无私无畏,认定了一个道理,虽撞南墙不回头,为国为民,敢于顶撞皇帝;于成龙为人谦虚,做事小心谨慎,必经三思,量力而行。对于朝廷,对于皇帝,他始终抱着合作(并非阿谀逢迎)的态度,决不冒犯。这从他被康熙召见时所说的话,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康熙夸奖他的时候,他十分谦恭地说:“臣惟宣布陛下威德而已,未有他能。”也就是说,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之所以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只是能够执行您的指示而已。皇帝当然喜欢于成龙这样的恭顺之臣,不喜欢海瑞那样的刺儿头。

从古到今,贪官是太多了,清官是太少了。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清官———海瑞型的清官也好,于成龙型的清官也好,只要能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好事,全都值得肯定,全都值得纪念。对皇帝顶撞也好,顺从也好,那只是工作方法的不同,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迫使皇帝同意为老百姓多做一点好事。老百姓是太痛苦了,能够减轻他们痛苦的事是做一分算一分,做多做少都是值得称道的。

“于青菜”移风易俗

于成龙到南京赴任的时候已经65岁。以他这样的高龄,就任总督这样的高官,按照习惯,沿途必然入住馆驿,地方官争相迎送,络绎不绝,这是人情之常。可是于成龙到任之时,竟是带着他的幼子,坐了一辆骡车,飘然而至。由于事前没有透露一点消息,使得江南的许多地方官措手不及。于成龙一生做官,从来不带家眷上任,只不过定时回家探亲而已。这时因为年龄大了,才带一个小儿子在身边照料生活。他们沿途只住民间饭店,不入馆驿,所以一路上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江南民风奢华富丽,衣、食、住、行无不讲究,富人自然是大事铺张,连穷人也得打肿脸充胖子,陪着穷讲究。于成龙到任后,我行我素,照样粗茶淡饭,以吃青菜为乐。消息传开之后,老百姓对他的称呼也改变了,不叫“于青天”,只叫“于青菜”。这个称呼使人更感亲切。因为青天高高在上,青菜只在老百姓的家里,老百姓的身边。就凭这个“于青菜”的诨名,他和许多贫苦老百姓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如果于成龙是个平头老百姓,生活再清苦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可他是江南几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一举一动,都能起到榜样作用。在他和一些官绅交往之时,生活朴素者受到表扬,生活奢侈者受到斥责,这就能起到极大的移风易俗的作用,上行下效,官场风气大变。为了迎合上司的口味,大家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摒弃山珍海味,以素食为美味。那些奢侈惯了的人,一时改不过来,看到形势不对,只好举家远避他乡。社会风气虽然不是法律,但是对于那些积习已深、接受不了新风气的人,压力也是够大的。

他为了认真推行政令,经常微服出访,了解民间疾苦。他属下的官员如果敢于弄虚作假,瞒上压下,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一旦暴露,立刻身败名裂,斧钺加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些人做了亏心事,一听说有个高个子的白发老者在打听事情,立刻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在私访。对于贪官,他能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可以说是一位贪官克星。

1684年,68岁的于成龙病逝于南京任上,家中的私人财物只有一件绨袍,几罐盐豆豉,其余都是公物。清官清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感动。许多来吊唁的官员与老百姓看了“于青菜”的这个家,都忍不住热泪长流。南京全城罢市,百姓相聚痛哭,家家画像祭奠。康熙得知他的死讯,下令赐祭,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为“清端”。皇帝表扬他,不过是收揽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老百姓纪念他,才是真心怀念他的恩情。真是:

清代清官有清名,

天下清官第一人;

更有诨名于青菜,

呼来还比青天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