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评曾国藩
12007100000035

第35章 “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王运评曾国藩

【评主简介】

王运渊1833-1916年冤,湖南湘潭人。字壬秋,室名湘绮楼。咸丰举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期间,曾应肃顺聘请,在其家教读,甚被尊礼,后撰《祺祥故事》,为肃顺被杀辩解。继入曾国藩幕。曾国藩对王的许多建议积极采纳,如重法以绳吏胥,严刑以殛奸宄。曾国藩待王如上宾。后从事讲学,受四川总督丁宝桢延请主讲成都尊经书院,又为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山长。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治《春秋公羊传》,宗今文经学,诗文摹拟汉、魏、六朝,为当时拟古派所推重。有叶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集》、《文集》等,并辑有叶八代诗选》。

王运所着《湘军志》因对湘军人物多有直言批评之词,故引起了曾国荃等人的不满,王定安的叶湘军记》则是回应该书之作。

原文

曾国藩以惧教士①,以惧行军,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杨岳斌鲍超以无惧为勇②,以戒慎为怯,自将则胜,用将则败。论语曰‘临事而惧”帅之言也;记曰我战则克,”将之言也。为将者功名成,富贵得,则知惧也。知惧必败。

——节录自《湘军志》

【注释】

①以:介词,因为。惧:害怕;不愿意。

②杨岳斌(822-1的0年):即杨载福,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厚庵,行伍出身。1852年在湘阴对抗太平军,任千总。次年,曾国藩创水师,拔为营官。后累升总兵,兼署湖北提督。1864年,授陕甘总督渊未赴任冤,率部援江西,因参与攻陷天京,加太子少保衔。次年起,赴甘履任,镇压回民起义军。1867年春,以病回籍。1883年,因法国侵略越南,奉命会办福建军务。次年,复命至江南帮办军务。1885年,赴援台湾,以同法国订和约,乞归。鲍超(1828-1886或1888年):四川奉节人。初字春亭,后改春霆。原在广西为向荣部属。1854年,被曾国藩调充湘军水师哨长,擢守备。1856年夏,会攻汉阳等地,擢参将。后往湖南长沙募勇,号霆军,成为湘军主干之一。1862年为浙江提督。1880年为湖南提督,时因伊犁事沙俄多有要求,他募军驻守直隶乐亭,加强防务。后以病解职。1885年春,率部驻云南马白关外,旋撤防回籍。

【译文】

曾国藩因害怕训导将士不周到,害怕指挥军队不灵敏,故他选用将领带兵作战则取胜,自己领兵作战则失败。杨岳斌、鲍超以无惧为勇敢,以谨慎为胆怯,故他们自己领兵则胜,使用将领带兵则失败。《论语》上说“遇事谨慎”,这是统帅者的话;《礼记》上说“我战则胜”,这是将领的话。作为将领者如功名已就,又得到了富贵,则往往患得患失、胸怀恐惧。胸怀恐惧者必定失败。

【评析】

王H运为清末一着名文人,入曾国藩幕后又曾亲历军事。他所撰《湘军志》,对湘军史实记载颇详,对曾国藩其人、其事的评论较为得体。他说曾国藩“用将则胜,自将则败”,虽不免抑扬参半,有褒有贬,但事实如此,固无庸讳言。的确,曾国藩是一个好的统帅,他懂得如何延揽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但他不是一个好的将领,亲自带兵作战,他不内行,胜少败多。王闽运的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