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复活的古城
12056500000032

第32章 古城消失之谜(3)

不过,在许多国家较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中,示巴女王还是更多地被描绘成天生丽质、聪颖不凡的动人女性,并传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见到她的时候,就为其美丽的外貌和端庄的仪表所倾倒,两位互相爱慕的君主还结成了金玉良缘。埃塞俄比亚的传说中说,虽然所罗门对示巴女王一见钟情,却无奈女王对他无意。后来,所罗门设计引诱,才逼迫女王成婚的。他们在婚后生下一子名叫曼尼里克,以后随示巴女王而去。曼尼里克长大后到耶路撒冷拜谒父亲,并被封为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代皇帝。有趣的是,直到这个非洲古国的末代君主、著名的海尔·塞拉西老皇帝在位时,他还以自己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的嫡传后裔自居呢。

有关示巴女王的这种种传说尽管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显而易见的是它们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据。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至今还是一个谜。

3.示巴古国的行踪

但示巴古国是否存在的问题,经过学者们长期的考察和新的考古发现证明,它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确有实据的事实了。

人们已初步断定《圣经》中提到的示巴王国位于濒临红海的阿拉伯半岛西面,在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它是公元前10世纪兴盛一时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东方的发展史上曾起过积极影响。示巴古国由于紧靠当时的通商要道红海,同与红海相接的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结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商业一度十分发达。示巴古国盛产香料、宝石和黄金,这使它在产品交换中处于十分优越和有利的地位。据说,示巴商人当时已经会利用红海的季风之便远洋航行了。他们在每年2—8月海风吹向印度洋和远东时,便加大对这个地区的贸易运输量。等8月以后海风回吹时,他们又溯红海而上与以色列和埃及交往。这个季风的秘密长期未被泄露,直至公元1世纪时才被希腊人发现。示巴的陆路贸易也很发达,骆驼商队活跃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的广阔地带上。

示巴王国有没有自己的首都呢?也是有的,据考证,就是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东部城市马里卜,现在这个城市还是沿用着古代名称。公元前1世纪希腊史学家奥多勒斯,曾形容马里卜是一个用宝石、象牙和黄金做艺术品妆点起来的城市。这种描写也许有些过分,但马里卜故去的华美、繁荣从中也可窥见一斑了。

过去传说马里卜建有一个规模巨大的蓄水坝。水坝都用大石块铺砌,石块之间密接无缝,显示了示巴人民高超的建筑和工艺水平。这座水坝对马里卜和周围广大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防范洪水冲击和提供灌溉系统的良好作用。这座水坝维持供水达12个世纪之久,公元543年,因年久失修而塌陷。现在马里卜发现的水坝遗址,使古老的历史传说也有了生命力。人们还在马里卜郊外沙丘上发现了一处设计奇巧的建筑物废墟,考古学家们证实它是公元前4世纪所建的“月神庙”。当地人把它称为“比基尔斯后宫”,而比基尔斯是他们对示巴女王的称呼。看来,人们总想找到那位神秘女王的踪迹,但从挖掘出的刻石和文物中却寻觅不到她的倩影。

不少“示巴迷”们认为,这个古王国的居民来自幼发拉底河一带的闪米特人部落。他们崇拜太阳、月亮和星星,所用文字和字母与古代腓尼基人相近,与古代埃及手抄本的文字也有相同之处。这或许能够说明,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共同的、紧密的文化联系。今天人们在埃塞俄比亚也发现了那里有着同也门境内相似的月神庙建筑遗址,这大概说明了示巴文化对邻近各国曾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影响。

示巴古迹的发掘,已透射出这个文明古国的奇光异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这个历史之谜,还远未全部揭开。五、埃布拉消失之谜

1.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

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与哈马之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沙漠中有个名叫特尔·马尔狄赫的巨大土丘,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远远望上去,气势非同一般,20世纪轰动全球的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埃布拉古国都城遗址即沉睡在这座引人注目的荒丘之下。

早在1862年,法国考古学家梅·戴沃盖曾对这一带进行过考察,发现了一些古建筑遗址,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发掘工作未能深入下去,结果与这座古老的王国都城失之交臂。

1955年,叙利亚的一个农民在荒丘上偶然发掘出一个用灰色玄武岩雕刻而成的狮子和一个三面雕刻有武士图案的水槽(现收藏在阿勒颇国立博物馆),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196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埃率领罗马大学考古队来到叙利亚,追寻距今40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城址,选中了兀立在沙漠中的特尔·马尔狄赫荒丘,对之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大规模调查和发掘,结果大喜过望,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座不为人知的王国都城埃布拉。

特尔·马尔狄赫土岗遗址地层叠压关系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西亚历史画卷。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来看,约在公元前4000年这里已有原始先民定居,到公元前2900年左右,埃布拉已是西亚比较强盛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是以埃布拉都城为中心联合附近一些村庄和城镇而形成的,故有些学者称之为“城邦国家”。据估计,当时埃布拉都城里聚居着约3万居民,整个埃布拉王国鼎盛时期的人口约有二三十万,是古代西亚城邦国家中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

埃布拉城平面大致呈菱形,最宽处约1000米,辟有4门,遗址总面积56万平方米,城址中央最近似圆形的卫城,直径约170米。1973年,在卫城中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的王宫,宫墙高达15米,宫殿鳞次栉比,千门百户,结构复杂多变,阶梯走廊曲折相通,是王宫成员的居住区。在城墙和卫城之间是普通居民的生活区。1957年,又在卫城中发现了王室档案库,里面出土了大量完整的文书,主持发掘工作的保罗·马蒂埃博士惊叹道:“我的第一印象是,我好像看到一个泥板文书的海洋!”

埃布拉古国自公元前2900年始到公元前1600年终,延续达1300年之久。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终于将这个盛极一时的王国埋葬,以至湮没无闻数千载。

埃布拉古国的重见天日无疑应该归功于考古人员的辛勤努力。1968年,马蒂埃博士在卫城中发掘出一件玄武岩的无头男子雕像,雕像的袍子上刻着26段楔形文字铭文,其中写道:“因为埃布拉之王和伊斯塔尔女神的缘故,将水槽奉献给大神庙。”1975年,他在卫城之中又发现一座王室档案库,出土了约1500件粘土板文书,文书中不止一次出现“埃布拉”一词,其中有一段文书写道:“人类创始以来,众王之中没有人夺取过阿尔马纳和埃布拉,纳加尔神为坚强的那拉姆·辛拓宽道路,赐与阿尔马纳和埃布拉,又赐与阿那拉姆、杉树之山和大海。”那拉姆·辛(前2291—前2255年在位)就是阿卡德帝国君主萨尔贡一世的孙子;大海指的就是地中海。据此,考古学家们欣喜地意识到,他们的辛劳得到了报答——他们幸运地发现了消逝数千年之久的文明古国埃布拉。

2.“埃布拉文书”勾勒出的神秘国度

埃布拉古国在考古发现之前一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度,有关这个王国各方面的情况,几乎均来源于埃布拉文书的记载。15000件粘土板文书大多接近正方形,边长约20厘米,自1975年出土以来,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泥板文书成文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镌刻其上的锲形文字80%是苏美尔语,20%是“埃布拉语”。据此专家们推测,当时的埃布拉王国可能是以苏美尔语作为官方语言,而民间语言仍属西亚塞姆语系的闪语,埃布拉国最古老的居民很可能就是塞姆语族的一部分。但“埃布拉语”作为塞姆语的一种,究竟与已知的塞姆语系的阿卡德语、阿摩利语、希伯来语有何联系,尚是一个待解之谜。

尽管还有相当数量的“埃布拉文书”尚未破译,但是,根据已经释读的大量文书记载,学者们已经可以勾勒出这个神秘国度的概况。

埃布拉古国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奴隶制国家,王室、神庙僧侣和世俗贵族都占有大量的私有土地,以地域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农村公社仅占有少量土地。在埃布拉古国晚期,贫富分化悬殊,社会矛盾激化。埃布拉古国长年实行募兵制,拥有一支兵种齐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常备军。国王凭借军事力量,对内加强统治,对外频繁发动侵略战争。有一块泥板文书中列举了260座古代城市,这些城市的名字历史学家们闻所未闻。有些学者推测,这260座城市很可能都曾被埃布拉王国军队征服过,随着军事侵略的胜利和王国版图的扩大,大量奴隶和财富流入埃布拉国内,埃布拉奴隶制经济空前繁荣。一些泥板文书中写有很多指令、税款和纺织品贸易的账目以及买卖契约,还有一块泥板上写有70多种动物的名称,表明埃布拉王国的工商业也相当发达。

就在埃布拉王国称雄一时的时候,两河流域另一个奴隶制城邦阿卡德王国强大起来。阿卡德城位于巴比伦尼亚(今巴格达)以北,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2371—前2316年在位)先后34次出征,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建立起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前2191年),兵锋远达埃兰、两河流域北部以及地中海东岸一带。萨尔贡一世自诩为“天下四方之王”,在一块泥板文书中记载他的赫赫战功时写道:“萨尔贡王,俯首祈祷在图吐勒的达干神面前,他(指神)把上部地区赐予(萨尔贡),(此即)马里、拉尔穆提、埃布拉,直到雪松林和银山。”据此可知萨尔贡一世曾经征服过埃布拉。萨尔贡一世的孙子那拉姆·辛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291—前2255年在位),横征暴敛,滥杀无辜,他率领军队亲征埃布拉王国,并将埃布拉都城焚毁殆尽。由于这场火灾,王室档案库中的大量粘土板文书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成为人们研究西亚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阿卡德王国的军队撤退后,埃布拉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修筑了宏伟壮观的大神庙等重要建筑,古都恢复昔日的繁华和喧闹。但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的铁蹄践踏了这里,再度将这座城市掳掠一空,临走时又放了一把大火将其焚毁,此后,阿摩利人长驱直入,到达巴比伦尼亚,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埃布拉古国由于迭遭浩劫,日渐衰落,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场大火将埃布拉都城彻底毁灭,埃布拉居民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场毁灭性的灾难究竟是由于统治者内部纷争造成的,还是由于来自北方小亚细亚的强悍民族赫梯人的侵略,似乎已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埃布拉古国的发现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这样一个严重干旱、人迹罕至、鸟兽绝迹的沙漠地区,人类曾建立过一个繁荣的国家,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难怪在埃布拉古国发现的消息公布以后,有人甚至将它列为“世界第八奇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评价是不过分的。可以预料,随着“埃布拉文书”释读研究工作的深入,改写中东历史的日子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