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面对这几年竞争环境的变迁,为什么有人能应变自如获得生机,而有些人却步履维艰?
其原因与上述关于青蛙的试验颇为相似。变化的环境,如同逐步加热的水温,有些人敏感性强,及时觉察,积极应对,因而处危不惊,应变自如,摆脱危机;可有些人感觉麻木,抱残守缺,得过且过,图一时之快,到了积重难返之时,只有惨遭淘汰的份了。
如果是所处的环境还是一个会警觉到危机的环境,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最怕的是处在周围同事都不成长,甚至厌恶其他人成长的环境,而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却还能恰然自得。那我们就会落入“温水煮蛙”的危机,被慢慢煮熟了还不知道。
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应吸取青蛙的教训,要审时度势,时时保持警觉,高度关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果断地做出应变和调整的决策。只有以变应变,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也只能像青蛙一样,再也没有力气从热水中爬出来。下面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是不是已经坠入了成长停滞的温水境地。请认真看看: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已经有一段时间,总是用过去学到的东西,包括技能和经验就很容易处理现在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总是用一两招就可以轻易地把手头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第三个问题:参加的训练课程是不是越来越少?课程是不是一直重复没有更新?甚至已经很久没参加过任何新技能新思想的训练了?
如果三个问题的答案全部是肯定的,那么就证明你自己正处于一摊死水中。应该赶快离开,因为状况其实会比想象的还要糟。所以,必须趁着水温还没有升高到把自己煮熟之前,赶快跳出那口热锅。
噪音定律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彻底消灭元末王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势力,任命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和蓝玉一起随傅友德将军进攻云南。元朝梁王派达里嘛率领10万人马在曲靖抗击。
沐英为了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秘密迂回敌后,突然在山谷间竖起旗帜,擂响战鼓,铜号齐鸣,发出阵阵无节律的震耳响声。在这种噪音刺激下,敌军心惊肉跳,在懵然混乱之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
明军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功臣——噪音。
噪音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主要课题,也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在这个故事中,噪音可以抗击敌人,本身就说明噪音对人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
许多年前美国有个报道,一个男子因为不堪忍受家附近建筑工地的汽锤的噪声,竟跑上前去,把脑袋伸到汽锤底下,结果脑袋被砸成肉浆。这个悲剧的主人,很可能有些抑郁症,至少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不也说明噪音对人的心理有严重影响吗?
许多作家之所以喜欢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去写作,就是为了躲避城里密集的噪音。
在科学上,噪音是指波形量非周期性变化或超过85~95分贝的不规则声音。但在现实中,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欢快的锣鼓声、口号声、大喊大叫、鞭炮声,尽管超过85分贝,甚至有的也无规律,但不会引起参与者与欣赏者的心理烦躁。这是因为参与者和欣赏者当时有一种心理宣泄的需要而喜欢或能够接受这种声音。
反过来,即使低于85分贝的声音,如果不成规律,比如鸡鸣狗叫,对某些人来说,也形成了噪音。有人爱养蝈蝈,其阵发性的叫声对某些人来说是噪音,对另一些人却像催眠曲。
噪音广泛地危害人的生理机能,如耳聋、睡眠障碍、植物性神精功能紊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胃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异常、食欲下降、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和月经失调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说说噪音效应对心理的影响。
噪音可以引起人们的烦躁不安、心情变坏、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休息和造成睡眠障碍等现象,叫做噪音定律。噪音有时会形成对别人的强烈的情绪干扰,甚至使人方寸大乱。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因为懂得噪音的这个特点,在战争中巧妙地把噪音作为了攻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噪音还是环境污染的一部分。所以现在在医院疗养院和居民住宅区,一般限制汽车鸣笛、养鸡、养狗。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城区已禁止燃放鞭炮。这些都是为避免噪音效应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拥挤定律
美国的旧金山是美国交通状况最差的地区之一,因为堵车,平均每位司机每年在路上会损失60个小时的时间。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有一次旧金山大堵车,堵的时间很长,突然有个人跳下车来,拿出手枪一路打过去,打死了12个无辜的司机。事后警方发现,这个人从前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的纪录,他只是工作压力过大,而拥挤的道路不仅使他无法压制内心的烦躁,反而加剧了这种烦躁,最终酿成惨剧。
这就都告诉我们,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也常是我们都听说过:距离产生美。这是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空间的需要在动物中表现得和人类一样强烈。科学家对处于拥挤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过度拥挤对它们造成了明显的生理损害。
人类是动物的一种,对处于拥挤情境中的人类所做的观察与调查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果。比如一个短期的研究中,把被试置于过度拥挤的实验条件下。结果表明:
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
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
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
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
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我们自己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当汽车上人特别挤时,人很容易精神紧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提防扒手,还要小心被人踩到脚,可能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让我们很难放松。而当汽车上人很少时,我们则能放松得多,不但有座位不说,还可以浏览窗外的街景。
我们居住地方人口的密度,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小城镇的人更粗野,更缺乏体谅和教养。
相对来说,城市居民还比较孤僻和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次数与种类。要比郊区少得多。他们不像乡下人那样乐意向陌生人微笑或说话,在危难时,他们也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比如在大城市里总有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的报道,在案中,路人或邻居总是避免卷入,甚至不会在一定距离之外或自己的家里向警察报案。
由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监督,不用提防别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这样的状态当然很放松。而周围的人如果过多,则使我们无法实现这些要求。
因此,在人的高密度区,人们为了保持心灵上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只能由冷漠来排斥他人,使他人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们经常能从别人那里感受到一种“离我远一点”、“别想干涉我”等等暗示,这使得人情显得冷漠。
其实,人口的密度与人类的异常行为也有关联。犯罪学家的研究证明,犯罪与人口密度往往成正比:城市中心的犯罪率始终比郊外高。同样,在人口高密度的地区,经常发生故意破坏文化艺术的行为和青少年犯罪。而且心理疾病与人口密度相关也显得并不奇怪。在城市中,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当转向人口密度较稀薄的郊外,心理疾病发生率逐渐下降。
过度拥挤还与死亡率高度相关。有个研究调查了某个国家的监狱体系和精神病院,证明死亡率随人们的增长而上升,随着人口的减少而下降。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有的西方国家里,有钱人往往喜欢住在郊外,而穷人则更多地住在城里。
天气定律
如果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和风飘飘,我们就会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如果一连遭遇十几天的阴雨绵绵,那我们是否会感到莫名的郁闷?
对这种心情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发现,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人们在冬天的情绪会显著地忧郁,低落。而导致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阳光。此外还会出现容易疲劳,嗜睡,喜欢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现象。
精神治疗专家发现,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人们会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疲倦、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没有食欲、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等等亚健康症状。
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曾经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至3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异常和天气的灾难,超过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一些研究表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点时再升高则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温度也和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更容易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往住有向光性。人世是一样。一般来说,选择阳光充足的居所对人比较有利。因为光是热、土壤、植物、水、空气的轴心。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日光灯中加入类似太阳光的紫外线,对健康有好处:让自闭者生活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自闭行为减少一半,还会增加许多与人互动的行为。而灯光不足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胃、头痛、忧郁、郁闷等行为反应。研究甚至发现在日光灯下与太阳光下的工作效率不同。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孩子显得活泼有劲多了。
在法国,有一段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导致了抑郁症患者大大增加。于是许多治疗机构创造性地采用人造阳光治疗法,就是用光照来治疗这些等不及阳光出现的病人,具有明显的疗效。
长时间的天气特征,会形成气候。研究发现,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他所生活地区的气候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因为天气影响到人的心情,天长日久,就影响了性格。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乎每个人都无法完全摆脱这种环境的影响。
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比较暴躁易怒。生活在纬度高的寒带,气候寒冷,阳光变得稀少,是抑郁症的高发区。而在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人会多情、反应机敏。草原上的牧民人多为人豪放,山区的人多是性格率直。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最适合创作,长年居住在15~18摄氏度环境中的人,头脑较为发达,文学艺术的成就比较突出。
颜色定律
国外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有人提出把桥涂成天蓝色,结果自杀的人就明显减少了。后来人们又把桥涂成了粉红色,在这自杀的人就一个都没有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黑色显得阴沉,会加重人的痛苦和绝望的心情,容易把本来心情绝望、濒临死亡的人,向死亡更推进一步。而天蓝色和粉红色则容易使人感到愉快开朗,充满希望,所以不容易让人产生绝望的情绪。
因此,每当我们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蓝色是多么的令人平静、令人神清气爽啊!我们能够想象天空要是红色的会怎么样呢?
想一想,每天头上顶着鲜红的天空,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吧!那恐怕我们要经常充满激情,甚至躁动了。我们不能不赞美自然的安排是多么巧妙、合理。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白云,是多么美的图画!还有绿色的树木。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是令眼睛比较放松的颜色,对视力比较有好处。
也许因为这样,自然把树木的颜色大多设为绿色,让我们经常可以看得赏心悦目,缓解眼睛的疲劳。而鲜花大多是红色、黄色、白色五彩斑斓,那些或鲜艳或素淡的颜色,对世界形成了美妙的点缀,使我们感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总之,我们每个人——除了色盲,恐怕都不会对颜色麻木不仁。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是每个人都体会到的。比如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心情和个性选择不同颜色的衣服:颜色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多的,还比如不同色调的画作和摄影作品,会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心情。还有,房间里墙壁刷上不同的颜色,也让我们感觉不同。
这些都说明,颜色具有影响人情绪的特性;有的时候,这种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快乐、热情,它使人情绪热烈、饱满,激发爱的情感。黄色表示快乐、明亮,使人兴高采烈,充满喜悦。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黑色使人感到庄严、沮丧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
总之,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在临床实践中,学者们对颜色治病也进行了研究,效果是很好的:高血压病人戴上烟色眼镜可使血压下降;红色和蓝色可使血液循环加快;病人如果住在涂有白色、淡蓝色、淡绿色、淡黄色墙壁的房间里,心情很安定、舒适,有助于健康的恢复。
颜色对人的脉搏和握力都有一定影响。实验证明,人在黄颜色的房间里脉搏正常,在蓝色的房间里脉搏减慢一些,在红颜色的房间里脉搏增快很明显。
法国的生理学家实验发现,在红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强一倍,在橙黄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强半倍。由此可见,颜色不但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而且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成瘾心理
晋代有个名叫刘伶的人,崇尚老庄,放情肆志,嗜酒为命,著有《酒德颂》流传后世。刘伶出门的时候,总是随身携带一壶酒,叫人扛着一把铁锹跟在身后。说:“我要是死了,你挖点土把我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