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常在外面醉得东倒西歪,像一摊烂泥。进到屋里,他喝得浑身发热,就脱光衣服,还不关门。别人进屋,看他光着屁股在那里喝,难免要说他两句。他倒好,反倒指责人家说:“我把天地看作自己的家,把房屋当作自己的裤子,你们为什么要钻我裤裆?”
刘伶老婆气得把家中的酒器摔的摔,砸的砸,哭着说:“这样下去日子怎么过?我求求你,一定要戒掉它!”刘怜说:“好,好,我自己控制不了,只有祈求鬼神帮忙,让我向鬼神发个誓,你给我搞点酒肉来供奉鬼神。”
老婆听了便拿来酒肉,供奉到鬼神的牌位前。刘伶向鬼神牌位拜上几拜,说:“老天爷您要可怜我刘怜,把酒看作生命。一喝就是一斛,喝过五斗神志才清。我老婆所讲的话您千千万万不能听。”然后抓起供奉鬼神的肉,拿起供奉鬼神的酒,边吃边喝,不一会儿就不省人事了。
也许像刘伶瘾头这么大的人不多见,但是生活中养成某种瘾的人则非常多。提到成瘾,人们一般会联想到饮酒、抽烟、服用安眠药、赌博、吸毒等等。其实此外许多偏好,如钓鱼、下棋、打球、各类“发烧友”,都属于成瘾的范畴。那么什么是成瘾呢?
所谓成瘾性,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常常在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中产生了愉悦反应;这种反应的多次重复,就形成人对愉悦刺激补偿的渴求,渴求又带来刺激的不断强化,于是就形成了人对这种刺激的依赖。
我们以日常生活中更为普遍的抽烟为例来说明。香烟是一种特定刺激物,人类发现通过它可以获得欣快、愉悦和满足,于是一再抽它,从而形成对香烟的依赖,也就是对香烟的成瘾。由于抽烟行为的再重复,一定数量的香烟所带来的欣快和愉悦感就降低了,这就需要增加抽烟的次数来获得相同的满足,也是出现欣快和愉悦的强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人的烟瘾越来越大了”;对于有酒瘾的人,则是“这个人的酒量越来越大了”等等。这也是某些成瘾性迟早会将人拖入绝境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抽烟喝酒等瘾是生理性的,而赌博、偷窃等瘾是心理性的,其实后者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生理的某种反应。所以不能完全说是心理性的。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博士曾做过一个实验:
测试15名经常参加赌博的人和15名偶尔参加赌博的人,在玩吃角子老虎机之后的反应。结果这两组人都因赌博时的刺激而心跳加快。但在赌博后,常赌的人心跳很快恢复了正常;而偶尔参加赌博的人。心跳却很长时间才恢复正常,而当他们心跳加快时,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科学家认为,正是这种化学物质使参加赌博的人获得一种异常兴奋的快感。
格里菲斯认为:“由于经常参加赌博的人在赌博结束后会迅速丧失这种快感,所以需要重返赌台,以获得新的快感。”格里菲斯同时还发现,越临近赢牌,赌徒的思维能力越低,因为这时正是体内“内啡肽”分泌的高峰期。
这个科研成果有利于解释为什么有人容易成为赌徒,而有人却不容易受到影响的原因。
但是成瘾也并不都是有害的。有的偏好。如读书、体育运动,则是对人有利的,也有利于对社会作出贡献。
其实成瘾性的内因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成瘾性一般分生理性成瘾和心理性成瘾两大类。生理性成瘾一般是通过外来具体物质进入体内引起的。例如吸毒抽烟、酗酒等。海洛因、香烟、酒精等物质中的某些成分,就是外来的具体物质。在生理性成瘾过程中,会伴生心理性瘾。让我们看看酒瘾是怎样形成的,就能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当酒进入人体后,由于酒中的酒精(乙醇),有90%以上在人体的肝脏内分解成乙醛,乙醛再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乙醇有促进氧化磷酸酶的作用,这种酶与细胞能量代谢有重要关系,但细胞膜对乙醛的通透性极小,只有乙醇的帮助,乙醛才能发挥作用。当人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醇和乙醛的浓度都会增加,便加速氧化能量的代谢过程,大脑兴奋性和器官功能暂时有一定增强,促使人的精神格外愉快、活跃和兴奋。
时间一长,人的机体内的这种反应逐渐会变成常规,并且在大脑中形成程序,从而固定下来,这样便产生了一种较强烈的不断补充乙醇和乙醛的需要。假若停止定时饮酒,那种已经建立起来的程序将会中断,这时这个人便会暂时产生一种名为“失调综合征”的疾病,其症状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难受,烦闷和焦躁不安,以及容易发怒,心不在焉、对周围的人和事呈麻木不仁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心中想的只是酒、酒、酒……
一旦有酒,心中大为高兴,那股眼神是一种痴迷般的欣喜,所以稍有经验的人可以从一个人看到酒的眼神中判断出这个人是否对酒有瘾。喝了酒之后,人体内的乙醇和乙醛又有增加,原来已经形成的那种程序相应得到恢复,机体内的功能又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些不正常的症状便消除。
在生理性成瘾的过程中,由于愉悦的一再重复,心理上便产生了对某一特定物质和特定生活方式的期盼,这样就形成心理性成瘾。心理性成瘾是容易受到忽视的成瘾现象。也是一般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在戒烟、戒毒后又重蹈覆辙?为什么有人在失恋几十年后再想起仍然会隐隐作痛?主要原因是心理的瘾没有彻底消除,或者说,由于偶然因素当人们在回想起当初的快乐而又引发痛苦。
在生理性成瘾的过程中,由于生理上的这种变化一再重复,心理上对特定物质的期盼和依赖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另有一些成瘾性并不一定有具体的物质进入身体,例如赌博,盗窃,它也同样能激活人的成瘾性。这种现象一度令人感到困惑。
除了以上所说的比较常见的瘾,生活中有一些在常人看来比较奇怪的瘾。比如有一类女性,每天清晨都要花上两个小时来打扮自己,有时会因为一点点不完美而重来,就像一位女士说的:“哪怕遇到火灾或地震,我也不会不化妆就跑出来。”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她们通常对自己要求过高,潜意识里在不懈地追求完美,但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却让她们感到很失望,所以她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竭力想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社会和生活中的不完美。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理补偿”。
我们还会看到,生活中有的人是工作狂,他们做起事情来就无法停下来,除了必要的休息,几乎从不闲着。这是因为这种人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他们认为完美的外表和地位才能保证他们自爱和获得尊重,为了赢得赞许,就经常强迫自己做出一些行为以满足人们的期望。这种现象被称作“表演上瘾”。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瑟·塞尔拉米克利博士提出:“表演上瘾者始终忙着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只有不停地忙碌,他们才会觉得活着有意义。”阿瑟博士认为,表演上瘾者在如下方面存在障碍:耐心倾听别人谈话、让自己放慢节奏、睡眠、时间安排、自我保养(如运动,食疗养生等)。
前面说到的成瘾性,大都是对人有害的例子,其实成瘾还有许多有利的种类。比如发明家,通过精思和智慧而发明了一种产品,从而获得极大的欢快、愉悦和满足,这个人钻研小发明成了瘾,有的人从读书中得到这种欢快、愉悦和满足,于是人们说他“嗜书如命”;还有的人对计算机入了迷在、有的人爱诗歌爱得发狂……这一切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却是能有益的“瘾”。
环境与心理
有一种善于飞腾、跳跃的灵猿,生活在原始大森林里,恰似如鱼得水。它们在这些又粗又直的乔木之间轻盈敏捷地攀缘,时而跃上,时而落下,不时扯住一根藤蔓,荡到另一棵大树的树杈上去小憩片刻。它们在大森林里嬉戏玩耍,逍遥自得,神气活现,好不威风,俨然就像这深山老林中的君王,谁也奈何它不得,由于它们的身体十分灵巧,行踪无定,哪怕是像后羿、逢蒙那样的神射手,恐怕也没有办法去瞄准它们。
然而,若是将这群灵猿赶到一片荆棘丛生的灌木林中去生活,那就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了。那里尽是生有长刺的拓树、满身棘刺的酸枣、味道甚甘苦的枳树等等。在这些浑身长刺的灌木丛中,灵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它们无树可攀,无枝可跳,善于腾跃的本领无法施展,稍有行动,往往就会被繁枝利刺扎得疼痛难忍,真可谓是危机四伏。
因此,它们只能小心谨慎地在林间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战战兢兢地爬行,全身紧张得直打哆嗦,同样是这群灵猿,为什么在乔木林和灌木丛中的表现有天壤之别呢,这并不是由于灵猿的筋骨突然得了什么急痛而变僵硬了,而只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使它不能充分施展其攀缘腾越的本领。
同这些灵猿一样,周围环境中如果看到不合适的物理条件,可能使我们感到很不舒适,从而影响能力和水平的正常发挥。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让我们舒适的条件,也有让我们不舒适的条件。这些条件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情。从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以及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比如,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此外研究还证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
有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准备了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中装有空调,温度湿度都十分合适;而另一个房间没有空调,置身其中的人会因闷热而感到不适。然后研究人员让两组被测试者在不同的房间内观察素不相识的人的行为细节,并要求他们回答对所观察对象的印象。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两组被测试者所观察的细节完全相同,但置身舒适房间的那一组成员对目标人物做出的好评要远远大于置身不适房间的那一组。
这个实验证明,环境的物理因素可以左右处于某种环境中的人的情绪,而一个人的情绪又会影响到他对置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的评价。
研究人员还通过心理学实验证明了环境音乐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当所播放的环境音乐是被测试者喜欢的曲目时,他们往往会给出观察目标更好的评价。
看来。良好的物理环境会使人心存善良,引导被测试者对观察目标做出善意的评价;而不良的物理环境会使人产生攻击性心态,导致被测试者对观察目标做出恶意的评价。那么,我们与上司或同事的不快,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物理环境的不适所导致的,也就并不奇怪了。
由此看来,如何合理地设置舒适的工作环境的物理因素是很重要的。比如空调是必须的,可以让我们处于合适的温度中。还应考虑墙纸的颜色、天花板的颜色、照明、椅子的质地、办公桌的大小及摆放、窗外的景色、环境音乐等诸多因素。很自然,用于接待客人的接待室,物理环境是否舒适,咖啡馆、西餐厅等会谈场所的选择是否合理等,会对谈判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心理环境对心理状态可以产生无形的影响,所以为了良好的情绪,不可忽视物理环境的设计。
睡眠效应
一个人因为一件小事和邻居争吵起来,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最后,那人气呼呼地跑去找牧师,因为牧师是当地最有智慧、最公道的人。
他一见到牧师就开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责:“牧师,您来帮我们评评理吧!我那邻居简直是一堆狗屎!他竟然……”
他正要大肆指责邻居的不对,就被牧师打断了:“对不起,正巧我现在有事,麻烦你先回去,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又愤愤不平地来找牧师,不过,显然没有昨天那么生气了。他又开始数落起邻居的劣行:“今天,您一定要帮我评出个是非对错,那个人简直是……”
牧师仍然不紧不慢地说:“你的怒气还是没有消除,等你心平气和后再说吧!正好我的事情还没有办好。”
一连好几天,那个人都没有来找牧师了。而牧师在前往布道的路上遇到了那个人,他正在农田里忙碌着,心情显然平静了许多。
牧师问道:“现在,你还需要我来评理吗?”说完,微笑地看着他。
那个人笑了笑,说:“我已经心平气和了!现在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生气的,更不值得麻烦您了。”
牧师仍然不紧不慢地说:“是啊!这就对了,我不急于和你说这件事情就是想给你时间消消气啊!请记住,以后不要在气头上说话或行动。”
这位智慧的牧师在处理邻里纠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就是一种被称为睡眠效应的心理学现象。
在国外的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中,有一个被称为“冷却制”的规定,是专门用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的。这个规定的内容是:即使是已签订的买卖合同,只要超过了一定期限就会自动失效。
它之所以会有这样看似不合理的规定,是因为在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的活动中,由于消费者无法全面直观地评价要买的商品,经常进行冲动消费,结果过后又因为后悔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纠纷。而“冷却制”就是设置一段冷却期,使顾客冷静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顾客可能从一开始认为“很好”到后来可能认为不怎么样。
心理学称顾客的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为睡眠效应。当然,除了上面的,它还包括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起初认为“没有什么好处”的坏印象,也有可能由于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继而产生好印象。
这种效应除了提醒我们在作买房买车等重大决定之前给自己一周至两周的冷静期以外,对我们的交际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是:不要用一时的眼光来看待别人,而要给对方一段表现的时间,在相对长的时间内观察判断对方。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白居易有一首诗说:“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末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形象地指,出对人的观察,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
第二个启示在于:要学会给自己留下冷静思考的时间,而不要在头脑发热的时候说或者做出什么来。发脾气之前,先控制一下自己,告诉自己明天再发,也许就能想出比发脾气更好的方法。
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曾经告诉我们一个更有效,也更为省力的“冷却”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10,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100。”总而言之,归根结底就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力使自己沸腾的情绪慢慢地冷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