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定律”。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行为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不良的信息,并逐渐地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大都市,尤其在北京,交通违章曾是普遍现象,也因此出了许多的交通事故。那么,大家明明知道违章,为什么还有人一干再干呢?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破窗定律”的应验。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吐痰;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就时常可以看见随地吐痰、无理打闹或任意互骂甚至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
再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若是车辆尚未停稳,就有几个人你推我拥,争先恐后,此时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这样做。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破坏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比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表现得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就能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看似小事,其实是很重要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看起来很小的过错,也不能怂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可能影响深远,呈蔓延之势。
这个定律还启示我们,越是杂乱无章、无秩序的东西越易受到侵犯。因为第一扇窗户打碎了,秩序被破坏,后面的侵害就会接踵而至。一个团体,如果处于混乱之中,就很容易被外来的力量侵扰甚至被吞并。
比如某杂志社产权之争延续数年,人心不齐,矛盾错综复杂,于是不仅有人想侵吞这个“天上掉下的馅儿饼”,广告商、发行商也乘机拒付广告、发行费,那么,这个单位就会岌岌可危。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杂志社,那里管理严密,制度规范,不仅外人无法插手,就是广告商、发行商如果费用不到位,也绝对上不了广告,拿不到发行权,如此,这家公司就会固若金汤,长久发展。
有句俗语“家不和,外人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如果内部矛盾重重,纪律松散,规章制度不健全,就容易被人坑骗、欺负。而针对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团体的内部凝聚力,只有内部井然有序,才能无懈可击,也才能兴旺发达。
墨菲定律
作家罗伯特·马地欧斯曾经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如果你有10双袜子,并且不管你怎么保管,还是丢了6只。那么你会剩下几双袜子呢?
最幸运的一种情况是还剩7双完整的袜子,也就是说丢失的6只袜子刚好是3双;最不幸的一种情况你只剩下4双完整的袜子,因为6只丢失的袜子来自6双不同的袜子。罗伯特·马地欧斯根据概率论进行计算,结果如下:剩下7双袜子的概率是0.003,剩下6双袜子的概率是0.130,剩下5双袜子的概率是0.520,只剩下4双完整袜子的概率是0.347。
也就是说,最终剩下4双袜子的最坏可能,比剩下7双袜子的最好可能性要大100倍。这是偶然的吗?
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墨菲定律。
这个定律不是由哲学家、牧师、文学家或是科学家创造,而是一名工程师的即兴发挥。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其中一个项目是“急剧减速对飞行员的影响”的研究。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被绑在火箭驱动的雪橇上,并将监控器具安装在受试者身上,当飞速行驶的雪橇突然停止时,实验人员会监控他们的反应状况,以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监控器具是由墨菲所设计的,里面装有16个电极。有一天,在通常认为无误的测试过程中,却没有记录任何数据,这使技术人员感到非常吃惊。墨菲经过检查发现。一位同事有条不紊地将16个电极全部放错了位置。
于是墨菲不经意间对这位同事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后来,墨菲的话很快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成为一个著名的论断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变成了著名的“墨菲定律”。“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正常,比如如果我们的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我们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此时,我们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实际上,一双袜子如果丢了其中一只,就不能再穿。在一个巨大的或多或少连接成一串的部分的总体中,一部分失效,就会全部失效。甚至有些系统比上面所说的更为脆弱,在一个内部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的体系中,有时其中相对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微乎其微的一个因素就能导致一个系统完全失效,比如我们的生命。当这样的失效发生时,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科学——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我们最好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尽量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
管理学家迈克尔·梅士肯曾经在IBM的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讲:
集会的地点是一个偏僻的乡村度假村。在机场,一个公司的代表接上他,驱车前往会场。这时,梅士肯发现后面还有一辆车跟着,于是问为什么。接待者回答说:“我们担心这辆车抛锚。”
到了会场,主持人为他准备了两个麦克风,他又问为什么。回答是:“防止万一有一个失灵。”
梅士肯演讲完以后,才发现身后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站在旁边。梅士肯问他是不是也要发表演讲,那个人回答说:“如果你没来的话我才需要讲。”
如果事情要出错,而且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在出错之前就应该假设凡是可能出错的都会出错,而且每次出错的时候,总是在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
归根到底,各种不期而遇的失误与纰漏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一味地事后自责或者懊悔于事无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制定各种预案,并在事件的发展中不断地修改和调整,以应付不时之需。
有些人在制订计划时,将意外事件出现的几率设为零,这样的计划可说是脱离实际,一旦意外事件发生时,就会手忙脚乱,无法妥善处理,反而拖延了原本预定的工作开展。
实际上,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意外事件太多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同时,我们又经常处于这种一边需要处理意外的事情,而一边又得做自己的工作的情况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计划的工作和意外事件协调处理好呢?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一句古语“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句话就是诊治这种问题的药方。它告诉我们,避免发生意外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安全系数,预料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在制订计划时附带考虑缓冲时间,并为此制订应急措施。
权力膨胀定律
我们大概都还对美军进攻伊拉克后,美军对伊拉克战俘的虐待事件记忆犹新。这个事件轰动世界,人们对这种不人道的行为感到愤慨。
当我们看到电视中动物世界的节目时,会看到一些弱小的动物在一些强大猛兽的利齿下,瞬间便失去生命的那血淋淋的一刻,我们就会不由得想到“弱肉强食”这个词,也不会愤慨现实是多么的残酷。
因为掌握权力,掌握对别人的支配权,就一定要对别人实施任意的处置甚至虐待和玩弄么?
这种行为背后,又是由怎样的心理机制在支配呢?
这就涉及人们关于权力的心理特征。
遗憾的是,人类在权力方面的确具有某种劣根性。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在拥有权力以后,具有充分使用它和把它无限扩大的倾向。或者说,人具有无限大的权力欲。
实际上,权力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所谓权力,就是支配和控制自己周围世界的能力。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控制环境的能力,也就是拥有权力。比如,我们一进屋子,就径直将空调的温度提高或降低,这时,我们就是在运用自己的权力。
还比如,我们拥有自己的车子,就可以不用去挤公共汽车,这也是一定的权力的表现。再比如,如果我们可以给自己放一天假,可以在周末有时间去登山等等,都体现了一个人拥有相当的权力。
那么,什么是权力呢?
“权力即强力”。一旦拥有权力,我们是会更慎重行事,还是会更大胆地行事呢?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多数人属于后者。也就是说,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充分使用它。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共有22名参加试验的人,他们都在一个公司工作,而且每个人都在公司担任一项领导工作,还让他们监督旁边房间里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但并不与工作人员直接见面,只是以书写的方式进行指挥。
当那些“管理者”们被授予一定权力之后,他们便开始指挥部下。例如,增减部下的工资,更换或解雇部下,命令部下增大劳动量等等。部下当然只能服从,按照“管理者”发出的“指令”来工作。
实际上,旁边房间内根本没有什么部下在工作,心理学家们只是想通过这个试验来验证一下,人一旦拥有权力之后会怎样使用它。
试验结果表明,给予参加试验的人权力后,他们一般显现出4个特点:
频繁地向部下发出指令。
认为部下的能力不强。
不希望与部下见面。
认为部下所有的成绩都要归功于自己的指导。
这些事实说明,越有权力的人就越爱使用权力。一般说来,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充分地使用这些权力,这样就使自己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力差距越来越大。
在封建社会,君主拥有极大的权力。曾有一个君主招待贵客时,一个客人看到一个侍女的手长得非常美,就发出了惊叹。而这个残忍的暴君竟然把侍女的双手剁下来,送给了这位客人。还有,古时候的殉葬制度,拿活人陪葬死人,也是极端的惨无人道。这些都是君主的权力无限膨胀,对他人的生命丝毫不加以尊重的表现。
其实,生活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权力,在为自己的权力和别人发生着争斗甚至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如此。父母往往喜欢安排子女怎样做,而不顾及子女自己喜欢怎样。这样他们管理起来更容易些,也容易达到自己的需求。而子女到了青春期往往会非常反叛。其实就是和父母开始了权力的争夺,这也是孩子叛逆心理的现象。即使在夫妻之间也存在这样的竞争。夫妻刚刚结合时要经过若干年的争吵和磨合,其实就是对势力范围的争夺和确定的过程。
在官场中,权力更是人们共同追逐的目标,它对人们的吸引力甚至超过职位,因为职位和权力有时不一定是对等的。比如,美国的政治观察家认为,在美国最有权力的不一定是总统,总统很大程度只是权力的象征,而真正有权力的人可能是他身后的人。
在公司里也是如此,权力才是人们终极的追求,权力是决定利益分配的根本因素。有时公司不需要一个人了,不好意思直接开除他,就会在权力上架空他,让他自己心领神会而走人。当没有了权力,只拥有职位,人会感到没有受到尊重和没有地位,而无奈地走开。
有的人拥有一定权力时还想占有更大的权力。但是,物极必反,这种强烈占有权力的心理,一旦膨胀到极点,就会给他人、社会带来无穷的伤害,还可能会玩火自焚,最终陷入权力的陷阱。所以,劝人们面对权力一定要慎重!
囚徒困境
一件严重的纵火案发生后,警察在现场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事实上,正是他们一起放火烧了这座仓库。但是,警方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只得把他们隔离囚禁起来,要求他们坦白交代。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
但警方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就决定对两个囚犯来点刺激:如果他们都承认纵火,每人将被判入狱3年;如果他们都不承认,每人将因为缺乏证据而都被释放: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愿意出来作证,那么抵赖的将被判入狱5年,还要对他施以罚款,而坦白者将被宽大处理——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
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A犯不是个傻子,他根本无法相信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同样来这样设想他。
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审,起码他不必服最重的刑。
一番博弈的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自己的逻辑做出行动,双双坐牢。
上面的故事反应了人们的一种博弈心理,它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增克于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创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后来,“囚徒困境”演绎出许多版本,成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