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12101000000012

第12章 优孕的12大关键(4)

在治疗胎盘早剥时,如果出血不多,胎心正常,胎儿未足月,母婴生命不受影响,可行保守疗法。病情好转后可走动,出血停止后,就诊很方便的患者可允许出院。重症前置胎盘,出血量增多,一旦确诊应纠正休克,并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可行剖宫产,如宫颈已扩张,可行人工破膜,这样可以减少DIC的发生。胎盘早剥与治疗、处理的及时性密切相关,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母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羊水过多和过少

由通过胎膜透析的母体血浆、羊膜上皮细胞分泌液体和胎儿的尿液共同组成,并存在于羊膜腔中的液体,称为羊水。随着妊娠月份增长羊水量也增加,足月妊娠时羊水量为800~1000毫升。羊水在胎儿和母体之间不断交换,其与母体血浆约90分钟交换50%,胎儿通过吞咽、呼吸和排尿等方式进行羊水交换。羊水呈碱性或中性,妊娠前半期羊水澄清,后期胎儿脱落的毳毛、皮肤细胞和胎脂混入其中,使其略显混浊。

羊水是维持胎儿生命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生活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防止羊膜与胎儿体表粘连;保护胎儿免受外来伤害;保持相对恒定的胎儿周围环境;提供胎儿宫腔内活动的空间;供应一部分胎儿营养;临产后传导宫腔压力,促使宫颈口扩张;破膜冲洗阴道减少感染。羊水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会随妊娠进展而发生变化,能忠实、准确地反映胎儿状态。产前羊水检查可判断胎儿情况,诊断遗传性疾病、胎儿畸形、胎儿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和母子血型不合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羊水对于胎儿来说有很大的作用,但往往羊水的异常变化给胎儿带来的危险也是致命的,常见的情况有羊水过多和羊水过少。

①羊水过多。凡是在妊娠的任何时期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称为羊水过多。其确切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在双胎妊娠和胎儿畸形是常见的。羊水过多的处理,主要取决于胎儿有无畸形和孕妇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轻症或慢性羊水过多,胎儿正常,孕妇自觉症状较轻,应保胎,进行保守治疗,即给予低盐饮食、镇静剂和利尿剂,等待足月分娩。如羊水过多较重,但胎儿正常,应结合情况,具体对待。如胎儿畸形或为急性羊水过多,经积极治疗无效应终止妊娠。

②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毫升,称为羊水过少。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胎儿排尿少或无尿,胎盘功能不全等引起,常见于胎儿畸形、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羊膜病变等情况。孕妇一般无不适感觉,或症状轻微,多数于B超检查时发现。羊水过少是胎儿极其危险的信号,胎盘功能不全者必须提前终止妊娠。如已妊娠足月,应尽快破膜引产。因羊水胎粪污染极易发生胎儿宫内缺氧,故多数需行剖宫产,因为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预防脐带打结

脐带打结有两种:假结和真结。

脐带假结可以是脐静脉比脐动脉长,脐静脉形成迂曲形结构,外形像结;或因脐血管的长度较脐带长,血管卷曲形似结。这种假结无实际危害,很少因血管破裂而出血。

脐带真结较少见,多发生于脐带相对过长者。开始时脐带缠绕在胎体上,以后胎儿可穿过脐带套环而形成真结。多在妊娠3~4个月时形成。脐带真结形成后若没有拉紧,并无症状,只有当脐带拉紧、脐血管阻塞时才可造成胎死宫内。

脐带扭转、狭窄与缩窄的危害

足月妊娠时脐带的直径1.0~2.5厘米,脐带中央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两侧有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血管外面有含水量丰富的胶样组织包裹,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脐带是母体及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

脐带扭转较少见。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时可使正常的脐带呈螺旋状扭转,扭转6~11周属生理范围。过分扭转时,脐带多在近胎儿脐轮部变细坏死,管腔狭窄与缩窄引起血管闭塞,胎儿因血运中断而致胎死宫内。

预防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的原因

当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时,胎先露不能很好入盆,破膜后由于胎先露周围留有缝隙,脐带可借羊水流出的力量而脱出于胎头前方,进一步经宫颈进入阴道,甚至脱出阴道而形成脐带脱垂。

当胎儿小,胎先露高浮于骨盆上口之上时,加之常伴有胎位异常,比较容易发生脐带脱垂。

多胎妊娠常伴有早产、羊水过多及胎膜早破,易发生脐带脱垂。

羊水过多,先露部高浮,一旦胎膜破裂,很容易发生脐带脱垂。

脐带过长(>75厘米)以及胎盘低置而脐带又附着在胎盘边缘时,也容易发生脐带脱垂。

胎头位置较高而行人工破膜时,脐带脱垂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当胎儿窘迫、宫内缺氧时,脐带张力减退,脐带变松软而容易脱垂。

脐带脱垂的危害

脐带脱垂后,由于脐带受压于胎儿先露部(头、臀或肩)与骨盆之间,易引起胎儿缺氧,甚至胎心完全消失。以头先露最严重,肩先露较轻。若脐带血流阻断超过7~8分钟,则会造成胎死宫内的严重后果。

脐带脱垂造成围产儿死亡者甚多,尽管近年来多采用剖宫产术抢救胎儿,但围产儿死亡率仍高达20%~30%。胎儿生存与窒息的程度取决于脐带受压到胎儿娩出的时间,少于5分钟者,预后较佳;在10分钟内娩出者死亡率为5.5%。

脐带脱垂的时间短,抢救及时,患儿的智力发育多不受影响,但早产儿和小样儿发生脐带脱垂后,智商就可能较正常儿低。

脐带脱垂可因还纳术和过多的阴道操作,引起产褥感染;当宫口未开全,为抢救胎儿行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时,易导致产道撕裂、产后出血。

脐带脱垂的对策

一旦发生脐带脱垂,胎心尚好,表示胎儿存活,应在数分钟内娩出胎儿。宫口开全,胎头已入盆,应立即用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协助分娩。臀先露时应行臀牵引,肩先露时可先行内倒转然后用臀牵引术协助分娩。对初产妇有困难者,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在准备期间,孕妇应取头低脚高位或膝胸卧位,必要时用手将胎先露部推至骨盆上口以上,以减轻脐带受压。术者的手应保持在阴道内,使胎先露部不能再下降,以减轻脐带受压;脐带消毒后再回纳,以防止产褥感染。

警惕过期妊娠

在过期妊娠的孕妇中,有部分人是记不清末次月经时间或因月经周期不规则而被误诊为过期妊娠,而这些胎儿没有真正的过期,所以在宫内还会继续生长。

一些确实过期的孕妇胎盘有两种情况:胎盘功能正常或衰退。前者胎儿会继续生长,后者则不会,胎儿有一定的危险。人类胎盘在妊娠5个月起开始逐渐衰老,妊娠过期后,胎盘明显老化,功能衰退,形成过熟儿。因此,过期妊娠胎儿的预后与胎盘功能有密切关系。20%~40%的过期妊娠围产儿死亡均由胎盘老化造成。如绒毛紧密融合坏死,脱落于绒毛间隙中形成栓塞。血流量明显减少,使得物质交换与转运能力下降,以至于胎儿缺氧,停止生长。缺氧严重会危及胎儿的生命。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过期妊娠时,宫内环境较差,羊水量减少较明显,每周约减少33%,羊水代谢功能逐渐衰退。羊水量与胎动呈正相关,羊水减少使脐带受压,造成胎儿缺氧。由于胎盘功能不全和脐带受压所致的胎儿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羊水污染,新生儿吸入污染的羊水后易造成感染,引起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过期妊娠的胎儿如胎盘功能正常,胎儿继续生长,体重增加,成为巨大儿,较足月妊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3~7倍。颅骨钙化明显,不易变形,导致阴道分娩困难,巨大儿易造成肩难产,母体及新生儿都有损伤的可能。

如果胎盘血流不足和缺氧,导致胎儿不继续生长,会出现过熟综合征。I期,表现为胎脂消失,皮下脂肪减少,身体瘦长,皮肤干燥松弛,有皱褶,指(趾)过长,外形似“小老头”;Ⅱ期,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有胎盘功能不全、胎内窘迫表现,羊水胎粪污染,围产儿死亡率较高;Ⅲ期,胎儿、胎盘完全被胎粪污染。所以,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不是时间越长越好。目前,孕妇过期1周,医生就要做一些分娩的准备,如促宫颈成熟、做缩宫素激惹(OCT)试验、了解胎盘功能,避免因过期妊娠造成巨大儿、肩难产及胎儿宫内缺氧,危及胎儿的生命。

三、避免流产

几种流产的表现形式

孕妇妊娠不满28周,胎儿尚未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而中断妊娠,称为流产,俗称“小产”。12周以前流产者,称为早期流产;12周以后流产者,称为晚期流产。孕妇早期流产发生机会较多。流产不仅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严重者还可因急性出血或严重感染而威胁孕妇的生命,因此,孕妇及其家人慎重对待流产是十分必要的。流产分为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稽留流产。

流产的表现形式

流产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和阴道流血,这是由于胎盘剥离和子宫收缩所造成的。但是这个逼出妊娠物的过程却是变化多端的,因而流产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

先兆流产的孕妇,往往只表现出轻微的腹痛和少量的阴道流血,出血的颜色可能是红色或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深褐色。她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安然无恙地恢复正常,继续妊娠;但另一部分可能会出血量逐渐增多,下腹疼痛阵发性加剧,流产之势已成,经医生检查,可发现孕妇子宫阵阵收缩,尤其宫口已开大,多半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这种流产每次往往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习惯性流产往往使孕妇的内心产生难忍的忧虑与不安。孕妇迫切盼望生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切不可操之过急,应仔细查找原因,若盲目保胎,往往事与愿违。

如果在孕妇见血后的几天内,胚胎或胎儿以及胎盘等完全排出,继而出血渐止,腹痛消失,这称为1次完全的流产。完全流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身体就可以复原。

不完全流产是指孕妇流产后,子宫里的内容物并未完全排出,胎盘部分或全部若即若离,必须进行手术结束妊娠。不完全流产一般出血较多,严重者可因大量出血而产生休克;有的孕妇还因残留在子宫内的组织腐败而发生感染,出现发烧、下腹痛、阴道排臭液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孕妇生命。这时,医生往往不得不采用手术将孕妇子宫清理干净,让被感染者服用大量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

有时胚胎或胎儿早已死亡,子宫却没有及时将其排出,甚至拖延数周,胎儿则被羊水浸渍,进而干瘪、钙化,也有呈木乃伊样者,称为稽留流产。这类孕妇往往有过先兆流产症状,以后怀孕反应消失。所以,当子宫的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相符时应及时检查,以明确胚胎是否正常。

流产的原因

引起孕妇流产的原因很多,从孕妇方面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由于孕妇生殖器官疾病,如子宫畸形、发育不良、子宫肌瘤或内分泌失调等,影响了胚胎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会引起早期流产;孕妇因子宫颈口松弛或重度裂伤而引起胎膜早破,会导致晚期流产。

②孕妇在怀孕后患感冒若不及时治疗,病毒也可以从母体经胎盘侵入胎儿,促使子宫收缩而发生流产。

③孕妇因营养不足或有疾病,使细菌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使胎儿在子宫内死亡,造成流产。

④孕妇精神受到严重刺激、腹部受撞击、化学物质慢性中毒、孕期房事不节、母子血型不合、胚胎不健康等,都会引起流产。

大多数孕妇对于流产都很惊恐和忧伤,担心自己怀孕不成或对夭折的小生命感到伤感。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医生对自然流产胚胎进行过检查,发现早期流产中30%~60%的胚胎存在先天性缺陷或遗传病,这种胚胎绝大多数都会在妊娠中期死亡而排出母体,仅有少数可发育成畸形儿。因此,医学界对于早期流产,倾向于听其自然。

排除因胚胎先天性缺陷造成流产的情况,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流产,孕妇及其家属需要加以防范。由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情况常常使人意想不到,所以对此较难预测和预防。一般来说,孕妇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禁止过于剧烈的运动,不要搬运重东西,不要长时间站立工作,避免下腹部用力等。孕妇生活应有规律,尽量呆在安静的环境里,精神不要太紧张,尤其有过流产史的孕妇,更要有安定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

②注意孕期保健。孕妇在怀孕后的头3个月里不要有性生活。在孕期患病,应及时治疗,但要注意合理用药。

③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除注意以上事项外,一方面应口服一些维生素E,注射黄体酮,口服胎盘片、中药安胎丸等,以预防再次流产;另一方面,还应接受医生健康检查,仔细检查流产原因,查明原因后,即可对症预防,以便顺利分娩。

如果孕妇真的流产后,既不要紧张也不要急于求成,试图尽快再次怀孕,而要调理好身体,调整好心情,为今后(至少半年或1年后再怀孕较好)再次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做好准备。这是因为,怀孕不仅使生殖系统发生变化,而且全身各系统都将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怀孕一旦被中断,全身各系统的变化加上人流失血等对母体的损伤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人流后,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以及机体也都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要恢复到正常状态,不仅需要一段时间,还要进行适当的调养。若人流后很快再次怀孕,受精卵在尚未恢复好的子宫内膜上再次着床,容易发生自然流产。反复流产,不仅影响妇女健康,还可增加治疗的难度。所以,人流后不要急于受孕怀胎,最好等待半年至1年后再怀孕。这样做不仅能使妇女的身体和生殖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调养和功能恢复,而且只有功能健康的机体才能对再次受孕怀胎、保证母子健康以及优孕、优生、优育等大有裨益。如果第1次人流是因孕卵异常或患病所致,那么第2次妊娠相距越远,再次发生异常情况的机会就越少。

避免盲目保胎

有流产症状的孕妇及其家属,千方百计想保住胎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流产的情况不同,保胎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于有阵阵腹坠或阴道流血的先兆性流产,有些孕妇若能很好休息,使用一些保胎药(如安胎丸,每次1丸,1天2次)或注射黄体酮、口服维生素E,就能保住胎儿,直到正常生产;若孕妇在怀孕早期切除卵巢(如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发生流产的,以及在怀孕3个月时,当黄体和胎盘功能交替之际发生流产的,都是因体内缺少孕激素的缘故造成的,这时就要用孕激素制剂作为保胎药;对于先兆早产的孕妇,可酌情使用镇静剂,近年来,应用β型拟肾上腺素药物(如沙丁胺醇、间羟安)、硫酸镁等,对抑制宫缩有一定疗效,但仅适用于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