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街
12127700000060

第60章 小太阳

朋友进门的时候,办公室里的电视正播放广告。做广告的是位名人。她说,孩子厌食、不吃饭是“缺锌”。朋友马上接茬在后边加了一个字:“眼儿”。还解释说,连起来就成了“缺(锌)心眼儿”。

我跟他开玩笑说:“孩子厌食、不吃饭跟缺心眼儿关系不会太大,真正的原因很可能就像那个广告里说的,确实是缺锌”。

这一下却打开了朋友的话匣子。下面就是他的长篇大论,不加修改,不加粉饰,原汁原味:

小朋友缺锌吃饭不香是可能的,我说的不是小朋友,而是大朋友。大朋友缺心眼儿的事在社会上恐怕比比皆是,屡见不鲜。不是吗?鄙人不才,没学过医学、哲学、心理学,也没学过诡辩理论,但细想来,缺心眼儿可能不是器质上的毛病,比如心脏里真的少几个窟窿眼儿什么的,我觉得,很可能有别的什么原因。

前几天我听说这么一件事,有个挺要好的朋友这几年挣了些钱,都小心翼翼地存在银行里。有一天,他忽然问起存钱的事来,老婆支支吾吾好像出了什么问题,再三追问,方说出实情。原来,前些日子,她在街上遇见一位高人,刚一碰面人家就看出她家有灾,还说不破财难以消灾。开始她并不相信,经高人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一番忽悠,便乖乖地回家取钱。一连几天她瞒着丈夫分次分批取出二三十万给了那位高人。那高人得了钱立马遁地而去,眨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个朋友听妻子如此一说,一下子晕倒在地,醒来只说出几个字:“缺心眼儿!”

前不久,有一件许多人都倾心关注的事,不知道什么缘故,忽然格外红火起来,青云直上,热火朝天。眼看发展到了极限,马上就要掉头向下的时候,有人突然站出来说话,弄得此事应声而下,一泻千里。挨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其实按照一般规律,物极必反,过不了几天,三天五天,七天八天,它自然就会下来的,何必在此时说话呢?让它按照它自己规律发展变化不好吗?是谁出的主意呢?我估计出主意的那些人不见得是缺心眼儿的人,而且很可能挺聪明还是个博士硕士什么的,但就这件事而言,确实办得有点缺心眼儿了。

有时候,血压一时增高头脑发晕,也能做出缺心眼儿的事来。前两天一个电视节目里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大会闭幕以后,代表回到地方的时候,格外受到隆重欢迎。一群群妇女儿童、工人农民列队站在马路两旁,手持鲜花高呼口号热烈欢迎,场面隆重而火爆,迎接过程当晚在当地电视台播放。报道称,“队伍绵延2、3公里”。荧屏显示,沿路都是鲜花、锣鼓、舞狮、鞭炮和数不清的围观群众,约有数千人。一位参与迎接的人士对记者说,“李书记不停跟群众握手”。大街上悬挂着“李书记您辛苦了”的大幅标语。节目主持人说,大会闭幕了,大会代表回来了;我们的书记是大会代表,我们的书记回来了。大会胜利闭幕确实应该庆祝,会议的精神确实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但那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做。书记回来有必要组织那么大的场面热烈欢迎吗?这么做符合大会精神吗?

朋友喘口气,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接着说。

这不禁使我想起文革中听说的一件事:那时候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经常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招手。有一个地方的头目也就在自己的地盘建了一座小天安门,也经常站在小天安门上向群众招手。还说,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红太阳,我是咱们这里的小太阳。不过,这个小太阳很快就陨落,而且从此再也没有升起来。

文革结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吗?有时候,我不相信书记归来女人铺上红地毯热烈欢迎这件事是真的,特别不相信在民主政治逐步推进的今天,有人竟然还会做出这么缺心眼儿的事来。不过,此事它真的发生了。但我想,很可能是有人一时血压增高,头脑有点发晕的结果。然而,偶尔一次发晕还没什么,经常发晕就有了麻烦,说不定谁倒霉呢。好心奉劝那些人还是经常吃点药,保持血压持续平稳为好。

朋友能说善辩,我只有洗耳恭听。他说的许多事我都不知道,也不问,也不想问,随便他怎么说,反正是他说我听,只有我俩。不过,他说的也不完全都是废话,像他说的,如果身体真有毛病,平时“经常吃点药,保持血压持续平稳”的话,我觉得倒是有些道理。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