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能和于君臣。君臣辑睦,关系和谐,上对下信任,下对上忠诚,少猜忌多沟通,行政顺畅,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是能和于同僚。军队将领之间、文臣武将之间、各级官僚兵士之间的“辑睦”,平时就事论事,战时协调一致,互相支持,敌国自然不敢轻易打歪主意。
但是历史上,将相和的例子太少,文武相斗、朝廷党争的故事则不胜枚举,君臣猜忌的故事也是所存颇多。少见的只有廉颇、蔺相如能够捐弃前嫌,李世民、魏征能够彼此相得。而如何做,才能够保有“和于朝廷”的常态呢?
《尉缭子·原官》从法度的层面阐释了君臣、将相之和:
守法稽断,臣下之节也。明法稽验,主上之操也。明主守,等轻重,臣主之权也。明赏赉,严诛责,止奸之术也。审开塞,守一道,为政之要也。下达上通,至聪之听也。知国有无之数,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强之体也。知彼动者,静之决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总原则为八个字:各安其分,各尽其责。尉缭子认为,信守法度,考核决断,是臣子的职责;明令法度,检查考验,是君主的职责;明确自己的职责,统一刑赏轻重,是君主、臣子都应具备的谋略能力。只有下面尽职,上面尽责,平日管理国家时,掌握国家财力的虚实,才是保持国力强盛的基础;战争应对敌人时,了解敌方的弱点,才是保持自己强大的根本。
军队将士能和,可以攻无不克;朝廷君臣能和,可以战无不胜;国家军民一心,可以不战屈人。管仲曾用兵政合一、农战合一的视角,强调军民之和:
用道来养兵,百姓就会和谐共勉,用德来养兵,则百姓就会团结一致。和睦共勉、团结一致就能够整齐划一、协调一致;协调一致就能够凝聚力量,和谐团结、凝聚力量,就没有谁能够伤害到自己。为将者用道义和德行去对待士卒,必然能获得士卒的拥护,从而使得整个团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这样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一表述,实际是把治国、治军、治民融合起来,以国民的团结促进军民的团结,以君臣的团结促进军队的团结,简直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原始版本。
国之强,在于固本;政之强,在于辑睦;兵之强,在于同心;民之强,在于和众。物力能蓄,人力能用,兵胜于朝廷,自然在情理之中。
伐交制胜:联合小国,借助大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用力于关键处,外交上纵横捭阖,辅助军事造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战而胜,不武而武,是为上上策。
《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交是介乎战略和战术之间的行为,古代的外交由“行人”负责,国君亲自选派,今天的外交与国防则各有所属,不妨将伐交视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伐交制胜是利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手段,为国家战略行动服务。《管子·霸言》不仅承认伐交的合法性,还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称之为“因国”:
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
说白了,就是借力打力:借助大国的力量削弱小国,借助强国的力量瓦解弱国,借助重国的力量压低别国。强国多的时候,就联合强国兼并弱国,成就自己的霸业;小国多的时候,就联合小国蚕食大国,成就自己的王道。
管子正是充分利用诸侯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寻找到称王称霸的关键。他还说强国多时,谁先出头谁遭殃;小国多时,谁后出头谁没戏。参战国多,谁后加入谁称霸;参战国少,谁先号召谁称王。尽管《管子》一书非管仲所作,但它立足于国际关系审视国家政策,是管仲协助齐桓公称霸的重要谋略之一。
齐桓公二年(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齐师败绩。宋鲁之战,鲁又取胜。齐鲁抗衡,鲁国连胜两局。齐国战场不胜,只能决胜于权谋了。于是管仲开始利用小国关系来做文章。先是杀鸡给猴看,灭掉了谭国。然后在齐桓公五年(前681年),提出齐国要与宋、陈、蔡、郑等国在北杏会盟,商讨安宋之计。有的诸侯无动于衷,其中遂国接到邀请,居然没有参加会盟。齐国虽然暂时打不过鲁国,还是打得过小小遂国的,管仲立刻出兵灭遂。鲁国一看,齐鲁之间的国家都与齐国结盟了,便接受齐国的建议,准备两国和好,在柯会盟。
第二年,宋国内乱,背叛了齐国。管仲请齐桓公邀请陈、曹一起伐宋,又请求周王室派兵。于是周王的王师、齐、陈、曹共同伐宋,宋国一看形势不妙,立刻服软。这样,鲁、宋、陈、蔡、卫已屈服齐国,山东地区就剩下郑国了。管仲又让齐桓公趁郑国内乱介入调解,扶植新君登位,与齐联合。
一个一个摆平之后,管仲便邀请周王室参加,与宋、卫、郑在鄄会盟,后又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在幽会盟,周惠王派召伯为代表,赐给齐桓公侯伯爵位,齐国由此成为公认的霸主。
在这个过程中,管仲把《管子·霸言》里的论述运用得炉火纯青,将因国而伐交运用得淋漓尽致。
伐交,就要想办法瓦解敌方的盟友,增加自己的实力。宋代兵书《武经总要》概括得很精当:“伐交者,绝敌之援,使不能合也。”就是孤立对方,使之没有朋友、没有援手、没有帮助,最终无力抗衡。《兵法百言》之“勾”描述得更直白:
勾敌之信以为通,勾敌之勇以为应,与国勾之为声援,四裔勾之助攻击。
这里所说的“勾”,就是招引、引诱,是通过必要的手段,令对方为我所用。勾敌之信为用间,勾敌之勇为反间,与国勾之、四裔勾之则是典型的伐交。就是想办法通过外交手段令他国、周边政权为我所用,或为声援,或为协助,使我的力量倍增,敌之力量削弱。特别是在关键时期,即便只是使第三方作壁上观,保持中立,也达到了削弱对方外援的目的。
前文提到的斗廉所言“师克在和”的战例,背后也有伐交的考量。唐人赵蕤所著的《长短经》亦称《反经》是这样描述的:
昔楚莫敖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以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于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从之,遂败郧师于蒲骚。
此处重点论述五国之间相互关系,认为枪打出头鸟,郧国既然为诸国首领,自觉兵强,若一举击溃,其余四国失去了所仗的势,必然退军。
伐交有三种,一是以军事行动来伐交,如管仲以盟代兵,以兵促盟;二是以伐交辅助军事行动,如楚国伐郧而离散五国联盟;三是以伐交替代军事行动,这几乎是纯粹谋略上的高明了。烛之武退秦师、鲁仲连义不帝秦、郦食其下齐七十城等,皆是兵不血刃,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代替数万雄师。
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晋、秦联合夹攻郑国,郑国孤立无援,危在旦夕。无奈之下,郑国派烛之武夜见秦穆公,试图离间秦晋之好。烛之武很认真地跟秦穆公分析,秦国灭郑国不仅徒劳无功,而且后患无穷:
第一,秦距郑路途遥远,郑不可能作为秦国的边境;说白了就是秦国不可能占有郑国。
第二,既然不能占领,攻下郑国,只好拱手让给晋国了。晋国有了郑国这块肥肉,实力自然增强,相比较而言,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第三,假如秦国保全郑国,郑国可以和秦国结好,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接待,这对秦国有利而无害。
第四,最关键的是,秦对晋惠公有过好处,晋惠公答应用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结果呢?不仅不给,反倒马上修筑工事来防备,这次秦国劳师远征,何利何弊,不用闭眼睛也能想清楚啊!
第五,最要命的是,晋国什么时候满足过?东边灭郑之后自然会西侵。除了秦国,他还能动谁呢?
烛之武处处站在秦穆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分析得入情入理,秦穆公一想:也是啊,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盟国多份力,干脆同郑国结盟得了。晋国一看秦军这么干,这仗打得窝囊,也干脆收兵撤退。
不得已而治军,则善用兵者,在于使对方的盟友不能联合;善用谋者,在于化敌为友,使己方力量倍增。国家之间的争斗,关键在于利益。敌我双方的较量,锱铢必较,有利则动,无利则退,因而未出兵之时,需要庙算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何者可为我用,何者可为我敌,何者可为我防,何者可为我助,都需要一一考虑清楚。稳住强国,联合小国,借助大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用力于关键处,外交上纵横捭阖,辅助军事上的示形、造势,达到以战略行动化解危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战而胜,止戈为武,是为上上策。
二、尚武而出师有德
中国兵法讲究武德,一是指“以武为德”,将“武”看成一种德行。表现在军事行动中,即自觉遵守相关战争礼仪与交战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交战也有规矩,再残忍的战争也讲究规则。相传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所写的兵书《司马法》中就说:
古时候追击逃跑的敌人,不会超过百步,跟踪退却的敌人,也不会超过九十里的距离,这是为了表明礼仪;不逼迫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并且哀伤怜悯他们,是表明军队有仁爱之心;排列好队伍敲锣打鼓,是为了表明军队忠信诚实;在战争中争夺义,却不争夺利,是为了表明军队的气节。
这种说法,现在看起来有些迂腐,但其表明了古代军礼中有些规定,是出于最基本的人道主义。
周朝是讲究这些武德的,只不过打来打去,到了春秋时期,兵不厌诈、习以为常。兄弟宗盟,脸都撕破了,还讲什么礼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宋国与楚国在泓水交战。宋国军队已经摆好阵列,楚国军队正在渡河,大司马公孙固就建议宋襄公:敌众我寡,应趁着楚国未全部过河,猛然出击。宋襄公断然拒绝这种做法。公孙固心有不甘,在楚国渡河完毕即将摆好阵势的时候,再次请求出兵,又被宋襄公拒绝。等到楚国排列好之后,双方开始交战,宋军大败。宋襄公侍卫全部被杀,他的大腿也受了伤。宋国都城百姓都责备宋襄公,认为是宋襄公错过了大好时机,导致如此结果。但宋襄公却认为,按照周制,打仗要讲理,用兵之道是不靠险阻、不乘人之危取胜,他不会进攻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后人也许会嘲笑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跟敌人在战场上讲什么礼节。我们若理解他执意遵守的“不以阻隘”恰是周礼中的内容,只能叹惜时过境迁。春秋之后“兵以诈立,以利动”,宋襄公不知变通,抱着堂吉诃德式的骑士精神,于古为义,于今为笑。
二是指“以武卫德”,这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意义。即通过武力来维护仁政、德行,或者说维护国家秩序、国际秩序。此处的“武”,是“师出有名”的“正义之师”。《尚书·甘誓》记载,在甘即将进行一场大战,夏启召集了六军将领,说:“六军的将士们,我要向你们宣告:有扈氏违背天意,轻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怠慢甚至抛弃了我们颁布的历法。上天因此要断绝他们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此后举凡作战,往往都发布檄文,揭露讨伐对象的种种不义暴行,并表明自己的正义性、合法性、合理性,在道义上赢得最大程度的支持。
《周礼·夏官司马》认为,武力是保卫国家秩序的最终手段,规定了周王及方伯有权使用“九伐”之法,对诸侯国发生的种种不义行为进行征讨:
若诸侯国中有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就削弱他的势力;有杀害贤良和百姓的,就出兵讨伐他;有对内暴虐百姓,对外欺凌邻国的,就囚禁此国国君;有土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的,就削减此国的土地;有凭借险要的地势,而不服从礼法规定的,就派兵攻打他;有杀害无辜亲族的,就治罪于他;有放逐或是杀害其国君的,就要诛杀他;有违反君主的命令,轻视国家法令的,就断绝他与邻国的交通;有行为悖乱人伦的,行为如同鸟兽的,就诛灭他。
周王出兵,或者委托称霸一方的方伯出兵,不是出于兼并,而是为了维持诸侯的秩序,保护西周初年所构建的“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封建制度。这种思路,被后世逐渐发展成为存亡继绝、维护正义的武德思想。楚庄王也曾说,军事行动的目的是“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种,前六种都是出于自守安邦与维护正义,后一种有些失之偏颇。在这样的背景下,攻打一个不爱护其百姓的国家,是合理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是率先发动战争,也是合理的。只要军事行动的目的,不是满足一己私欲,而在于维护天道公理,也就是《荀子·王制》所说的“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这就是所谓的武德要求。
止戈为武:要以战止战,不要以战养战,这是从政治高度对战争进程做了约束。既要把握战争的合理性,果断出击,又要把握战争的特殊性,适时收手。
《左传·宣公十二年》有一句话:“夫文,止戈为武。”言外之意,制止战争才是真正的威武。从字形上来看,“止”与“戈”合起来,便是“武”字的原型,由此产生对“武”字的解释: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很像今天所说的“武力保卫和平”。
古代常用“征伐”、“讨伐”等词来表示战争的合理性与武力的必要性。《吴子》还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
道者,所以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
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
不要一提到作战,就是捉对厮杀,就是你死我活,那是士卒的理解。从定国安邦的角度来看,战争有很多种打法,也有很多途径,更有很多手段。其中,“道”是用来探求事物本源的“义”是用来行事立功的;“谋”是用来趋利避害的;“要”是用来保护和守护国家基业的。若作战意图不合乎道,举动不合乎义,却又大肆张扬、不知收敛,祸患自然会降临到头上。高明的人用兵,必用道来号召,用义来规范,用礼来约束,用仁来抚慰。所以,古代兵法津津乐道的事情,是成汤出兵讨伐夏桀,夏民欢欣喜悦;周武王和众讨伐纣王,殷人并不反对,这正是因为成汤、武王的行为合乎道义。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理解呢?
第一,进行战略决策时,应该“绥之以道”。即按照“道”来规范行事。孙中山曾说:“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的“天下大势”,指的就是“道”,它是宇宙、社会与人生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关于“道”的含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道家讲的“道”,指的是世界的客观规律;另一种是儒家的“道”,指的是正道、王道,即合乎礼、义、仁、智、信的规范。儒家学说体系中,用“有道之君”、“无道昏君”来分判正邪。但在道家看来,并不存在“有道”、“无道”的问题,“无道”也是“道”。兵家所谈到的“道”,也不能单纯地说是儒家的“道”,或者是道家的“道”,而应放在典籍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吴起所说的“道”,前边指的是万物本原的“道”,后边则是正道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