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昆虫记第5卷:螳螂的爱情
12292500000003

第3章 圣甲虫的造型术

现在,我脚踏实地地立足于观察事实。圣甲虫那体现母性的粪梨是如何制造的呢?首先可以肯定一点,由于粪梨向哪个方向都不能滚动,所以它一定不是根据在地上滚动的机械原理制造成的。就算是它那类似于葫芦形的肚子可以滚动,可圣甲虫在椭圆形突出的梨颈里还挖了一个孵化室啊!要是以莽撞的强烈冲撞为前提的话,是不可能制造出如此精致的作品的,这就像铁匠的铁砧上是锻造不出珠宝商的珠宝一样。根据那些显而易见、已经提到过的原因,我认为粪梨的形状能够将我们从陈旧的迷信之中解脱出来。那些迷信认为,卵位于一个被强烈颠簸推动的粪球里。

雕塑家经常会关起门来设计他的杰作,圣甲虫也是这样做的,它将自己关在地下室中潜心加工拖进去的粪料。圣甲虫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它收集到的粪料。一种就是按照我们已知的方法来收集优质食物,即在粪堆里就地将粪料揉搓成球形并滚动它。假如食物是给自己吃的话,它们肯定就是这么做。

如果没有合适的地点挖洞,圣甲虫便顾不得粪球的体积庞大,它会滚动着重重的包袱上路。在遇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之前,它会毫无目的地一直向前走。在路上,粪球的形状不会变得更完美,但是粪球的表面会沾上土和细小的沙粒,粪球表皮也会变得硬一些。那些沾在表皮上的泥土能够真实地标示出路程的远近。这个重要的细节会对我们有所帮助,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还有一种情况,圣甲虫从粪堆里提炼出粪块。在粪堆的附近就有适合挖洞的地方,那里石头不多且易于挖掘。因此,圣甲虫可以免于搬运,也不用制作便于滚动的粪球。圣甲虫将羊赏赐给它的一块块没有形状的粪料收集起来,然后把这些松软的蛋糕原封不动地储藏到自己的作坊里,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将它们分割成各种各样的小块。

由于地面的碎石块太多,也很粗糙,因此这种情形是不常见的。为了寻找合适的地方,圣甲虫不得不带着它的宝物四处游荡,直到发现一处易于挖掘的地点为止。不过,因为饲养笼里的泥沙都被用筛子筛选过,无论哪个角落都能被轻易地挖掘,所以这种情形在那里反倒很常见。在产卵的时候,圣甲虫母亲把近处的粪块运到地下去就可以了,它并不需要将粪块加工成特定的形状。

无论是在田野里还是在饲养笼中,这种预先没有揉搓成球状的储藏方式所产生的结果都着实令人吃惊。在前一天的晚上,我看见圣甲虫带着一块没有形状的粪便消失在地下。在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当我去它的作坊里拜访的时候,我看到那位艺术家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呢。起初被它抱进去的那些难看的小粪块,已经变成了极其完美规则的梨形。

这个艺术品上还带着一些圣甲虫劳作过的痕迹,挨着洞底地面的那部分沾着少许泥土,其他部分则光滑发亮。在加工粪梨的过程中,粪梨的重量和圣甲虫的拍打作用使得松软的粪梨在与作坊地板接触的那一面沾上了土粒,而其余部分则能保持着圣甲虫所赋予的精细完美。

根据这些仔细观察到的细节,我们可以得到显而易见的结论。粪梨并不是圣甲虫在宽敞的作坊里通过滚动得到的,它不是旋转的成果,因为旋转会使粪梨的表面沾上土粒。而且,那个突出的颈部也为我们排除了滚动的可能性。粪梨从头到尾都没有翻转过,它的表面上没有一点儿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圣甲虫没有移动也没有旋转,它就是在原地将这个小梨制作出来,就像在露天里捏粪球一样,它用自己棒槌一样的长臂轻轻地捏塑出“小梨”。

下面我们说说田野里的情形。在田野里,粪块都是圣甲虫从很远的地方搬来的,球形粪料在被拖进地洞之前就沾了一层土。粪梨的肚子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圣甲虫会怎么做呢?假如我只为了得到答案而不在乎方法,就会很快得到答案,只要将雌性圣甲虫和它的粪球一起从地洞移到我的昆虫实验室里,然后密切监视它的动作就可以了。我曾经做过很多这种事情。

我将筛选过的土放进一个短颈广口的瓶子里,并将土弄湿夯紧,然后将圣甲虫和它抱着的宝贝粪球放了进去,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了。

我的耐心并没有经受太长时间的考验,迫于卵巢的变化,圣甲虫很快就开始了被中断的工作。

有时候,圣甲虫一直待在土面上,我看到它将粪球给打碎了。它将粪球捅破弄碎,并扒得四处都是。难道这个绝望的小东西因被抓住而昏了头吗?放心,这绝对不属于破坏行为,而是一种明智的、出于卫生考虑的举动。是啊,粪球是在一群疯狂的掠夺者之间匆匆忙忙地收集而来的,绝对有必要审慎地察看一番。要想在那些强盗的面前进行仔细检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狂热的猎食争夺之中,那些包裹着翁蜣螂、蜉金龟的粪料极有可能会被裹进粪球里。

这些无意的入侵者不仅能惬意地生活在粪球的内部,它们还会剥削以后的粪梨,使得合法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大大的损害。因此,一定要把这些饿死鬼从粪球中驱逐出去。所以圣甲虫母亲会将粪球弄成碎屑,并进行严格地审查。审查之后,它会将碎屑收集起来,重新做成粪球。

这时,粪球的表面就不会再有土了。经过在地下的第二次加工,粪球成了除支点以外都干干净净的梨子形状。

不过,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情形,即圣甲虫将粪球直接埋到瓶子里的土中,粪球的外壳很粗糙,就像我刚将它从地洞里挖出来的时候一样。这个粪球是一路捕猎式地滚过田野,直到到达要加工的地方才形成的。我又一次从瓶底看了一下那个已经成形的粪梨,它的外壳被沙土嵌满了,看上去粗糙不平。这证明了一件事,圣甲虫不一定要从里到外地对粪块进行全面改造,在简单的拍压之后将梨颈拉出来也是可以的。

事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这样按照常态发展。从田野里挖出的粪梨几乎都不怎么光滑,就好像结了一层硬痂似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层外壳是在搬运中形成的,人们肯定会认为这粗糙的外壳足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圣甲虫是通过在地下城堡里滚动、拉长制造出粪梨的。就在我发现了几个少有的光滑的粪梨以后,我就将这种错误的念头彻底打消了。而我的饲养笼里能产出特别干净的粪梨,这就让我知道了一点,那些用就近收集到的、不定形的粪料加工而来的梨形是彻底塑造的结果,但绝对不是用旋转滚动的方法得到的。这些干净光滑的粪梨还告诉我:

那些表面粗糙的、沾了泥土的粪梨绝对不是在作坊深处滚动加工而成的,它们的表面不光滑,就是因为它们在地面上经过了长时间的搬运。

想要亲眼目睹粪梨的制作过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有一丝光线射到圣甲虫那里,这位黑暗中的艺术家就会顽固地拒绝继续工作。

它想在完全的黑暗中捏塑粪梨,而我想在光线下看它干活。由于我太想目睹它们那些不愿意展露的真相了,所以我想试着把这不可能的对立双方结合起来。

我还是选择了前面用过的那种短颈广口瓶,并在瓶底铺了一层大约有几指厚的土。我想为圣甲虫建造一个四壁透明的作坊,所以我先在土层上支了一个有10厘米高的三脚架,还在三脚架上放了一块与瓶子直径相同的枞木片。这个宽敞的玻璃房就是圣甲虫的地下作坊。为了方便圣甲虫和它的粪球进入作坊,我在枞木片的边缘位置弄了一个缺口。然后又在枞木片上铺上一层土,达到与瓶口齐高的高度。

在安装的过程中,木片上的一部分泥土会从缺口处漏到下面去,还会形成一个长长的自然斜坡。当艺术家发现这些秘密以后,它就会通过斜坡进入我为它准备的透明作坊之中。当然,只有在绝对黑暗的情况下它才会欣然前往。因此,我做了一个纸罩并用它罩住了玻璃瓶。在罩住的时候,圣甲虫可以得到它所需要的黑暗;在突然掀开的时候,我也能得到我所需要的光线。

在布置好这些器具之后,我开始搜寻一个刚带着粪球找到天然洞穴的雌性圣甲虫。就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我只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做好了准备工作。我把圣甲虫和它的粪球放进了广口瓶里的土上,然后用纸筒罩住瓶子,并开始了耐心的等待。圣甲虫工作起来是非常执著的,只要是卵还没有被安顿好,它就会慢慢地拖动粪球再找地方挖一个洞。它轻易地穿过上面的那一层不太厚的土,这时它遇到了枞木片的阻挡,就像它在田野里工作时所遇到的那些阻挡去路的碎石块一样。在它侦查障碍的原因时,一定会发现那个可以进入到底下的小房间的缺口。而对圣甲虫来说,这个小房间是如此的宽敞自由,跟它之前所住的地洞相差无几。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推测而已。光是准备工作就花了不少时间,我最好还是让我的好奇心等到第二天吧,虽然它已经失去了耐心。

时候到了。在前一天晚上,由于担心开锁的声音会打扰这个多疑的昆虫工人,从而使它停止工作,所以我让实验室的门一直保持着敞开的状态。而我还需要更小心一点儿,在进实验室之前特意穿上了一双走起路来没有声音的拖鞋。好吧,是掀起纸筒的时候了。太好了,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我突然出现了,圣甲虫正在玻璃作坊里忙碌着,它那长长的足正放在已具雏形的粪梨上。但是,它好像被突如其来的光亮给吓呆了,它僵在那里一动不动。几秒钟以后,它转过身笨拙地往斜坡上面爬,似乎想回到地道黑暗的高处。我打量了粪梨一下,将它的形状、位置、方向暗自记了下来,然后用纸筒重新罩住瓶子,让里面恢复到圣甲虫喜欢的黑暗状态。假如我还想继续进行实验的话,这种贸然窥视最好不要持续太久。

虽然这次探访突然而短促,可它还是帮我揭示了一些这项神秘工程的基本情况。在刚开始的时候,圆形粪团就像一个不怎么深的火山口一样凸出来一大块,它让我联想到了史前时期的瓦罐,同样都是圆肚、开口边缘很厚、颈部有小槽收紧,只不过粪球的尺寸是微型的罢了。这个粪梨的初坯还揭示了圣甲虫的制作方法,那就是它与不懂得拉坯辘轳的第四纪人类用了一样的方法。

粪球正在被捏塑着,它的一侧先被勾勒了一圈,然后那个位置被挖了一圈沟槽,而沟槽就是梨颈的起点。由于中心被压过,所以粪料被挤压到边缘去了,粪球也被拉出了一个又圆又钝的凸起部分,就像一个边缘不规则的火山口。由此可见,圣甲虫最初要做的就是一圈又一圈地缠绕和挤压,仅此而已。

傍晚,我又突然进行了一次悄无声息的造访。那个雕塑家已经从上午的不安中回过神来了,它正在作坊里工作呢。而我的把戏让它再一次沐浴在光明之下,它被我的怪异行径搞得惊慌失措,马上开始了第二次避难之旅。这个可怜的母亲被亮光所折磨,它很想转移到上面的黑暗中去,而它又极不情愿地迈着犹犹豫豫的步子。

工程有了新的进展,火山口那厚厚的边没有了,它变深了、变薄了,已经收拢拉长成梨颈了。而且,粪梨的位置、方向没有移动过,就和我上午记下来的一样。粪梨立在地上的那一面一直在下面,而且保持在同一个点上,而朝上的那一面则一直处于上方,已经成为梨颈的火山口也一直保持着朝右的方向。这些结论足以证实我以前的说法:不是滚动的结果,粪球是圣甲虫通过拍压揉搓的方式加工而成的。

第二天,在我进行第三次观察的时候,圣甲虫的小梨已经完工了。

昨天还呈现出半开口袋状的梨颈完全封闭了,可见,卵已经产下了。除了还需要再全面地磨光、整修一下外,工程算是结束了。就在我前来打扰的时候,这位母亲正在对粪梨进行修修补补呢,它是那样一丝不苟地追求着完美。

我错过了工程中最复杂的那一部分,但关于孵化室的形成过程我大致看清楚了。在脚的拍压下,那起初围在火山口的凸起部分逐渐变小变薄,并最终形成一个开口不断缩小的口袋。关于这种工作,人们还可以获得更满意的解释。可是,只要想到圣甲虫那僵硬的工具,想到它那宽大的锯齿装铠甲像木偶一样生硬笨拙,简直无法理解孵化室里呈现的优雅完美。

要是用这种粗糙的工具去挖矿石的话,应该是一流的好工具,可是,圣甲虫怎么能用它们来建造内部精细光滑的育儿房—孵化室呢?

圣甲虫足上那巨大无比的锯齿,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采石锯子,当锯齿轻柔地从口袋的小开口处伸进去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与刷子相媲美呢?有什么不能的吗?我再重复一遍我早先说过的话:“工具并不能造就工人。”就像富兰克林所说的那种模范工人一样,不仅能用刨子锯,也能用锯子刨,圣甲虫就是用自己所拥有的全部工具来发挥它的专业才能的。当圣甲虫想把孵幼虫小房间的泥墙弄得光滑的时候,它那刨土用的大锯齿钉耙就变成了粉刷用的抹刀和刷子。

最后,我再谈一个与孵化室有关的细节。在梨颈的顶端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与其他被圣甲虫母亲细心磨平的地方相比,那一处有几根很粗的纤维竖立着。在圣甲虫将卵安顿好以后,它会用一个塞子将小口子封住,那个奇特的地方就是塞子的所在。塞子蓬松的结构向我们说明了一点,那里没有被拍压过,而粪梨的其他地方没有突出的纤维,是因为已经被压实了。

圣甲虫在用足有力地拍压过其他地方以后,为什么在顶端会有这样例外、奇特的布置呢?原因就是,塞子的后面就是卵,如果用力挤压,卵就会被推到后面,而且塞子的压力还会传到胚胎身上,极有可能将胚胎压死。做母亲的当然清楚这种利害关系,所以圣甲虫只是用塞子轻轻地封住开口。这样不仅能避免挤压拍打可能会对卵产生的致命震荡,还可以保证孵化室的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