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369100000016

第16章 手足癣

第十二节 手足癣

手足癣是指(趾)及掌面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多为间接感染,初起见成群的或散在的针头大小水疱,不易破裂,干燥后疱顶脱落,形成环状鳞片,新的损害出现,互相融合,成多环状。中医对手癣有“鹅掌风”,足癣有“脚湿气”之称,认为多由外受风毒,内为血燥,凝聚肌肤而成。

一、手癣方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手上皮肤出现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或瘙痒不明显,多向两侧蔓延,舌质红,舌苔薄白,脉象浮数。

偏方1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30克,天葵子10克,败酱草24克,连翘12克,黄柏9克,苦参9克,甘草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青海医药杂志》,1997,27(1):6—8

偏方2

【组成】苦参20克,白鲜皮15克,蒺藜10克,紫花地丁10克,蒲公英15克,黄柏10克,乌梢蛇20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牡丹皮10克。

【功效】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1991,10(1):15

偏方3

【组成】当归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紫草6克,独活9克,牛膝21克,知母12克。

【功效】祛风利湿止痒。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

【服法】每次服5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1996,15(2):24

偏方4

【组成】防风30克,荆芥穗30克,透骨草30克,土荆皮30克,百部30克,苦参30克,大风子20克,王不留行20克,皂荚20克。

【功效】祛风利湿止痒解毒。

【制法】将上药头煎加水1 500毫升,煎取药液1 000毫升,第2煎加水1 000毫升,煎取药液500毫升,两次药液混合后,再加入食用白醋500毫升,调匀。

【用法】将手浸入上述药液1 000毫升,早晚各半小时,每日1剂。

【疗程】3周为1个疗程。

【来源】《吉林中医药》,1994(1):33

偏方5

【组成】大黄100克,米醋1000毫升。

【功效】杀菌止痒。

【制法】大黄100克加米醋1 000毫升浸泡10天,然后用醋泡药液洗患处。

【用法】每次20分钟,1天2次。

【疗程】1周为1个疗程。

【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10):633

偏方6

【组成】土荆皮15克,透骨草15克,大血藤15克,大风子20克,卷柏12克,蛇蜕12克,丹黄12克,海桐皮12克,蛇床子12克,苦参30克。

【功效】祛风止痒解毒。

【制法】将上药加醋酸1 000毫升,水1 000毫升,共放在沙锅内浸泡3小时,煮沸后,将上药倒入盆内,待温。

【用法】将手浸入药液内,每日2次,每次40分钟,1剂药连洗3天。

【疗程】14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开始浸泡5天内禁止用碱性物洗手。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96,23(3):119

偏方7

【组成】蓖麻子10克,核桃仁10克,紫草10克,侧柏叶10克。

【功效】抑菌杀虫,润肤止痒。

【制法】生侧柏叶焙黄,趁热捣烂,装入瓷杯,放入沸水中煮30分钟,取出备用;紫草及侧柏叶混合后,用纱布包裹,加水适量煎成汤剂。

【用法】使用时以汤剂不烫手为度,先将患手浸泡在药液中,约20分钟晾干,取药泥适量涂于患处,搓擦,局部有微热感即止,每天2次。

【疗程】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来源】《吉林中医药》,1991(3):28

偏方8

【组成】斑蝥1克,蜈蚣4条,白信6克,樟脑9克,白及9克,土荆皮9克,大黄9克,马钱子9克。

【功效】解毒杀虫止痒。

【制法】上药用米醋1 000毫升浸泡42小时后备用。

【用法】用药液浸泡患手30分钟,每日1次。

【疗程】半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欲妊娠妇女和孕妇忌用。切忌口服,如果发生皮肤色红、发热、肿胀等过敏现象者,立即停用,并到医院就诊。

【来源】来自民间。

二、足癣方

偏方1

【组成】荆芥20克,防风20克,土荆皮20克,地骨皮20克,大风子20克,猪牙皂20克,丁香20克,白鲜皮20克,白矾20克。

【功效】清热祛风,燥湿化痰。

【制法】每剂煎熬取汁约300毫升。

【用法】每2日1剂(天热时每日1剂)。每日浸泡2次,每次20~30分钟。

【疗程】6天为1个疗程。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37

偏方2

【组成】黄柏6克,土荆皮6克,大黄6克,蛇床子10克,水杨酸15克,樟脑3克,75%乙醇500毫升。

【功效】祛风止痒解毒。

【制法】将黄柏及土荆皮、大黄、蛇床子碾碎,同水杨酸、樟脑一起放入乙醇中浸泡24小时,滤渣备用。

【用法】同时选塑料袋1~4只,每只倒入溶液100~150毫升,将患手放入药液中浸泡50~60分钟。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2,27(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