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369100000023

第23章 荨麻疹 (1)

第二十节 荨麻疹 (1)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突然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突出表面,瘙痒剧烈,风团起落迅速,此起彼伏,消后不留痕迹。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全身症状。中医称之为“瘾疹”、“风疹”,多因素体先天不足,加之风寒邪侵犯肌肤而成,或外感风寒湿,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

一、风热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皮疹发红灼热,奇痒难忍,昼夜不止,口渴烦躁,受风或在温暖环境下加重,舌红,脉象浮或数。

偏方1

【组成】麻黄10克,连翘15克,桑白皮15克,杏仁10克,苦参15克,蝉蜕10克,赤小豆(先煎)30克。

【功效】疏风宣肺,清热凉血。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2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牡丹皮6克,生地黄9克,薄荷4克。

【功效】疏风止痒,辛凉解表。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2次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偏方3

【组成】当归10克,川芎8克,赤芍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甘草10克。

【功效】疏风散热,行血凉血。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4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

偏方4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0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蝉蜕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江苏中医》

偏方5

【组成】薄荷2克,金银花12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赤芍10克,白鲜皮15克。

【功效】疏风清热。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名老中医经验全编》

偏方6

【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牡丹皮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白芍10克。

【功效】疏风清热。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江西中医药》

偏方7

【组成】石膏30克,生地黄30克,枳壳15克,大黄15克,泽兰15克,黄芩15克,三七3克。

【功效】清肺开郁,利肠去实。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江西中医药》

偏方8

【组成】何首乌10克,地肤子10克,黄芩15克,地龙15克,蝉蜕15克,蒺藜15克,麻黄15克,细辛3克。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凉血。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

【服法】4~7岁每日1/3剂,7~12岁每日1/2剂,16岁以上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早中晚各1次。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偏方9

【组成】麻黄6克,石膏30克,浮萍15克,杏仁10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

【功效】疏风散热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早晚分服。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陕西中医》

偏方10

【组成】紫草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15克,连翘12克,生地黄12克,防风9克,蒺藜9克,荆芥9克,赤芍9克,甘草9克。

【功效】疏风散热,凉血解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二、风寒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皮疹淡红或白色,受凉即发,在冬季接触冷水加重,在温暖环境下消失,舌淡,苔薄白。

偏方1

【组成】桂枝10克,麻黄10克,杏仁10克,白芍10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功效】散风寒,和营卫。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2

【组成】麻黄3克,杏仁4克,干姜皮3克,防风6克,浮萍4克,白鲜皮15克,荆芥6克,陈皮9克,牡丹皮9克,甘草6克。

【功效】辛温解表,疏风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2次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偏方3

【组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茯苓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川芎8克,甘草8克。

【功效】疏风散寒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

偏方4

【组成】荆芥4克,防风6克,秦艽10克,当归尾10克,地肤子10克,甘草10克。

【功效】辛温解表,散寒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