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369100000024

第24章 荨麻疹 (2)

第二十节 荨麻疹 (2)

【来源】《名老中医经验全编》

偏方5

【组成】黄芪12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固卫益气,养血散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研究》

偏方6

【组成】赤芍20克,丹参20克,苦参20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荆芥10克。

【功效】辛温解表,活血化瘀。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偏方7

【组成】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苦参12克,知母6克,薄荷6克,荆芥6克。

【功效】辛温解表,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偏方8

【组成】麻黄5克,红花10克,熟地黄12克,桂枝12克,荆芥15克,黄芪18克,甘草6克。

【功效】温卫散寒,养血益气。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5~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9

【组成】麻黄10克,桂枝6克,甘草6克,五味子6克,白芍20克,赭石20克,麦冬12克,党参12克,当归12克。

【功效】祛风散寒,养血益气。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10

【组成】浮萍20克,蝉蜕20克,防风20克,白鲜皮15克,黑芝麻5克,甘草10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三、血虚受风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患者形气怯懦,面色不华,皮疹淡红或色白,舌淡,脉细或弦。

偏方1

【组成】何首乌20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苦参15克,地肤子15克,紫草10克。

【功效】养血祛风,益气固表。适用于血虚者。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2

【组成】生地黄30克,当归15克,赤芍18克,何首乌15克,防风9克,黄芪15克,荆芥9克,麻黄9克。

【功效】养血祛风,益气固表。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偏方3

【组成】黄芪2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固卫益气,养血散寒。适用于感受风寒者。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风热者不用。

【来源】《中医研究》

偏方4

【组成】黄芪30克,地肤子30克,肉桂6克,附子6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川芎9克,甘草9克。

【功效】补血益气,祛风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黑芝麻、何首乌、苦参、威灵仙、荆芥、甘草各适量。

【功效】补血散寒,祛风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防风、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各适量。

【功效】补血散寒,祛风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生地黄、当归、荆芥、防风、赤芍、川芎、白鲜皮、蝉蜕、独活、柴胡、大枣各适量。

【功效】补血散寒,祛风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医宗金鉴》

偏方8

【组成】川芎60克,甘草60克,荆芥60克,羌活60克,防风60克,茯苓60克,蝉蜕60克,人参60克,陈皮15克。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制法】上药为末。

【服法】茶水送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卫生宝鉴》

偏方9

【组成】熟地黄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何首乌30克,川芎12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

【功效】补气生血,祛风止痒。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10

【组成】黄芪15克,当归9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荆芥9克,菟丝子10克,蝉蜕7克,苦参13克。

【功效】补气生血,祛风除湿。

【制法】将上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第1次煎30分钟,倒出药物,继续加水,煎煮20分钟,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