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369100000008

第8章 常见病的美容偏方 (3)

第2章 常见病的美容偏方 (3)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水煎3次,前2次内服,第3次掺以温水洗头。

【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侧柏叶120克,当归60克。

【功效】活血疏风生发。

【制法】将上药焙干研末,水调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将药以淡盐水送下,每日晨起服用。

【疗程】连续2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羌活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菟丝子10克,天麻10克,熟地黄10克。

【功效】活血祛风,滋补肝肾。

【制法】以上药物等份为末,做蜜丸、水泛丸,或装空心胶囊。

【服法】年龄40岁以上者蜜丸每日服8粒;40岁以下患者水丸或装空心胶囊每日服8粒。

【疗程】连续8周为1个疗程,停药15天继续另一个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即愈。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当归60克。

【功效】活血滋生新发。

【制法】将当归放入水中煎煮成浓汁后过滤去渣,然后将煮好的当归汁放入陶制器皿中。

【用法】每次取出适量擦拭头皮部位,以揉搓的方式按摩头皮。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二)食疗偏方

偏方1

【组成】松子仁20克,花生仁30克,黑米100克。

【功效】活血生发。适用于血虚者。

【制法】选购黑大米,淘洗净,松子仁、花生仁用清水淘洗干净,将松子仁、花生仁与黑大米同煮成粥。

【服法】每日当早餐或加餐用。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血盛血热者不宜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乳酪50克,芹菜100克,大豆油30克,食盐1克。

【功效】养血生发。

【制法】将乳酪切成小片,芹菜洗净切成段,连叶一起用,锅中加入大豆油烧热,下乳酪、芹菜、食盐炒熟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疗程】连吃15天。

【来源】来自民间。

第三节 雀斑

雀斑是发生在颜面、颈部、手背等日晒部位皮肤上的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点,因其形状如雀卵上的斑点,故名雀斑。本病最常见于鼻面部,始发于学龄前儿童,少数自青春期发病,女多于男,多伴有家族史。西医认为雀斑是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中医认为雀斑与先天肾水不足及风邪外搏有关。因先天肾水不足,故多在“女子七岁”、“丈夫八岁”前后发病,多自幼发病,又伴有家族病史;亦有因卫气失固,触犯风邪,则外风易袭人皮毛腠理之间,血气与风邪相搏,不能荣润肌肤,则生雀斑。

一、肾水不足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多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损处色泽淡黑,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互不融合,夏季加重增多,冬季减轻变淡,无自觉症状,舌脉亦如常人。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菊花9克,熟地黄9克,珍珠15克,白果20个,大枣15个,猪胰1个。

【功效】滋补肾水。适用于先天肾水不足的雀斑。

【制法】菊花去掉硬头,珍珠研细,上药捣烂拌匀,外以蜜拌酒酿炖化,然后水蒸。

【用法】每晚取适量搽面,第二天早晨洗去。

【疗程】1周后有明显效果。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熟地黄10克,当归10克,女贞子15克,丹参15克,枸杞子15克。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先天肾气不足的雀斑。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0剂为1个疗程。可使黄褐斑消退。

【来源】《家庭生活指南》

偏方3

【组成】淫羊藿12克,仙茅12克,巴戟天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5克,北沙参10克。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先天肾气不足的雀斑。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4剂为1个疗程。见效可继续服用1个月,不再复发。

【注意事项】经期、孕期停服。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偏方4

【组成】生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甘草10克。

【功效】滋肾化源消斑。适用于先天肾气不足的雀斑。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桃花与冬瓜子各等量。

【功效】补肾祛斑。适用于先天肾气不足的雀斑。

【制法】共研细末,与蜂蜜调匀。

【用法】每日1次,每晚临睡前涂面,次日晨起洗掉。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健康报》

偏方6

【组成】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北沙参15克,白术10克,川芎6克,茯苓6克。

【功效】补肾气,健脾胃。适用于先天肾气及脾胃不足者。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连续1周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半夏9克,桂枝9克,薏苡仁30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宣泄气血,祛斑美容。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日服2次。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二)食疗偏方

偏方1

【组成】黑木耳30克,大枣20枚。

【功效】养容祛斑。

【制法】将黑木耳洗净,大枣去核,加水适量,煮半个小时左右。

【服法】每日早、晚餐后各1次。

【疗程】可经常服用。

【来源】《本草纲目》

偏方2

【组成】珍珠15克,白芷9克,辛夷10克,李花10克,梨花10克,猪胰1具。

【功效】洁面祛斑,美白。

【制法】将干燥的白芷、辛夷、李花及梨花研成细末,将猪胰洗净去筋膜,捣烂,用白酒及白蜜适量搅和,捣成泥状,与珍珠粉拌匀,上笼蒸半小时左右,放入瓷器中备用。

【用法】每晚擦面,次晨洗去。

【疗程】半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二、风水相搏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皮损处呈针尖、粟粒大小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点,范围较广,颜面及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为多,夏季或日晒后加剧,无自觉症状,舌淡白,苔薄白。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浙贝母(去心)15克,白附子15克,防风15克,白芷15克,菊花15克,滑石15克。

【功效】清热祛风,养容祛斑。适用于风热者。

【制法】以上中药共为细末,用皂荚10个,蒸熟去筋膜,捣碎和药为丸。

【用法】早晚洗面用。

【疗程】1~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风寒者不用。

【来源】《医学心悟》

偏方2

【组成】皂荚10克,浮萍10克,樱桃10克。

【功效】活血消斑。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用法】每日2~3次,水调涂患处。

【疗程】10~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医宗金鉴》

偏方3

【组成】红花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甘草10克,生地黄20克,丹参30克,连翘15克。

【功效】利水解毒,清热祛风。适用于风水相搏型。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河南中医》

偏方4

【组成】白芷75克,丁香75克,白附子75克,羌活45克,独活45克,高良姜15克。

【功效】祛风散邪,活血通络。

【制法】将上药研为细末,加入皂荚500克,和蜜为丸,贮瓶中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用药丸洗面。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清宫秘方大全》

偏方5

【组成】皂荚6克,白芷9克,白附子4克,密陀僧4克,藿香3克。

【功效】祛风除湿,消痰散结。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如肥皂样。

【用法】每日清晨洗脸时,如用肥皂之法使用。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灵验方》

偏方6

【组成】僵蚕9克,白附子9克,白芷9克,密陀僧9克,冬瓜子9克,藿香4克,滑石15克,绿豆粉60克,白蜜45克。

【功效】祛风渗湿,清热消斑。适用于风热型者。

【制法】以上中药和蜜为丸,用以敷面。

【用法】每日早晚敷面1次。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串雅外编》

(二)食疗偏方

偏方1

【组成】黄豆30克,牛奶200毫升,蜂蜜10克。

【功效】祛斑美白净面。

【制法】将黄豆炒香炒熟后磨成粉,牛奶煮熟后下黄豆粉,加蜂蜜搅匀即可。

【服法】每日早晨代早餐服。

【疗程】2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红薯叶250克,米汤250克,淡豆豉20克,芝麻油10克。

【功效】祛斑除痘,洁面养颜。

【制法】将鲜红薯叶洗净,放入米汤锅中,将米汤煮沸下淡豆豉,再沸时起锅,淋上芝麻油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常吃。

【疗程】2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