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张东荪传
12414000000018

第18章 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引发社会主义论战(5)

第四,他们反对现在即宣传社会主义,并组织团体,认为现在尚不合宜,若勉强实行,则必发生伪劳农革命。告诫马克思主义者不要“瞎宣传,乱提倡”,应该“长期的忍耐”,除了静待以外,组党是无法开展的。

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场社会主义论战中的观点,可以集中概括为:

第一,分析中国社会状况,驳斥张东荪、梁启超等人所谓中国没有阶级、没有贫富不均、社会主义不妨迟提的理论。中国劳动者所受的压迫比欧美国家无产阶级还悲惨。

第二,为开发实业而发展资本主义,不是救中国的道路。理由为:一是国家的独立富强,固然应该开发实业,但问题的焦点是走什么道路,用什么方法来开发实业,他们指责张东荪的方法是依靠资本家和帝国主义的资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只能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和快乐。无产阶级开发实业的目的是“谋自己民族的幸福,和帮助旁的民族幸福,进而达到全人类的满足生活”。故最好采用社会主义。二是认为当时中国是万国的商场,帝国主义是不会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三是认为资本主义在今日不是救济失业贫民的方策,它会导致两极分化,一面发展实业,一面却增加贫乏。所以根本的方法是社会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社会,有着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同时,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当然非依社会主义的方式和组织生产、发展产业不可。

第四,依据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的理论,批评张东荪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妥协的改良主义,不可能解决社会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这场社会主义论战,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以后中国思想的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当时中国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如何评价这场社会主义论战,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之一。

在较全面摆列了论战双方的观点后,笔者认为,对于这场社会主义论战,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走社会主义,坚持建立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从大的方向上是正确的,也是这场社会主义论战最有意义之处。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已面临巨大危机,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陈独秀等人坚决主张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坚决接受社会主义思潮中最科学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在原则上是正确的,顺应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初步接受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国情,否定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认为中国已经有了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具备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驳斥了张东荪、梁启超等人对中国阶级状况的分析,从原则上也是正确的。在论述中国为什么要采取社会主义时,提出了中国民族为无产阶级民族的观点,成为在当时批驳张东荪等人观点的最有力的论据,“无产阶级民族”的概念,便是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思想的来源。这也是应该给以充分肯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打倒军阀、根本改造社会的观点,显然也是正确的。

然而,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在论战中也暴露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不足:

一是他们对中国国情问题认识的普遍忽视。当时,刚刚接受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总体上对中国的国情是忽视的,认识也是肤浅的。坚持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论证上显然是不充分的;由于对中国的社会实际缺乏必要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他们面对张东荪所指出的中国缺乏实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社会和经济基础问题,无法给予有力的回答;他们坚持中国应走社会主义道路,但究竟中国应该如何实行社会主义?他们的主张显然是简单的、不成熟的,其提出在目前就要实行社会主义、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显然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

二是对于张东荪提出的“中国能否越过资本主义阶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给以肯定的回答,但论证显然是不足的。在这个问题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走社会主义道路、避免中国的资本主义前途是充满信心的,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中国也必然要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再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但问题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封建主义严重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是异常困难的。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可以越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但中国却无法越过开发实业、发展经济这样的阶段,否则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即使勉强实行了社会主义,也会因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而遭失败。

第二,张东荪等人在世界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时代,仍然要走资本主义,仍坚持采用资本主义方式发展实业,拒绝接受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从总体上说是错误的,背向于当时世界思想发展的大趋势。大概张东荪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时,并不很理直气壮,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并且仍然标榜自己并不反对社会主义。张东荪提出了“四病说”,认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用渐进的和平方式,并将希望寄托于“绅商阶级”,这显然又背向于近代中国发展的趋向,是其一贯坚持的社会改良思想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近代中国的反动统治者是十分强大的,也是十分反动和愚昧的,他们顽固地拒绝进行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改革,并且极力阻挠和破坏这些改革,斩断了进步人们用和平渐进手段改造中国社会的希望,所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张东荪暴露了其社会改良主义的本质。

然而,应该看到,张东荪等人的见解虽然从总体上是错误的,但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和精辟的见解;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后人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是发展实业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张东荪看到了中国社会贫弱的现实,强烈要求发展经济,实现国富民强,这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要求,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应该肯定的。这一点,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否认,而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发展实业。张东荪虽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但却不主张采用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因为在他看来,用资本主义的方式发展生产更有效率,更能发挥人们的积极性,虽然资本主义方式在世界上受到了动摇,但中国却非常需要。张东荪这个观点,从总体上看,不一定正确,但当时要发展实业,却的确舍此并无第二方法,因为当时人们对于用社会主义的方式进行生产,还缺乏起码的了解,况且在当时根本也是办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