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荪认为,联邦制的精神,第一是“自治”,“自治者,国之命也,近世国家所以异于中古者,皆在自治,一切优美之代议制度皆由自治而出。”第二是“分权”,国权与邦权互相制衡,“邦若为恶,国足以干涉之,国若为恶,邦足以抵制之,二权调剂,政治得以发达焉。”中国为什么要采用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张东荪解释说,中国采用联邦制,其原因在于,一,“在合乎历史上之趋势”;二,“在明乎政力向背之理而为之分配”;三,“在能得真正之统一”;四,“在能启发人民之自治能力”;五,“在能建设一刚性宪法,且能维系此宪法,使其有效于实际”;六,“可得控制与平衡之道”;七,“在能矫正民主政治之流弊”。张东荪主张于地方制度用联邦制,其用意首先在于分散中央权力,防遏野心家专权并排斥官僚政治。他认为,采用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其结果将会导致:一,中央之权不能压制及地方,而地方得以自由发展;二,地方之权得徐徐逼迫中央,使入正当之轨道;三,地方自治,由于区域狭小利害杂陈,不致为野心家一人欺骗;四,便于实行议政,开发民智,以民执政;五,地方有充足基础,不致因政变动摇国本;六,地方真能忠顺中央,则能得真正统一;七,地方人民不致受中央之摧残。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各地方独立,使野心家失其利用;一地方之区域狭小,民得自政,足以排斥官僚而已。”
中央与地方分权的界限何在?张东荪考察了加拿大、德意志等国的联邦制后,认为中国采用联邦制,不能采取美国、德国之制,宜采用加拿大之制:“窃以为中国果为联邦也,不宜师美,更不宜师德,尤不宜师瑞士,惟取加拿大之制而变通之可也。”对各省与中央的权限作了规定:一,各省全县规定于国家之宪法,宪法之改正必得各省之同意;二,各省所立之法律,中央行政部有拒否权,但得国会之统一仍成法律;三,省长由各省自选,但不称职时,中央有撤任之权;四,以参事会为省之行政主部,省长为之主席,其任期与省议会相同,生长撤任时,参事会必同时更选;五,中央依国会之同意得解散省议会;六,地方厅高等厅由省自酌办,但法官由中央委任,中央仅设大理院,全国用一统之法律;七,省议会有弹劾省长之权,其审查权属于国会,省长去职,参事会亦同时更选;八,省长及参事员皆由省议会选任。
按照张东荪的计划,他准备对联邦制的若干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一是联邦果为何物,即联邦的性质如何?他作有《联邦之性质及其精神》。二是中国采用联邦制的利若何,即中国是否宜采用联邦制?他作有《联邦立国论》。三是中国采用联邦后各省的组织情况,他拟作《具体之省制论》。四是采取联邦制后中央政府的组织,他拟作《中央政制论》。五是中央与各省其权限分配问题,拟作《中央与各省之权限分配》。但是,1915年12月,当他的《具体之省制论》刚发表一部分后,护国战争爆发,他积极投入到反袁政治运动中,这些研究计划暂时搁下。当倒袁战争即将结束时,张东荪又敏感地意识到:鼓吹联邦制的目的是为了对付中央的野心家和地方的官僚政治,而今袁世凯败亡,中央的野心家既倒,却在地方上又出现了拥军割据的趋势,再鼓吹地方分权的联邦制,是否会被地方军阀利用?故此,他的思想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1916年6月在《新中华》上发表的《今后之政运观——一守法与让德》中,他虽未放弃联邦制,但显然对继续鼓吹联邦制产生了极大顾虑。他通过对当时政局的观察和分析,认为:“此后之政治,必呈一群龙无首之象,演一地方割据之局,一切大权将丛集于多数之各省都督,此各省都督又将分派别,团为数党,一方自握兵符,号召本土,他方联络邻省,外树声援,于是庶政之兴废,恒视各都督之意向,以为依违之准绳。”在这种状态下,言论根本不足以对其产生影响,反而会为其利用。再倡导地方分权,实行地方制,正可以为其所利用。正因如此,而是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十分忧虑。他描述自己此时心情说:“吾言至此,吾心滋惧。吾侪书生,徒发空言,固不足济事于万一,而师我者,方据为口实,又宁能无怖于心?”这或许是张东荪此后没有继续进行联邦制的讨论,不再极力鼓吹联邦制的重要原因。这样的政局,不能不使素来对中国共和前途抱有极大希望的张东荪,对于中国政治的前途感到悲观。所以,他十分悲观地说:“今日之中国,除此多数势力者自身顿觉,推诚相让,守法入轨之外,实无救亡之法。”这也是张东荪后来决意舍弃政论的原因,尽管对他来说这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多么的不情愿,也是多么的悲伤。
(六)讨论军政财政和教育问题,提出“统一的主张”
1915年4月15日,张东荪在《正谊》杂志上发表的《吾人之统一的主张》,是一篇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而撰写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该文中,张东荪将自己此前关于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各方面的见解作一整理和概括,基于中央采取内阁制、地方采取联邦制的基本政治框架,提出了关于军政、财政、教育等方面的“统一的”政治主张。写作的目的,显然含有向世人表明自己对于中国当时若干重大问题的主张,而不至于引起误会。
首先,在军政方面,主张实行征兵制度,限制野心家的军权。他说:“吾人于军政,主张各省自练民兵,以防盗匪;中央常备兵额大加淘汰,驻扎要塞更实行征兵制度,有中央颁布统一之办法,各省执行之。且除盗匪外,中央对于内乱之用兵,须先得国会之同意。若值国会闭会时则必待开会之承认,以明政府之责任。”他认为,防遏野心家必须从军权上着手,军人要“爱国而不爱主,知为国家之公仆而不为一系之私人”。在警政方面,张东荪认为“今日警察于国于民皆有百害而无一利”,“现今虐政莫过于警察”,所以坚决主张“根本废撤”,由各村各乡各市自练团练,以防盗捕贼。
其次,在财政方面,主张划定中央与地方财政范围。其具体办法是:“以国民经济为财政之后盾,而析分为中央财政与省财政;田赋划归省有,而每年以各省富力之程度,决定交出若干款,以供给中央;其款额由议会以预算定之。”这样,一省财政,由一省人民自理,中央财政由各省为之稽查,为之供给,可以使野心家“自无所乘”,使官僚也不能“恃为盘踞之地”。
再次,在教育方面,主张改良教育现状,“分立大学区,合数省为一区,以此诸省之财力办一大学校。各省自立教育行政之机关,凡于省内一切教育事业,由彼以建立之,监督之。大学校之监督则由中央,而中央可设全国教育联合会等之组织体,以谋统一。至于教育宗旨,由议会议决。”
坚持立宪与共和立场,抨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一)对袁世凯态度的变化
在民国初年,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人的基本立场是拥护袁世凯统治的,他们与袁合作,对袁抱有极大的幻想,希望通过袁世凯,在中国建立理想的共和政体。当然,这种希望与幻想,决不仅仅是梁启超等进步党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领导国民党也同样对袁抱过幻想。当时有人在《大公报》上说:“项城者,才足以济变,识足以通时。……其知人不在曾湘乡之下,而得人尤在李合肥之上……顾尤所难者,孙中山则谓其熟有政法经验,以和平手段达到目的;黎宋卿则谓其化干戈而进挹让,大功所在,国人称道不置;黄克强则谓其苦心孤诣,致有今日,其功实不可没。……其雄才大略,真二十世纪中东亚第一等人物矣。”对于这样一位“盖世英才”,人们怎能不寄以厚望呢?事实上,希望在袁世凯的统治下使中国走上建设道路,这是民国初年相当大一部分知识界和实业界人士都曾有过的想法,这个错误与其说是个人的,毋宁说是时代的。
同时,梁启超拥袁的目的,一是欲借助袁世凯旧官僚派的势力,以与由同盟会转化而来的国民党人相竞争并取胜,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贤人政治”思想,他将袁世凯视为辛亥以后可以维护秩序、完成他所谓的强而善的中央政府的唯一人选,希望通过与袁合作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用梁自己的话说:“当时很有点痴心妄想,想带着袁世凯上政治轨道,为国家做些建设事业。”梁启超拥袁,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政治目的,与其同流而未合污。
在民国初年,张东荪如梁启超等人一样,对袁世凯也曾抱有极大希望。即使到了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已昭然若揭时,张东荪也还有“迫之使入正轨”的想法。只是由于他没有直接“干政治”,所以,并没有像梁启超等人那样走得那么远。同时,他虽然对革命党人采取排斥态度,但始终保持一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与报国之心。
1913年春,张东荪之兄张孟劬作《春感》,其中有云:“眼昏四海仍兵气,心似孤云为底忙;……看花已恨春无主,止酒宁闻醉有乡;如此沧江坚一卧,何须季主卜行藏。”态度消极,对袁世凯统治十分悲观。而张东荪在《和孟劬兄春感》中,挥笔对曰:“栏前烟树孤鸿远,门外花枝乳燕忙;……朔方云气方成阵,人世羁愁漫有乡;但问遗编今在否,休怜吾道已深藏。”这显明地表示了张东荪对袁世凯的统治抱有极大的希望。
尽管张东荪对袁世凯抱有极大的希望,但他也并没有因此停止对袁世凯政府的批评和抨击,这较典型地反映在对待“二次革命”的态度上。对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张东荪持反对态度,指责“乱党之罪,擢发难数”,并谩骂国民党人有“狼子野心”。但他作《乱后之经营》一文,主要是对袁世凯统治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忠告。
张东荪认为造成“二次革命”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政府方面“用人不当,致受人以攻击之资”;“用金钱政策买收伟人,孰知狼子野心,反为其利用”。在于政党方面“大多数为官僚所利用,”“时发其作官热,引起一班激烈者之恶感”。在于军队方面,上自政府,下至军官,“均提倡金钱主义,一般军人只知金钱,不知纪律,不知服从。”所以,他认为治疗之法,最重要者在于“政府当反躬自责,一改其金钱万能之迷信。亲君子远小人,以避物议。”否则,难保不再发生革命。同时,必须对全国军队进行整编,经过详细调查,以定存留;然后,规定全国军事区域,军队数目及分配。
1913年秋,《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公布后,袁世凯极力反对,藐视法律,他所怂恿的一批官僚政客也群起反对,甚至出现了变更国体的言论。这种现象引起了张东荪等人的警惕和批评。他在《法治国论》中提出,要防止野心家利用法制不严,恢复帝制。他认为国家各机关行动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如果法制不严,全侍人治,“或有野心之枭雄,窥窬其间,以逞其私,则帝制之恢复必在立谈倾耳。”他警告人们说:“国体一度既立,则断不宜仍使之漂摇不定。”“国体非可轻易变更,变更则小之国家损失元气,大之顷刻亡国。”认为“今日之中国决不得再有变更国体之举。”对那些主张复活君主专制的主张给予迎头痛击。
1914年1月,袁世凯国会解散,成立所谓“约法会议”,“政治会议”,制定宪法。随后,熊希龄、梁启超等人组织的“第一流人才”内阁也在袁世凯压迫下倒台。这些对张东荪的思想产生了较大刺激。他经过短暂的疑虑后,便敏感地察觉到袁世凯有破坏共和、实行专制的野心,于是,他发表《约法会议之商榷》,对政治会议、约法会议进行批评,对袁世凯违反法制,破坏共和的行为进行激烈的抨击。1914年5月,他专门从上海到北京,会晤丁佛言等人,除了商讨创办《中华杂志》事宜外,他们重点交换了对政局的意见。这次赴京,对张东荪思想影响很大,他对袁世凯政府政治腐败、官僚平庸的状况有了体会,同时,更重要的是他真正看到了袁世凯专制的野心,基本打消了对袁世凯所抱的幻想,开始为中国共和的前途担忧。应该说,与大多数进步党人相比,张东荪对袁世凯本质的认识还是比较早的。在京所吟的一诗中,他发出了“西山怪底多峥嵘,看尽人间更不平”的感叹;也出现了“我欲渔樵相伴老,人间无复重贻忧”的消极情绪。但抱定“百年兴废属吾曹”的张东荪,并没有真正地悲观与消沉,而是积极努力,加以预防和抵制。所以,此后,张东荪过多考虑的是如何对付像袁世凯这样的野心家专权,如何铲除腐败的官僚政治两大问题。他所提出的“法治国论”“对抗论”,主张实行“内阁制”、“地方制”、“多数政治”、“社会与政治分离”等等,其出发点均在于此。
(二)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抨击
1914年3月,张东荪在《正谊》上发表《中国共和制度之最后裁判》,对袁世凯假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的做法进行了揭露和批评。他认为,共和实为善良的政体,其善良处在于:国民之文化进步而有自觉心,国民之能力得以自然发展,国民之各种利益得以调和。他尖锐地指出:“共和之弊不在共和而在共和有真伪之判耳。真共和则绝无弊之可言,伪共和其弊固有胜于专制者也。”中国共和的前途决定于是搞真共和还是搞假共和。民智较低,固然易于导致伪共和,但依人类进化的原理,只有提倡教育开发民智,消除伪共和而进于真共和,绝不能由伪共和倒退到专制。
1914年5月,他创办《中华杂志》后,便对袁世凯的反动统治进行了抨击。与丁佛言不同,张东荪对袁世凯较少称颂,其批评言论之激烈,在当时是很突出的。有人说“深度要算丁佛言,激烈当数张东荪。”这是合乎历史事实的。张东荪着力于缩小与限制袁世凯政府的权利。他认为在中央应采用内阁制,缩小和剥夺总统实权;在地方应实行合乎联邦精神的地方制。为此,他于6月便发表了《地方制之终极观》,率先主张采取联邦制精神,实行地方自治制度。面对袁世凯利用国民党与进步党矛盾破坏共和、加强专制统治的企图,张东荪呼吁人们消除政争,停止攻诘,进行自忏,相互宽容,免被野心家利用,并与破坏共和的野心家和官僚进行斗争。为此,他先后发表了《泣血之言》、《自忏》和《匿敌与第三者之责任》,从自己做起,以期消除政争。
对于袁世凯统治下的官僚腐败等,张东荪站在民主共和的立场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猛烈揭露和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