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初,张东荪通过民国建立四年来政治上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的政情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野心家和官僚是危害民国政治进步的最大障碍。他抨击野心家袁世凯及其官僚、政客的反动统治,指出“野心家之存在,决非国家社会之福。国有一人,其国必无幸,其民必多灾。何以言之?野心家与专制不能须臾离者也。国有野心家,必恢复专制。专制之祸,甚于洪水猛兽。”他认为就是“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万恶之源”,是“野心家发生之基础”也是“制造专制之根由也。”野心家正是利用官僚政治而推行专制统治的。“于官僚政治之上,无不产野心家者,既有野心家以利用其间,无不立变为专制者。”野心家一人“其所以能压民害国者,半由其下官僚之力。而官僚又非求有如是之一人,不足达其素愿。于是敛财虑民,作威作福。”“官僚与所谓野心家及专制者,实有不可须臾离之势也。”所以,野心家与官僚,“殆如食血之虫,身有此虫,必瘠瘦以死,国家有之,未获不亡。”由此,张东荪主张:“一、中国安身立命之道,在尽力充量以防遏野心家,苟不能使之皆归消灭亦必削其大权,迫入正轨。二、中国安身立命之道同时亦在尽力充量排斥官僚而不用,务使官治之范围愈小,民治之范围愈张,民有督视官僚之道。”
在《行政与政治》一文中,张东荪对袁世凯统治下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更猛烈抨击。他认为,近辛亥以来政局所以发展到不堪回首的地步,就在于官僚政治在作恶。他说:“吾则以为其盘根错节之处,惟可归罪于官僚政治。”“自政府北移,政党朋兴,顾各政党复不能独立发展,欲求其势力之伸张也,必借重于官僚,于是各政党又皆自杀以去矣。凡此皆足证吾国之社会,官僚政治之社会也;吾国之国家,官僚政治之国家也。今日之一切黑暗,一切腐败,政府之妄为,人民之苦痛,皆自此推演而成。谓今日政府之所为,全建筑于此基础之上,殆无不可。”提出了必须“扑灭官僚政治”的主张:人民自治、以议代政;代表主义,舆论等民意机关;立法、司法来拘束行政而驱入正轨。即“惟在取惟民主义之政治”。“一方以人民自亲政事,是为自治;一方复取代表主义之精神,为之监督。有健全之舆论,以导于前;有充实之司法以救于后,民志既宣,民权亦固;有竞争而不相残,有调剂而无虞诈;凡为一事,避能充情尽量,使社会得其福,国家蒙其利。”如此,方能产生“良行政”。
(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在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破坏了民主共和政体后,中华民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但袁世凯在取得无上大权后,却走得更远,开始了复辟帝制的罪恶活动。至此,袁世凯假共和、真帝制的反动面目暴露无遗。因此也激起了一度拥袁的进步党人的强烈反对。坚持共和立场、对袁世凯政府猛烈抨击和揭露的张东荪,此时也投入了倒袁的时代洪流中。
1914年12月15日,张东荪在《正谊》上发表《复辟论之评判》。他公开声明:“不佞反对复辟之一人,夫不佞反对复辟固也,特不佞之确信大异于一班之反对复辟论者。”他提出三点供人们商榷:“一、心术与事实不可混同,二、国体与政体不可混同,三、人的罪恶与法的罪恶不可混同。”他认为,“主张复辟者,其心不可问,吾民当相率以排斥之”;若主张共和是由于“苟安往却”,对于腐败现状“不求改良之策”维持现状者,“吾爱国之同胞亦必起而诛之”。国体与政体不同,国体指君主国与民主国,政体为立宪与专制,“存亡强弱之机,不在君主民主,而在立宪专制。”“政府与人民隔绝则国必弱,政府与人民亲接,则国始强,特此接近与隔绝不在国体而在政体。”即“立宪与人民接近,专制与人民隔绝。与民亲,则以民意为政,而民无怨焉;与民远,则以独裁为政,而众心叛矣。”他对主张民主万能者与复辟帝制者各打五十大板:“主张民主为盲目之动作,而主张君主尤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也。”认为“政府有限制与否,此即立宪与专制相区分之唯一标准也”,他指出,“专制者,私有国家之谓也,立宪者,公有国家之谓也。”由此,他说“吾故敢大言曰:主张复辟者,即主张灭亡中国也;而维持现状的拥护共和者,亦主张灭亡中国者也。”他认为,“无论任何善良之法制,苟无洁白无私之人以运用之,其效必终不可睹也。”虽有良法,而人恶,两良法也无效,“今日政治腐败之原因,未尝不在法,而在人尤居大部分。”他驳斥了那种认为斤斤于恶政来源于法制不善的论调,指出,“主张复辟者,赞成君主制者也,以今日之中央权力言,又何尝不若君主制;各省之巡按,犹前清之督抚,各道之道尹,犹前清之知府,县知事,亦犹知县也。中央之总次长,犹前清之尚侍,俭事参事,亦犹郎中主事等也。夫既等于前清矣,又何为而改为君主制耶?”正因如此,他的结论是:“不佞极端反对复辟者也,然对于今之维持现状的共和论者,亦不敢自堕人格,以为附和。”
1915年夏,《时事新报》载袁世凯致冯国璋专电,中谓“外间遂疑我欲回复帝制,究之,总统制实行又与帝制何异?”张东荪看后颇感刺激,认为袁世凯假共和之名而行帝制之实,是对真正拥护共和者的莫大侮辱,乃作《名实与帝制》,对袁世凯假“共和”、真“帝制”的实质进行了无情揭露。他自白道:“吾平生所最深恶而痛绝者,莫过于恶质而居美名,则其恶为名所掩,而常人不之见,乃为其所欺矣。”今日中国的共和,也是如此。他说:“自改变以来,共和之实质久已亡去,所存者‘共和’二字之空名耳。夫吾人何为辛亥之革命乎,必将曰反对帝制而已,愿今日乃竟行帝制之实,又曷为不反对乎。吾知必曰因共和二字未去耳,此朝三暮四之术也。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朝四暮三众狙皆喜,名实未戏而喜怒为用,夫外揭共和之空名,而阴行帝政之实际,则又何异居帝王之名,以行独裁政治也。故吾以为质恶者宜用恶名,然后其恶始彰,不致为美名所遮巧避人之耳目,彼若以帝制揭出,不啻告人以前所行全为阴险与专制。三年以来,久为帝政天下之人,遂得而共见浅识之士,亦有所悟吾又安得不用其赞成耶。”
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其美国顾问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诬称中国民智低下,不适宜实行共和国体,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大造舆论。8月14日,杨度等人在袁世凯授意下组织“筹安会”,公开为帝制鼓吹。梁启超、谷钟秀、张东荪等人立即进行了反击。8月21日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于8月底在《京报》发表,31日各报竞相转载,打出反对帝制的旗号。张东荪写了《对于古博士国体论之质疑》,对古德诺的谬论进行驳斥。谷钟秀、徐傅霖、杨永泰、欧阳振声发表《维持国体之宣言》和《对于筹安会之外论》,对杨度等人进行驳斥。
张东荪认为,今日之共和,乃假共和“今真正之共和,为吾民自解散国会以来所未梦见,”古德诺变更共和为帝制之论,“是以今日非牛非马之共和,一变而为即牛即马之帝制”,“此诚直截痛快之事”。张东荪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批驳了古德诺所谓从历史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看中国“以君主制行之为易”的谬论。他指出:历史是时代精神的连续表现,历史习惯,缩存于人民心中,社会组织经济状态,无一而非人民意思之表徵,历史在前进,人民有权力选择新的国体,“谓国民对于国体,无能有所选择,真谬论也。”他对帝制的危害作了揭露,一国之安靖,在于政治修明,不在于一人贤能,更不在于明定“继承之法”,一人而贤,不能永葆其子孙之绝无不肖,子孙为恶,政乃腐败,且无救济之道,必将导致暴力革命。
针对古德诺所谓“教育未遍,民智卑下”的谬论,他诘难说“一旦改君主,其国是否即得永宁?其民是否即得发展?内乱是否即可消灭?”他认为“夫未厉行教育者,惟有厉行教育而已;禁压人民不许参政者,亦唯有复其自由,使其参政而已。若变本加厉,改为专制,适以促成内乱”。所以,他尖锐地指出:“以君主而救济军政府,正如饮鸩自毒”。他痛斥古德诺“立宪以君主行之为易,以共和行之则较难”的论调,“此语直不学无术者之言”;作为美国博士,竟说华盛顿有帝制自为之心,更是“去事实尤远”“直是谰言,殆欺吾国人耳。”所以,他认为,古德诺的论调“节节自相冲突,语语自相攻击。”若不是“迷于一向,因而发言谬误,”必是别有用心。
1915年12月18日,梁启超到了上海,住在上海静安寺。与在上海的蓝公武、黄溯初、吴贯因、黄炎培、张东荪等人积极策划倒袁活动。也正是在此期间,张东荪第一次见到了梁启超,以后来往密切,引为同党。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人在云南率先起义,发动了护国战争。1916年3月4日,梁启超带蓝公武、黄溯初、吴贯因等人离沪赴广西,策动陆荣廷倒袁,张东荪继续留在上海进行舆论倒袁的工作,并一度为袁世凯政府通缉,避居租界中。对于自己在反袁活动中的行为,张东荪后来回忆说:“到后来袁世凯要做皇帝推翻共和,反对的我也是一个,不能说有功,但可以说在反袁一幕中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力主孙梁联合,提出贤人政治
袁世凯败亡,破坏立宪共和的最大障碍消除了,中国政治上的各种力量应该团结起来,为尽快制定和通过宪法、建立共和政体而努力。1916年8月后,北京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定宪法和对德宣战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又与段琪瑞、黎元洪的矛盾、国民党与皖系军阀矛盾、研究系与国民党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与大总统黎元洪为争夺权利,围绕“参战”问题展开角逐。
在刚刚恢复的国会中,当时两个最大的政党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和梁启超领导的研究系(进步党演化而成)。由于国民党与进步党在民国初年政见不同,政治立场和态度也有差异,从而两党相互攻击,存在着不少矛盾。张东荪认为,袁世凯败亡后,是制定和通过宪法的绝好机会,也是使中国尽快走上民主轨道的大好时机,所以,他极力主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与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顾全大局,消除争端,进行合作,为在中国建立立宪共和的民主政体而共同努力。对此,他在晚年作诗说:“我谓机莫失,政野宜重分。孙梁应携手,舆论可一新。彻底商国事,列为若干门。首要为选举,迄来皆非真。倘能易其辙,民治始立根。勿急入枢要,理力俱在群。蓝君(蓝公武)韪此议,游说共朝昏。”
然而,张东荪的主张并不被两党要员重视。在国会中,国民党与研究系议员在制定和通过宪法讨论时又进行无谓的争论,延误了许多良机。随着国会卷入“府院之争”,国会再次被解散,并带来了张勋复辟,致使宪法制定功亏一篑。张东荪痛心疾首,引为毕生可叹之事。他说:“倒袁的时候,我以为这个化除政争的好机会。因为到了那时,无论急进缓进,无论集权分权,无论总统制内阁制,而共同的敌人只是帝制。既有共同的敌人便须有联合的战线。联合战线一经组成,则党争便可化除。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联合的习惯或同盟的习惯。不料倒袁以后,各方面所得的教训却正是一个反面。他们不但不认与人合作为必要,却反而以为以前的排斥人家没有彻底。于是大家都想来一个彻底的排斥。”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决定对德宣战,编练“参战军”。但段为首的皖系军阀只是借此扩大自己的军事势力,对外只是“宣而不战”,并未派兵赴欧参战。对此,张东荪进行了批评。他坚决主张应该派兵赴欧参战,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北洋军阀的武装力量移向国外,避免内战。对此,他后来追忆说:“我曾持异议,力主是兵援。长函致宗兄(张国淦),力陈诸要端。诚以拥兵者,专为自相残。何以绝固势,驱之国际前。战术与战略,观摩得其全。器械与士气,旧习不再沿。归来成劲旅,非复私人专。军队无分裂,立国乃可言。”张东荪的这个主张并没有为北京政府采纳。
袁世凯帝制败亡后的政局,对张东荪刺激很大。他痛感北京政府政治的腐败和行政上的无能。此时,张东荪虽对政治也产生了厌倦情绪,并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文化运动方面,但还是力图对腐败无能的政治加以补救。这样,张东荪经过认真的思考,公开怀疑与批评议会制度,提出了“贤人政治”的主张。
“贤人政治”的思想,张东荪早在民国初年便已经产生,但当时并没有公之于众。“吾人蓄此思想于心者有年”,但直到1916年初,他才在《国本》一文中正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