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
12729600000016

第16章 布衣丞相功过惊人(1)

布衣丞相功过惊人——秦丞相李斯。

秦二世二年七月的一天,京都咸阳警戒森严,气氛异常,大牢外,全副武装的士兵分列两行,刀枪林立,如临大敌。一会儿,只见狱卒从死牢里牵出一批又一批待处决的犯人,为首的钦点要犯竟是前左丞相李斯。毛泽东称李斯是法家。

【毛泽东评点秦丞相李斯】

李斯的《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那时候各国内部的关系,看起来是领主和农奴的关系,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战车、武士。——引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思想上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秦始皇也算。——引自1964年8月30日毛泽东的谈话(见《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读》上卷第395页,时事出版社1998年出版)。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引自1965年6月13日毛泽东接见胡志明的谈话(见《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读》上卷第396页,时事出版社1998年出版)。

【李斯传】

红尘滚滚李斯(?—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汝河上蔡)人,祖辈人均为贫穷布衣百姓。其祖父曾在汝河岸边的一家漆器作坊帮工,其父是小商贩,靠在城里经营自家编织的席子和草鞋为生。虽然家境贫寒,倒也自得其乐。

李斯年少时,十分佩服祖父刚直不阿的性格。一次,手艺灵巧的祖父将绘有凤、鹿、蛇、蛭等几十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的漆器送至城里一家富户府上,因得不到合理报酬,愤然辞归乡里。这件事使少年李斯领悟到:富人与穷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啊!李斯弱冠时,又有一件事对他震动很大。有一回,青年李斯随父亲挑着草席、麻鞋进城叫卖,当他看到一个管市场的小吏厉声喝斥其父时,心里像针刺一般。他目视苍天,一只雄鹰在云端里盘旋,顿时,一股豪气直冲顶门:学雄鹰高翔,去博取富贵!当时,大国争霸,小国图存。茫茫神州大地,烽烟四起。这是一个呼唤扭转乾坤的巨人并且能够产生巨人的时代,李斯发誓要作这样的巨人。

于是,他随父亲回到乡下不久,便说服父亲,随身带了少量铜币和干粮,独自一人出门去闯天下!

李斯在汝河岸边的上蔡城中一连转悠了几日,钱粮用尽,食宿无着,无奈之下,只好靠乞讨度日。穷途潦倒,他想起了那个在困境中发愤、最终得到六国相印的苏秦,扪心自问:苏秦凭胆量和口舌游说六国,成就了事业,我虽无口才,但胆量还是有的,为何不一试呢?!何况不试一试又怎么可能有希望呢?不过,李斯马上犯了愁,学苏秦自荐,总应该有吸引对方的东西和能力,可自己一无所有,能力又欠缺,别人又怎会收留自己呢?思来想去,李斯终于想出了一个笨办法。

李斯鼓起勇气闯进上蔡郡衙大门,以郡守同乡的名义要求拜见郡守,却遭到门吏的阻拦和暴打。不过,郡守也被吵闹声吸引了过来,他询问李斯有何要求。李斯立即把事先准备的谎话说了出来:“大人,是上天要我来您处做事的。”

迷信鬼神的郡守虽然半信半疑,但见他聪明伶俐,就留下了他,让他充当杂役。李斯终于在官府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是干杂活,但李斯还是非常高兴,他暗暗发誓,要以此为起点,向自己的目标努力。

郡守衙内有一儒者,颇通《诗》、《书》。干活之余,李斯拜他为师,刻苦学习,并以木棍为笔,在地面上练字。李斯很有天赋,记忆力惊人。过了一年,他竟初识儒家经典,还练得一笔好字。

郡守看他做事认真,为人稳重,又得知他苦读经书,文字奇丽,于是,提拔他做管理文书的小吏。这使他实现了由“民”到“吏”的第一步跨越。

一次,他在厕所看到老鼠觅食,老鼠一见到人和狗,就被吓跑了。以后,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偷吃粮食,却很自在,也没人去管。他通过这两次观鼠,深有感慨,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即是说一个人有无出息,关键在于他所处的环境!他决定去寻求能使自己出人头地的场所。但是,博取功名富贵,还需要真才实学。李斯自知自己才疏学浅,难当大任,遂投奔到荀况门下。

荀况是《荀子》一书的作者,他承继儒家的学统,主张“性恶说”,认为人的天性本恶,须由后天的礼乐来陶冶矫正,其思想倾向于法家的学说,与儒家另一派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说”分庭抗礼。荀况是赵国人,50岁时才到齐国游学,在当时颇具盛名的学术中心“稷下”钻研经书。随着齐国国力的衰弱,“稷下之学”亦渐趋势微。荀况又遭到谗言,乃离齐而南至楚,被楚国宰相春申君推举为兰陵(今山东)令。不久,春申君去世。荀况被免职,之后就定居于兰陵,致力于讲学著述,一时名声大噪,求学者络绎不绝。

李斯勤奋好学,每日早饭后与师兄弟一道听荀况讲学。荀况讲学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儒教、王制、富贵、王霸、王道、臣道、礼论、乐论、修身等。他讲学的方式是讲、问、答、议,使弟子们学习的气氛十分活跃。李斯学习多年,学问大有长进,不过,他并没照搬老师那一套,而是抛弃了老师的儒家仁义道德,吸收他那符合法家理论的“帝王之术”,化理论为实际,为今后成为实现法家统治的政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问既成,李斯便思考去投奔谁才能建功立业?他觉得楚王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齐、韩、赵、魏、燕也都衰颓不振,唯西方的秦国雄心勃勃,兵强马壮,有统一天下的实力,所以尽管他是楚国人,但出于个人的目的,还是决定投秦。他向老师告别说:“我听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方今大国争雄,说客左右天下大局。秦王想吞并六国,称帝统治天下,这正是平民布衣施展身手、游士说客博取功名的机会。一个处在卑贱地位而不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就像看到现成的肉才张口的禽兽一样,不过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能直立行走罢了。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久处在卑贱的地位上和困苦的环境中,还诽谤时俗,厌恶名利,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读书人的真情。所以我要西去游说秦王了。”

求寻靠山李斯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于公元前247年五月到达渭水之北的秦都咸阳。李斯刚踏进这梦幻般的国都,秦国统治核心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位仅三年的秦庄襄王,终因疾病缠身驾崩,年幼的太子嬴政成为秦国的新主。在这惊世之变中,咸阳人心稳定,秩序井然,宫廷也没发生历史上的那种诸子争位、互相残杀的内乱。原因何在?机敏的李斯了解到,这一切都得益于重权在握、冷静运筹、掌握全局的相国吕不韦。不仅如此,短短的时间里,李斯还探听到吕不韦从富商到相国的政治经历以及新主尚幼、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总揽秦国政治大权的内幕。李斯深知,要成功,就要找大靠山。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当然,一下子要攀上皇帝这棵大树也非易事。不过,可先走走皇帝“红人的后门”。于是,李斯果断决定,投身吕不韦门下。

一天上午,李斯来到相国府。吕不韦闻知李斯是著名大儒荀况的弟子,便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青年。他询问了李斯的姓名、身份及经历,随后又用多种方式考察了李斯的学识,发现眼前这位年轻人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是一个智识超群的人才,吕不韦大为高兴,遂接纳李斯为舍人(门客)。

李斯当了相府舍人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与其他门客一起修改、审定一部大著作——《吕览》。李斯把这视为讨好吕不韦的绝好机会。他卖力,吃苦耐劳,果然日益为吕不韦所看重。

此后,吕不韦十分看重李斯,经常召他商量国事。不久,李斯展现身手的时机到了。秦王嬴政四年(公元前243年)十月,秦国遭蝗灾之害,百姓死者无数。有一天,吕不韦召集百官商议对策,百官皱眉,都一筹莫展。吕不韦向手下问计,不得要领,十分扫兴,他想起了颇具才华的李斯,于是,便令人召来李斯替他出主意。李斯闻言,早已成竹在胸。他针对百姓缺粮、富豪藏粮囤积居奇的国情,献策说:“富豪不肯缴纳粟谷,皆因一个‘利’字。相国可诏令国人,凡能向国家交纳粟谷1000石者,可拜爵一级。有此重利,必使富豪争相交纳粟谷,此则饥饿可缓,民心可安。”吕不韦闻言,觉得李斯言之有理,果然计谋出众!便依策报请秦王嬴政诏令天下。诏令一出,富豪争相献粮,解救了秦国的饥荒之灾。

吕不韦为了让李斯大展宏图,遂向秦王举荐,让李斯当了郎官,专守护宫门,侍卫秦王之职。

郎官虽小,但能接近秦王。李斯觉得,这是苍天赋予他接近秦王的机遇啊!一天,他看准机会,第一次与秦王交谈。李斯分析了他对时局的看法,鼓动秦王积极统一六国。他说:“凡成大功干大事业者,必须抓住时机。昔日秦穆公虽强,但未能兼并六国,是因时机还不成熟。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衰弱,各诸侯国连年争战,秦乘机强大起来,控制诸侯已六世了,现在诸侯服秦,如县郡一样。凭着秦的强大和大王的英武,消灭诸侯,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成就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万世难得,千万不可错失良机。否则,一旦各国诸侯转弱为强,转离为聚,到那时,纵有黄帝之能,也无济于事。”

秦王听后,如获知音,深感李斯决非等闲之辈。于是当即下达诏令,任命李斯为长史,让他参与朝廷国策。李斯心中暗暗高兴,他决心进一步讨得皇帝欢心,以博取更大更多的功名富贵。不久,李斯又向秦王上一计:以武力为后盾,派谋士持金玉收买、贿赂、离间六国君臣。秦王连连称赞,依计而行,结果卓有成效。赵、魏、齐等国收受秦国贿赂的文臣武将们眉开眼笑,纷纷成为效力秦国的内奸。秦王拜李斯为客卿,引以为心腹。李斯的官运如日中升。

反败为胜公元前238年四月,按照秦国的制度,22岁的秦王正式亲政了。他离开国都咸阳,来到祖庙所在地旧都雍(今陕西凤翔县南)举行加冠典礼。岂料这时,突然发生了一场兵变,长信侯烬档劣们赝醯挠玺和太后的玺调发军队,杀向秦王住处。由于秦王处理果断及时,叛乱很快被平息。由于烬到宫乃吕不韦推荐,因此,此事牵连到他。

公元前237年十月,秦王政以吕不韦放纵下属为由,免去其相国职务,为了防其叛乱,又令他迁出都城,移住食邑洛阳。但吕不韦到洛阳后,六国贵族和数千门客仍频繁与他暗中来往。秦王得知后很是恼火,令其全家迁往蜀地。吕不韦心灰意冷,服毒自杀。从此,年轻的秦王彻底地控制了秦国。

吕不韦之死,令李斯大为震动。他第一次亲历政治险恶,看到了官场上的冷酷无情,也使他头脑更加清醒。当舍人淳于越邀他去参加办理吕不韦的丧事时,他借故没有去参加。

果然不久,秦王以此为由,将吕不韦的全家老小籍没为奴,并下令:凡是参与为吕不韦办丧事的门客,一律逐出咸阳,非秦人的,一律驱逐出境!一时间,被遣逐者哭声载道。

李斯暗自庆幸自己聪明了一回,躲过了灭顶之灾。然而,李斯高兴得太早了,政治风云的诡异非他所预料和完全把握。此事未毕,逐客风波又起。原来,韩国怕被秦国消灭,便派人到秦国来鼓动修建水渠,企图以此转移秦国的人力、物力,牵制秦国东进灭韩。哪知吕不韦事件之后不久,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到秦国做宾客,秦国一些大臣早就对李斯等外国人在秦国做官不满,他们从个人利益出发,认为外国人在秦国任职,特别是像客卿这样的高官,占了他们的席位。现在郑国一案发生了,他们借此大作文章,要求秦王把外国人统统驱逐出境。刚愎自用的嬴政因上了郑国的当而正在恼怒,发了驱逐令。限所有的客卿在三天内离开秦国,谁要敢收留别国之人,定要治罪。自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三天的期限很快就要到了。李斯一直沉浸在悲愤交集之中。他想,秦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是自己能够实现政治抱负、施展才能的地方,难道这一纸逐客令就将自己的一切都结束了吗?一想到自己不仅官位难保,飞黄腾达的路也从此将被堵死,李斯就感到恐惧,但是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被人赶走,他不是个任人摆布的人,他要抗争,要保住自己得之不易的地位。他决定不顾一切,大胆一试。

李斯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他在离开咸阳后的一天晚上,临灯伏案,奋笔疾书,整整写了一个通宵,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他把这份上书交给驿使,说是有机密的事情报告秦王。李斯预计,当秦王政收到这封信时,他已经离开秦国,不会丧命在秦王的暴怒之中。

驿使一路顺利,很快就把这份上书转交上去。晚上,秦王接到李斯的信,伴明灯细细地读下去。上面写道:“听说很多大臣支持大王‘逐客’,我认为这是一个大过错。从前,秦穆公求贤,从西边得到由余,从东边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迎来丕豹、公孙枝。

这五个人都不是秦国人,可是秦穆公用了他们,收服了二十个小国,当了西方的霸主。秦孝公重用了魏国人公孙鞅,改革制度,实行变法,国家因此富强,诸侯各国表示服从秦国。秦惠王重用了张仪,征服了三川(今河南洛阳一带、巴蜀、上郡(今陕西北部)、汉中(今陕西南部及湖北北部)等好几千里的地方,粉碎了六国联合反秦的‘合纵’计策。秦昭王用了魏国人范睢为丞相,废了穰侯,赶走了国舅华阳君,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使秦国更加强盛。

由此看来,这四位君王的成就,都是外国人帮助的结果。要是这四位君王不重用外来的贤才,秦国既没有实力,也不会威震天下。这样看来,外来的人并没有对不起秦国的地方,为什么要把他们赶走呢?再说,大王所喜爱的白玉、明珠、锋利的宝剑、骏马、金银、音乐、美女都不是秦国出产的。为什么对享福作乐的别的东西,比本国的还要加倍爱护?一提到有关国家兴亡的人才,反而不分是非曲直,一概赶走?总之,不出产在秦国的物品,有很多是宝贵的;不生在秦国的人才,愿意为秦国效劳的很多。现在,大王‘逐客’,就是帮助别国搜罗人才,削弱自己的力量,秦国的危险和灾祸就要降临了!”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的历史和现状,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此外,文章洋洋洒洒,多用排比句式和形象比喻,并巧于运用虚词助字作转折过渡,来增加文章气势,衬托作者的精神。文章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

秦王政读完之后,如梦初醒,立即派人追赶李斯,并下令取消“逐客令”。

秦王的使者驾车连夜赶路,一直追到骊山下,才追上李斯,说明来意。李斯回到咸阳,秦王亲自向他道歉,让他官复原职。李斯凭借自己的过人谋略和胆量,终于冲出了危险的政治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