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在3个割据政权中地盘最广、实力最强,宋太祖为了减少战争带来的损耗,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便不断对南唐施加压力。先巧施反间计,诱使南唐杀掉了其著名大将、侍中林仁肇,又扣留南唐后主之弟李从善作人质,还让李煜入朝。李煜虽未中计,但已如惊弓之鸟。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宋太祖以李煜不朝为由,命曹彬、潘美统大军10万攻南唐。宋太祖在汴河亲自检阅战舰,为水军送行。宋军于当年十一月自采石矶以预制的浮桥渡过长江。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正月,曹彬大军围金陵。宋军采用大军压境逼使李煜投降的战术,没有大规模攻城。待南唐金陵守军势力大为消耗之后,十一月,宋军一举破城,南唐后主李煜降。此战历时年余,取得了南唐19个州、3个军镇、108个县,65万余户人口。南唐灭亡后,余下的江南政权更加孤独,吴越主钱婢俟降,陈洪进举漳、泉二州降。至此,南方割据各国完全消灭。随后,宋太祖再度挥兵北上,但没来得及完成统一北汉的事业即去世。
杯酒释兵权大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要进行统一大业外,还面临着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动荡、军阀割据之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宋王朝万代相传这一重大使命。
赵匡胤凭借禁军将士的拥戴而黄袍加身,开创了赵宋天下,但他又不能不提防别的将领也仿效他,因此他食不甘味,苦思应对良策。一天,他对赵普拐弯抹角地说:“天下自唐末以来,短短几十年,前后更换了十几个帝王,但仍然是兵祸相接,战争不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是什么原因呢?朕很想平息战乱,安国富民,使国家长治久安,稳如磐石,爱卿有何良策?”赵普回答说:“自唐末以来,战火不息,国家不得安宁,都因为藩镇权势过重,君弱而臣强。现要想保国富民,长治久安,只有剥夺各藩镇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谷,收取他们的军权。这样,就把大尾巴削掉了,一切都可迎刃而解。”赵匡胤听后一拍大腿:“好,我明白了。”这是宋朝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谈话。宋太祖从赵普那里得到了根本扭转君弱臣强局面、“强干弱枝”的方略,那就是由朝廷集中军权、政权和财权。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的一天夜晚,宋太祖在宫中宴请禁军的主要将领。玉液琼浆,美味佳肴。将领们正吃得津津有味,宋太祖却愁眉不展,长吁短叹起来。众将道:“今已大功告成,天下太平,陛下应该高兴才是,为何长叹!”太祖忧郁地说:“承蒙诸位同心协力,我今天才做了天子。然而今天做了天子,才知道天子的难处,倒不如做个节度使,悠然自得,其乐无穷。自从黄袍加身以来,我天天都不能安枕入卧。”石守信等将领听后,心中迷惑不解,便问何故。太祖说:“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啊,皇帝宝座,谁不想去坐呢?”石守信一听,只觉得背脊发凉,连忙跪下叩头说:“陛下,为何还说这种话?现天命已定,有谁还敢再萌生异心呢?”太祖说:“不是这样的,你们这些将领虽然无异心,和我生死与共,但是,你们的部下如果有人贪图荣华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恐怕到那时,你们也没有办法,欲罢不能了。”石守信等听罢,顿时吓得毛骨悚然,惊恐万状,再次叩头哀告道:“陛下,臣等愚昧无知,从未想到这些。请陛下怜悯,指给一条生路吧。”宋太祖见时机已到,便直截了当地说:“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所谓富贵,不过是堆金积玉,锦衣美食,尽情享受罢了。子孙们能继承万贯家财,同样也可享受荣华富贵,你们就不须为子孙们操心。你们何不释去兵权,我再派你们到好的地方去做官,多置买良田美宅,为子孙们建立永久不衰的家业。再多置歌妓舞女,饮酒作乐,安度晚年。我再与你们结为儿女亲家,使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你们何乐而不为呢?”诸将领听了,立刻心领神会,这样既可保住性命,又可荣华富贵,的确两全齐美。因此,大家都拜谢。次日,石守信等人便推说身体有病,辞去军职,宋太祖很高兴,赏赐他们大量金银财宝。就这样,禁军中的资深将领被轻易解除兵权,消除了赵匡胤的心腹之患。
尽管京中的兵权集中于皇上一身,但一些藩镇的将领还掌握着一定的军权,宋太祖还是有点不放心。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十月,宋太祖又召藩镇将领王彦超等人入朝。轻车熟路,宋太祖又设宴于后苑,重演了一次“杯酒释兵权”的戏,酒过三巡,宋太祖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国家元老旧臣,长久在外,公务繁忙,实非朕优贤养老之本意。”一些聪明的将领一听,连忙说:“臣有何功?久受荣宠,实乃万幸。现年老身衰,力不胜任,请陛下恩准告老还乡。”太祖立即答应。但也有个别愚蠢的节度使,不知时务,抢着夸耀功劳。赵匡胤听了,冷冷地说:“那都是以前的老皇历了,就别提了吧!”次日,这些藩镇军将均被罢节度使职,改任无实际职守的高官虚职。这样,藩镇兵权也暂时集中到中央朝廷。
随后,宋太祖进行了一系列军政改革。首先剥夺各节度使在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一员,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陆续设立主管财政、司法、仓储、水利等官,管理地方各种事务。这样,地方长官权力分散,任期短暂,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其次,分割宰相权力。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职,而且把唐末五代时期设置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这样就使“无事不统”的宰相只剩下有限的权力,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操纵自如了。第三,中央禁军不设最高统帅,罢去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禁军将领也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调遣、移防等事则听命于枢密院。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派遣中央禁军戍守边疆,并经常轮换调动阵地。而将领却不随之调动,以便“将不专兵,兵无专将”,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第四,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自宋太祖后期,举人经礼部考试(即省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了“天子门生”了。
宋太祖虽是一武夫出身,但却喜欢和看重文人,轻用武将,导致北宋一代文官权重一时。乾德时改年号,太祖事先告诉宰相们,要选前代没有使用过的年号。乾德三年平定后蜀,后蜀宫女来到宫中,太祖看到他们使用的铜镜背后有“乾德四年铸”,便把大臣窦仪等人召来责问这件事。窦仪说:“这一定是后蜀的东西,后蜀皇帝曾经使用过这个年号。”太祖高兴地说:“担任宰相的还应该是读书人合适。”从此便器重读书人,还规定了“不杀士大夫和言事者”这一项法令。后来,赵普诬陷枢密直学士冯瓒、绫绵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楫,问成死罪。但宋太祖坚持不杀,将三人流放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并规定逢大赦时也不得赦免。不过,宋太祖虽未杀三人,但将一介书生流放荒岛,不杀与杀并没什么两样,这说明了宋太祖“不杀士大夫”这一法令虚伪的一面。
兄终弟及烛影斧声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晚上,宋太祖突然暴崩于万岁殿,年50岁。太祖弟光义即帝位。宋太祖的死,是历史上扑朔迷离的一幕,据传系为其弟赵光义所杀。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太祖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到夜深方退。
在此之前,赵匡胤已经染病,曾派内侍设醮消灾。十月二十日,太祖深夜去世。不知是太祖遗命还是皇后自作主张,皇后在深夜四鼓派内侍王继恩出宫,召太祖的儿子赵德芳前来,其意就是命赵德芳在灵前继位。而王继恩并没按皇后指令召德芳,他以太祖传国于晋王赵光义之志早就已定,乃趋开封府召晋王。赵光义闻知噩耗,犹豫不行,王继恩催促说:“事久,皇位为他人有矣。”当时,外面下着大雪,赵光义随王继恩徒步踏雪进宫。在值班房前,王继恩止住赵光义说:“王姑待此,继恩先入而言之。”随同前来的侍卫官说:“还等什么,直接进去罢。”于是,赵光义一行直奔寝殿。皇后见王继恩来,急忙道:“德芳来了吗?”
得到的回答是:“晋王至矣。”紧接着看到赵光义进了寝殿,皇后惊愕。但皇后很快明白过来,便呼“官家”,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流泪说:“共保富贵,勿忧也!”次日,赵光义即位。按此说,赵匡胤之死并无其弟暗害之说,只是赵光义继位倒有欺侮孤儿寡母之嫌,皇后也有违背太祖遗命不立晋王而私于儿子的可能。
但出自北宋时代的笔记《湘山野录》却为人们提供了宋太祖之死的另一种情状。十月二十日晚,天气陡变,雪雹骤降。赵匡胤自太清阁下来,传令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当时已是深夜,赵光义入宫后被延入寝殿,太祖与他酌酒对饮,把宦官、宫女都屏于寝殿之外,所以无人目击他们密议的切实情形,近侍们只能遥望寝殿的窗棂。只见烛影下,赵光义时或避席,似乎在推辞什么。两人继续对饮,到三鼓时,殿外雪已积数寸,宦官们似乎看到太祖拿着柱斧,挥了一下,像在戳击什么,回首对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似乎解带就寝,很快传出如雷鼾声。然而五鼓时,一切都寂然无声了。此时人们发觉太祖已经去世。但该笔记未说明赵光义这一夜是否一直呆在寝殿没有离开。天亮后,赵光义即位。大臣们哀恸地瞻仰太祖遗容,却见太祖面色温润如刚洗过澡一样。《湘山野录》并未明言是宋太宗赵光义杀了赵匡胤,因为如是斧砍,必定会血流满地,面色苍白,但该书却又说面色温润。如不是斧砍,却为何把宋太祖的死要同斧子联系在一起?这就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之谜,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却又不便下结论。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引用了这一记载,更使太祖之死疑案广为流传。
宋太祖身死之谜又与赵光义兄终弟及一事相联系。据《宋史》记载,按赵匡胤之母杜太后的遗嘱,赵匡胤应将皇位传弟。如果证明此遗嘱是真,则赵光义就没有必要杀兄夺权。但也有人认为杜太后遗嘱系伪造,这又似乎为赵光义杀兄夺权提供了佐证。
据《宋史》记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杜太后去世。在去世前,她曾对赵匡胤说:“假使后周有长君,而不是立周恭帝,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之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赵匡胤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老臣赵普在场,因赵普乃是赵家心腹,故杜太后让赵普在榻前写下誓书。按杜太后与赵匡胤定下的方针,赵匡胤死后传位其弟赵光义,光义死后传位给其弟赵光美,光美死后再传给赵匡胤长子德昭。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九月,赵匡胤封赵光义为晋王,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未封王。
赵匡胤作为兄长,对赵光义照料备致。一次,他见光义住所地势高,用水不便,就亲自从宫中的左掖门步行到晋王府第,指挥人兴建供水工程。光义曾重病,赵匡胤前往探视,为他热炙。光义觉得很痛,赵匡胤就取艾自炙,看有多痛。赵匡胤还经常对近臣说:“晋王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兆,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之所及。”《宋史》这种记载,表明赵匡胤是“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而且他自己也一直视赵光义为继承人。如果这样,赵光义就没有必要杀兄夺位,“烛影斧声”似乎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朝曾发生士兵拥立赵匡胤长子赵德昭的事件,宋太宗感到不安,赵普便献出装有当年他遵杜太后遗嘱所写誓约的金匮,才安定了人心。这更使赵匡胤“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变得可信了。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理由是,如果确有“金匮之盟”而且其弟赵光义被视为继承人,那么,在他生前为何一直不按正规仪式立赵光义为太弟,这不就可让赵光义顺理成章继位吗?另外,赵普如果奉命写誓书,并且了解杜太后与赵匡胤的皇位传位方针,那么为何要等到赵匡胤之子德昭被拥立事件后才拿出来?显然有因稳定人心之需要而伪造的很大可能。按这种怀疑,似乎《宋史》的记载并不真实,那么,赵光义杀兄以代之的可能性也似乎存在。
【作者点评】
赵匡胤通过兵变而黄袍加身,开创一代王朝,虽抛却了周世宗对他的恩义,欺侮其留下的孤儿孀妻,但他最后一次兵变终止了唐末、五代以来屡见不鲜的兵变,臻天下以和平之境,免去百姓战乱之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顺应了统一天下这一历史潮流,按封建道德来看,也可谓是舍小仁而取大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可以说是有助于历史进步的。不过,赵匡胤还是觉得此举不那么光彩,那么,御用的历史家在撰写这段历史时,当然要窥其心思,为帝王涂脂抹粉,把赵匡胤说成是受将士“擐甲将刃”、“拥迫南行”,被迫黄袍加身,并且把这次兵变行动解释成是“知其数而顺于人”的正义行为。所以,毛泽东在《读五代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史书的造假行为,主张读史书要有怀疑的精神。的确,历代御用史官也都有这个通病。至于对宋太祖立誓不杀士大夫,毛泽东更是一眼就看出了其猫腻。
赵匡胤在建立大宋以后,光大周世宗的统一事业,并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从根本上结束了唐末以来兵祸连接、分裂割据、生产破坏、百姓遭殃的局面,在宋代前期其积极意义非常显著。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足以显示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对于赵匡胤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有很高评价,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就把宋太祖与唐太宗相提并论。可以说,宋太祖在中国历史上可称得上是一个开明的、有作为的皇帝。
(徐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