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璋,后梁将领,朱温义子,赐姓朱,名友让。后梁灭之后,董璋归降后唐,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其素与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友善。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两人起兵对抗朝廷,并联手击退前来进攻的后唐军队,朝廷被迫将他们招安,并对他们采用离间计。长兴三年,董璋突然率万余兵马向孟知祥进攻,董、孟两军战于汉川(今四川省广汉)弥牟镇。是役,孟知祥采用诈败计,引诱董璋军深入,继而命数路人马将其合围,一举击溃东川军队。董璋逃回梓州,被部下杀死。毛泽东称“攻者愚,守者智”。
【毛泽东评点弥牟镇之战】
攻者败,守者胜;攻者愚,守者智。
——摘自毛泽东读《旧五代史》卷62《唐书·董璋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6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弥牟镇之战概要】
弥牟镇之战,是五代时期后唐政权内部的一场军事斗争。事见《旧五代史》卷62《唐书·董璋传》。
董璋原本是后梁将领,他英勇善战,力大无穷,能将一头牛扳倒在地,深受梁太祖朱温的赏识。朱温把董璋收为义子,赐姓朱,名友让。董璋每每跟随朱温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李存勖率领大军攻灭后梁,董璋归降后唐。李存勖久闻董璋之名,听说此人愿意称臣,打心眼里高兴,对他礼遇有加,赐给田产、房屋和美妾。
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李存勖派遣大将郭崇韬攻灭前蜀。紧接着,李存勖将原前蜀之地分为东川和西川,任命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掌握一方军政大权。
大权在握,野心勃发,董璋、孟知祥都产生了反叛朝廷之心。为了联手对抗朝廷,董璋派人给驻守西川的孟知祥送去大量的金银财宝,请求与孟知祥结为亲家。
这个孟知祥(874—934),是五代时后蜀的建立者,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省邢台西南)人。李存勖建立后唐正式称帝后,任命他为太原留守。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攻灭前蜀,孟知祥升任成都尹,充西川节度使。
经过周密的部署,两人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起兵对抗朝廷,想割据四川地区。后唐明宗闻知大怒,罢了董璋的官爵,并将他在朝为官的儿子及亲眷在洛阳斩首示众,以示惩戒。奇怪的是,孟知祥在洛阳的亲眷安然无恙。与此同时,明宗又派大将石敬瑭率领大军进剿东川叛军。
董璋与孟知祥联手击败石敬瑭的部队,东川固若金汤。明宗拿他们二人没有办法,只有退而求其次,改用怀柔政策,让东川和西川各自保境安民,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知道朝廷已经表示退让,孟知祥连忙派人送信给董璋,建议两人连名上奏朝廷,以示谢意。
看到这封信,董璋心中顿生疑窦:我董璋与孟知祥都有反心,为何朝廷只杀我的儿子,却没有杀他在朝中为官的亲戚?这其中一定有鬼。莫非他把我给出卖了,骗取了朝廷的信任不成?而且,他对朝廷的退让如此敏感,如此感恩戴德,这种举动跟他平时对我所说的所做的大不一样。
董璋越想越气,把孟知祥的来信撕得粉碎。他决心对孟知祥下手,以泄心头之恨。从此,董璋与孟知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经过认真的准备,董璋在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四月率万余人马突然向孟知祥发动进攻,双方在汉川(今四川省广汉)的弥牟镇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拉开了弥牟镇战役的序幕。
当时,孟知祥听说董璋离开东川来打西川,有些担心和后怕。因为,他对董璋的为人十分了解,知道董璋心胸狭隘,容易记仇,而且极有报复之心。此前,谋士赵季良曾对孟知祥说:
“董璋是虎狼之心,十分暴戾,如果他坚守一城,很难攻占。此人不可为友,与之打交道应该慎之又慎!”
可见,赵季良对董璋很熟悉。实际上,孟知祥对董璋早有防备。只是董璋突然来袭,其速度之快,超出孟知祥的预料。
孟知祥当即问计于赵季良。赵季良回答:
“将军不必担忧。您看,那董璋虽然率万人来袭,但他远离老巢,孤军深入,其势不能长久。这是天公赐给您的机会啊!”
战役之初,孟知祥率领军队与董璋相争,但多次被董璋打败。因为,董璋的将士都是些不怕死的勇士。孟知祥吸取教训,知道不能与董璋硬拼,而是要运用智谋取胜。于是,他派大将赵廷隐前去挑战,然后让赵廷隐假装败逃,引诱董璋追赶。
董璋不知是计,见赵廷隐的部队四下溃逃,便下令追击,结果陷入西川主力的包围圈中。孟知祥率另一大将张公铎乘机反击,以精锐骑兵冲散董璋的阵营,造成东川军队的混乱。这时,赵廷隐勒住战马,率军杀个回马枪。西川各路人马合围董璋,一举击溃了东川的部队,董璋大败,率数十骑落荒而逃。
董璋狼狈不堪地回到梓州(今四川省三台),被手下将士刺死。孟知祥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东川。
翌年,孟知祥晋升为东、西川节度使,封蜀王。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孟知祥见时机成熟,正式称帝,国号蜀,年号明德,史称后蜀。
【作者点评】
在毛泽东读文史古籍的批语中,毛泽东对《旧五代史》及《新五代史》的批语是大量而精彩的。
用现代的话讲,董璋与孟知祥之战,实际上是同一政权下两大军区之间的军事争斗。因为,中国古代的节度使,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这场战役受到毛泽东的关注,因为这是两只猛虎之间的较量,谁都不弱。关键在于谁掌握了正确的军事策略,这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读《旧五代史》卷62《唐书·董璋传》时,对弥牟镇之战看得很认真,他对赵季良的军事分析十分赞同,并写下“攻者败,守者胜;攻者愚,守者智”的批语。
离开根据地,去打十分强大的敌人,这是一种军事冒险主义。面对这种其势汹汹而破绽百出的强敌,受攻击一方大可不必惊慌,只要沉着应战,消除畏惧心理,就可战胜敌人。这就是孟知祥的重要谋士赵季良的军事策略。弥牟镇之战的发展过程及最终结果,都证明了赵季良对敌情的分析及采取的对策是正确的。
毛泽东认为,在这种舍弃根据地、贸然进攻敌方的军事形势下,战略防御的一方必然胜利,而主动进攻的一方必然失败;战略防御的一方是明智的,而主动进攻的一方则是愚蠢的。实际上,这也是毛泽东一贯的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许多军事论述中,都有关于战略防御的论述。例如,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深刻指出:“在敌人数路围攻的情况下,游击战争的方针是打破这种围攻,采取反围攻的形态。在敌数路前进,但每路只有一个或大或小的部队,没有后续部队,不能沿途配置兵力、构筑堡垒、修筑汽车路的情况之下,这种围攻是容易打破的。这时,敌是进攻和外线作战,我是防御和内线作战。我之部署应是以次要兵力钳制敌之数路,而以主要兵力对付敌之一路,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袭击战法(主要的是埋伏战),于敌行动中打击之。敌人虽强,经过多次的袭击,也就削弱下来,往往中途撤退,此时游击队又可于追击敌人时继续袭击,再行削弱他。……等到敌人无法支持向后退走时,我便乘机追击之。一路打破之后,又转移兵力去打破敌之另一路,这样各个地击破敌之围攻。”摘自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98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毛泽东的这段话,不正是赵季良的军事谋略吗?!
(李瑞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