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毛泽东瞩目的著名战役
12732000000051

第51章 避其锐气:安南之战(公元1284—1288年)

忽必烈,元世祖,又称薛禅皇帝,蒙哥汗(宪宗)的弟弟。至元十九年(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1284年,元军对安南发动首次攻击,翌年,陈日率10万军队打败元军。1287年,元军第二次对安南发动进攻,分三路进攻安南,又被陈日率30万人打败。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再次派元军进攻安南,结果元军仍无功而还。毛泽东称安南人用兵“十七战皆捷,只是避其锐气耳”。

【毛泽东评点安南之战】

所谓十七战皆捷,只是避其锐气耳。

——摘自毛泽东读《元史纪事本末》卷5《占城安南用兵》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安南之战概要】

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元朝军队发动了对安南(今越南北部)的战役。

这场战役的起因,与另一场元军在越南境内的战事密不可分。在安南战役之前,安南旁边的一个小国——占城(今越南中部),曾派遣使者向元朝上表称臣。

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认为占城表示归顺,便派大臣唆都负责筹划在占城建立行省,这样一来可以把占城纳入元朝的版图。

但是,忽必烈的做法遭到占城王子补的的反对。补的想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只愿做元朝的附属国。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补的下令将元朝的使者拘留起来。消息传来,忽必烈大怒,命令唆都集结淮、浙、闽、湖广等处的军队,共5万人,战船350艘,从海上进攻占城。

忽必烈(1215—1294),即元世祖,又称薛禅皇帝。是蒙哥汗(宪宗)的弟弟。蒙哥汗元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奉命管辖漠南,设府于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沿岸),采取“汉法”,注重农业。次年,他率领大军经甘肃、四川至云南。蒙哥汗三年(公元1253年),灭大理,招降吐蕃。蒙哥汗八年(公元1258年),忽必烈率军进攻鄂州(今湖北省武昌)。次年,蒙哥汗死,忽必烈率师北还。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始建年号为中统。4月,其弟弟阿里不哥联合漠北、中亚诸王,在和林(今蒙古厄尔德尼召)自称大汗。忽必烈亲征和林,大获全胜,遂迁都燕京,改称大都(今北京)。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春,唆都率军攻入占城。为了避开元军的锋芒,占城王子补的率主力遁入崇山峻岭之中。占城王子补的为了迷惑元军,派大臣宝脱秃花诈降,然后杀掉元军的使臣皇甫杰等百余人。过了很久,唆都才发觉中计,一怒之下,率兵进攻山中的占城主力。当他来到木城(今越南境内)时,因道路极险而无法前进。占城王子补的已在木城附近设立行宫,重兵把守,建炮台百余座。于是,补的派军截断元军的退路,占城兵熟悉地形,势如破竹,大败元军。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忽必烈得知唆都战败的消息,又命令镇南王脱欢、左丞相李恒等人率领大军南下,与唆都一同进剿占城。

这次军事行动,脱欢打算从陆路进攻。于是,征讨占城的元军要求假道安南,并在安南征集粮饷,遭到安南王陈日的拒绝。元军大怒,对安南发起攻击,大败安南军队。

翌年初,陈日率领10万大军再与元军激战,屡为元军所败。陈日率领主力遁走,其弟陈益稷投降元军。后来,安南各地的援兵相继赶到,准备与元军战斗到底。这时,元军已经疲惫不堪,加上南方暑热,军中疾病流行,死伤甚众,只好撤兵北还。在撤退途中,遭到安南军队的伏击,唆都、李恒均战死,元军大败而归。

忽必烈并不甘于这次失败,他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再度发起对安南的进攻,开始了安南战役的第二个阶段。

这一次,脱欢、右丞程鹏飞、参知政事樊辑等人率领元军,从东路、西路和海路三路并进,向安南直扑过来。元军渡过富良江(即红河),前锋指向安南都城。

面对强敌,安南军民上下一心,坚壁清野,不与元军主力作战,想拖垮元军。安南王陈日主动避开元军主力,放弃陆地城池,率领主力转移到海上各岛屿躲藏起来。在这种情景下,元军顺利地过关拔寨,如入无人之境。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春,脱欢派兵对海岛进行清剿,但却找不到陈日的影子。元军远道而来,本想一决胜负,到头来却陷入师老兵疲、粮草不济、瘟疫蔓延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陈日迅速地集结各处军队30万人,赶往东关一带,切断了元军的退路。

这时,从水路撤退的元军突然遭到安南军队的截杀,全军覆没。其余两路元军,也被安南军队阻击,损失惨重。樊辑、右丞相阿八赤均战死,脱欢从一条偏僻小路得以逃生。

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再次派元军进攻安南,结果仍是无功而还。翌年,忽必烈去世,皇孙铁木耳即位,下诏“罢安南兵,释其使归国”。至此,安南之战以元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作者点评】

《元史纪事本末》卷5《占城安南用兵》有如下记载:

“(至元)二十四年春正月,复诏脱欢督右丞程鹏飞、参知政事樊辑等率军进击安南。鹏飞与辑等分兵三路,水陆并进,凡十七战皆捷,遂深入其境。安南王日,弃城走于海。”

毛泽东读到这里,批曰:“所谓十七战皆捷,只是避其锐气耳。”

从历史的真实情况看,毛泽东的批语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在安南之战中,元军一开始并未与安南主力交战。这表明,安南之战的初期,元军的所谓胜利,只不过是安南王陈日避而不战的结果。陈日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知道先要避开敌人的锐气,这样可以保存自己的力量,等待有利时机,对敌人发起反攻,并置之于死地。因此,我们看到,陈日率领安南军队的主力退至海岛,从而使敌人无法与己速决。元军远道而来,军队的后勤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北方草原的军队很难适应南方酷热的气候,容易发生疾病,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初战告捷的元军便面临严重的危机。战役的主动权一下子就发生了转移。陈日能够迅速集结30万大军进行反攻,说明安南军队根本就没有被元军所消灭。这才会有安南军队由战略防御变为战略进攻,并且大获全胜。

其实,安南之战前,元军对占城的军事行动也证明了战略防御的重要性。占城王子补的堪称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有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主动地避开元军的锐气,率领大部队转移到深山老林之中。然后,抓住战机,转守为攻,大败元军。

毛泽东不愧是杰出的军事家,他对元军在安南的军事行动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十七战皆捷”是假象。这一批语,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独特的历史洞察力和军事见解。

进一步说,是占城和安南最高指挥官成功地运用了战略防御的军事策略,使毛泽东对《元史纪事本末》卷5《占城安南用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军事策略正是《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毛泽东熟悉《孙子兵法》,因此安南之战又勾起了他对孙子的崇敬之心。

翻检《孙子兵法·军争篇》,有这样的记载——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敌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气,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这一段话,对毛泽东有深刻影响。他在1936年写就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写道:

“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如同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如‘围剿’军西路军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之时,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此时双方对比,往往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或者敌军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我军的绝对劣势改变到相对劣势,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江西反对第三次‘围剿’时,红军实行了一种极端的退却(红军集中于根据地后部),然而非此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因为当时的‘围剿’军超过红军十倍以上。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安南之战),通过研究古代兵家的用兵韬略(如《孙子兵法》),毛泽东掌握了战略防御以制敌的重要思想,这一军事思想成为他指导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