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仰仗皇权,贤者谨身奉法,乾乾自强,惕惕自律;贪者狐假虎威,扬扬自得,昏昏自孽。前者虽没有那么多的财富与权力,却过得安详,平安落地;后者虽占有极庞大的财富与权势,却妄作威福,福满祸生。知书达礼,朝乾夕惕,平安一生,子孙安宁。
外戚,《辞海》解释是:“特指帝王的母族和妻族。”外戚同皇宫有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特别是有着血缘的联系。宫廷影响外戚,外戚也影响宫廷。
一、明清外戚
《史记》有《外戚世家》,《汉书》则有《外戚传》。在明清时期,外戚主要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特别是皇帝的岳父母、大小舅子等。在历史上,汉朝、唐朝曾因外戚执掌朝纲,酿成外戚之祸。汉朝和唐朝的外戚事件,略举典型事例,见其历史脉络。
先说汉朝。汉高祖刘邦死,子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刘邦吕后没有朱元璋马后的雅量,而是心胸狭窄。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先报复夫君在世时的情敌戚夫人——“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髡钳:髡(kūn),《说文》“髡,剃发也”,就是剃发;钳,刑具,以铁束颈。髡钳为刑,《汉书·刑法志》载:“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戚夫人哀叹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汉书·外戚传》卷六十七上)吕后闻知大怒,命“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薰耳,饮瘖药,使居鞠域中,名曰‘人彘(zhì,意“猪”)’”。又杀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吕后的儿子惠帝实在看不下去,心情很坏,生活放荡,七年而死。吕后为巩固权力,大封吕家亲属,掌控军政大权。但是,刘邦有遗言:“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吕后主政八年,“病犬祸而崩”——可能是死于狂犬病。吕后死后,发生政变。汉高祖老臣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率兵,“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汉书·吕后传》卷九十七上)《汉书·后妃传》总结说,汉因美色受宠者二十余人,能保位全家者只有四人,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所以,历史镜鉴,应当重视。
由《武后行从图》里,可以看出这位女皇气场的强大不亚于男性皇帝
次说唐朝。外戚之祸,唐甚于汉。唐武则天,是为一例。武则天的功过,这里不做评论。她有三句口气很大的话:爵位富贵,朕所与也;天下安佚(yì,意“逸”),朕所养也;不利于朕,朕能戮(lù,意“杀”)之。(《新唐书·后妃上》卷七十六)武则天大封外戚,强化武家权势。事情过头,适得其反。后外戚武家遭到报应:“斲(zhuó,意“砍”)棺暴(pù,意“晒”)尸,平其坟墓。”(《旧唐书·外戚传》卷一百八十三)
永乐帝徐皇后之父为开国元勋徐达,而徐皇后一直避免外戚过于骄纵
历史借鉴。汉、唐等朝外戚之祸,为明朝朱元璋建国定基,留下深刻教训。《明史·外戚传》论道:“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引文中的“一发”,不是发展的“发”,而是头发的“发”,就是说外戚不干预一根头发细小的朝政。可见明朝是吸取汉、唐外戚掌控军政大权,导致威胁皇权的历史教训。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严于律己,抑远外家。朱元璋的马皇后,父母死得早,后访得她的亲族,要授以官爵。马皇后辞谢:“国家爵禄,宜与贤士大夫共之,不当私妾家。”她还援引前朝外戚骄奢淫逸酿成祸乱的教训。朱元璋接受马皇后的意见,仅赏赐一些金银绸缎而已。永乐帝的徐皇后,父亲为开国元勋徐达。徐皇后始终劝永乐帝朱棣,不要骄纵外戚。这样做也保全了椒房贵戚及其子孙的安全。总体说来,整个明朝,外戚之祸,基本没有,仅有特例。明英宗时,外戚会昌侯孙继宗,以夺门功,参议国是。所以《明史·外戚传》认为:“自兹以下,其贤者类多谨身奉法,谦谦有儒者风。而一二怙恩负乘之徒,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非有军国之权,宾客朋党之势。”(《明史·外戚传》卷三百)。明代的外戚,既没有控制军国大权,也没有酿成党锢之祸。还有的外戚,“举宗殉国,呜呼卓矣”!
清代外戚,与明不同。明朝淑女,天下征选,有的外戚,起自民间。清朝的外戚,从《清史稿·后妃传》看,清皇后都是出自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没有一位民女。《清史稿》有《外戚表》,没有《外戚传》。
下面分别介绍明宫外戚和清宫外戚,先介绍明宫外戚。
二、明宫外戚
明宫外戚,讲明英宗外戚周家和明思宗外戚刘家的故事。
外戚周家。明英宗周妃,父亲周能,北京昌平人。周妃生宪宗成化帝朱见深。英宗复辟,周能有功,授锦衣卫千户。周能死,长子周寿嗣职。朱见深继位,升周寿为左府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三年(1467年)封为伯。周寿依仗为当朝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骄横贪婪。
其一,时值严禁勋戚乞请庄田,唯独周寿冒禁乞请通州田六十二顷。皇家全数划给他。
其二,周寿的家人经常劫掠商船,为非作歹。
成化帝对骄横贪婪的外戚周家采取放任态度,此为《成化帝斗鹑图》
其三,有一位坚持正义的主事谢敬,认为周寿这样做不妥,上疏弹劾,被贬外地。
其四,成化十七年(1481年)周寿升为侯,子弟同日授锦衣官者七人。成化帝死,弘治帝立,加周寿太保,更为嚣张。
其五,周寿受赐的庄田甚多,仅在宝坻(今天津宝坻)就有五百顷,又要再得七百余顷,部里弹劾周寿贪求无厌,弘治帝竟然许之。
其六,周寿又与建昌侯张延龄争田,两家家奴,相互斗殴,群臣不满,纷纷上章。太后二弟长宁伯周彧与寿宁侯张鹤龄至聚众相斗,都邑震骇。
其七,周寿多次干扰盐法,侵吞公家利益,有司厌苦之。
其八,弘治十六年(1503年),加太傅,兄弟并为侯伯,位三公,史称“前此未有也”!
直到明武宗正德帝立,汰传奉官,周寿子侄八人在淘汰中,周寿上章乞留,从之。嘉靖中,周寿于河西务设肆邀商货,虐市民,亏国课,为巡按御史所劾,停禄三月。周家的势力才逐渐衰弱。
《明史》评论说:勋戚之家,占据关津,设肆开廛,侵夺民利。勋戚诸臣,不守先诏,放纵家人,列肆通衢,邀截商货,都城内外,所在有之。永乐年间,王公仆从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今勋戚多者以百数。其间多市井无赖,冒名罔利,利归群小,怨丛一身,非计之得。(《明史·外戚传》卷三百)
外戚周家,从明英宗天顺开始,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五朝,在七八十年间,依仗皇家,受爵升职,侵夺民利,为所欲为,为害一方,损害皇家的根本利益。
外戚刘家。崇祯帝外祖父刘家,舅表兄弟刘文炳,宛平(今北京市)人。文炳祖母徐氏,是崇祯帝外祖母,年七十,崇祯帝赐金银、绸缎。崇祯帝对内侍说:“太夫人(外祖母)年老,犹聪明善饭,使太后在,不知若何称寿也。”因怆然泣下。后封刘文炳为新乐侯,弟文燿、文照也封爵。刘文炳之母杜氏,是崇祯帝舅母,她常跟文炳兄弟说:“吾家无功德,直以太后故,受此大恩,当尽忠报天子。”刘文炳为人谨厚,不妄交往,唯独与宛平太学生申湛然、布衣黄尼麓及驸马都尉巩永固等人友善。李自成逼近京师时,刘文炳知势不支,慷慨泣下,对巩永固等说:“国事至此,我与公受国恩,当以死报。”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一日,京城告急,崇祯帝命文武勋戚分守京城。刘继祖守皇城东安门,驸马都尉巩永固守崇文门,刘文燿守永定门。从皇城东安门、内城崇文门和外城永定门,三座京师大门的守御来看,明朝已经无人,明廷众叛亲离,大明气数已尽,朱明必亡无疑。
十六日,李自成军攻西直门,形势紧急。布衣黄尼麓仓促赶到,对刘文炳说:“城将陷,君宜自为计。”刘文炳之母杜氏听到,命丫鬟找出绦绳,做成七八个缳套,挂在楼上,又命男仆在楼下堆积柴薪,并派老仆将已经出嫁的女儿带回家,说:“吾母女同死此。”又考虑太夫人徐氏年老,不可一同俱焚,便与刘文炳商量,藏匿在申湛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