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定的结果是,江户及水户的同志由柴山爱次郎、桥口壮助、伊牟田尚平3人通知,九州的同志由田中河内介联络。
萨摩的岛津久光答应率先举义,领精兵一千进京,这一消息让散落、潜伏于各地的同志喜出望外。志士们陆续向京都、大阪聚集。
然而此时的京都,还有另一件让这些“过激派”绷紧神经的事。
不是别的,市井流传,
作为和宫亲子内亲王下嫁的回礼,彦根藩的当家藩主井伊直宪将要进京。
彦根藩与过激派势不两立。为了不再出现骚乱,所司代与两奉行空前地加强了警戒。
这样一来,就不能让从各地进京的志士在京都停留。
都是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不管在哪里爆发都将导致内乱。
于是,志士们只得撤出京都,转移至大阪的萨摩藩邸,即俗称的萨摩二十八番长屋。
河内介考虑,如果放在大阪的萨摩宅院,因为不久久光就要率兵进京,所以即便武士进出频繁,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3月22日,久留米的真木和泉守保臣与10余位同志抵达大阪……此时,这里已聚集了有马新七、田中谦助、桥口壮助、柴山爱次郎、大山弥介(后来的大山严元帅)西乡信吾(后来的西乡从道元帅)等36位萨摩藩士。
来自土佐的有吉村寅太郎等3人。
来自长州的有久坂玄瑞(义助)佐世八十郎(前原一诚)山县小辅(后来的山县有朋元帅)等20余人。
田中河内介自己,也带着18岁的儿子瑳磨介、同岁的侄子千叶郁太郎,以及筑前秋月的藩士海贺宫门、肥前岛原的志士中村重义4人转移到了大阪。
此外,还有丰后冈藩的小河弥右卫门一行20余人。加上出羽庄内的清川八郎、筑前的平野次郎、肥后的松田重助、越后的本间精一郎在内,形成了总数超过300人的阵势,真可谓是全国志士总动员。
这处位于大阪萨摩宅院中的二十八番长屋坐落于沿土佐河而建的越中桥的南端,与大院隔着一条小路,是一处面积不小的角院。
萨摩藩任其自由使用这座角院,并不是没有一点疑心的。
向藩里的要员提出使用申请的是柴山爱次郎和桥口壮助。同意这一申请的留守官员松崎半左卫门似乎有着完全相反的考虑。
让这些天马行空惯了的志士散落在京都、大阪各处,一旦发生情况很难控制。因此,不如将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更便于监视和掌握他们的动向。
但不管怎么说,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终于可以汇聚在一起,膝靠着膝交流情感,肩并着肩宣誓报效国家了。进而,一些大胆放纵者不时闯进附近的小酒馆高歌畅饮,作出出格举动。其余的人有的磨起了武器,有的备好了慷慨赴死的盛装,有的则在铠甲后背的小旗上标明各自的姓名和家徽。
田中河内介来到这里后化名“山本清藏”终日手执“日之丸”军扇,与久留米的真木和泉与丰后冈藩的小河弥右卫门一起商讨军情,3人号称“三领袖”因为在这里3人不仅年纪最长,同时在思想方面,也是众人爱戴的领袖。
就这样,他们扳着指头等待着盟主岛津久光到达大阪的那一天。
“日之丸”军扇:日之丸”为日本国旗的图案;军扇”为武将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用的扇子,扇骨一般被涂成黑色,大多绘有“日之丸”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