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12896500000089

第89章 悲惨的将军

幕末维新史上精神层面的最大危机,出现在庆应元年(1865年)

这年闰5月,萨长联合的政治基础形成。因此可以说,这是布下了讨幕战略的第一颗棋子。幕府的崩溃,在物理层面已无法避免。

然而,自诩天地无穷的日本民族的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此时却是混乱异常。

毫无疑问,当时全日本的志士倾尽生命去拼搏的是“勤皇”他们挺身而出,坚信为了勤皇就必须倒幕。

然而,耸立于勤皇中心的主上,其大御心中绝无“倒幕”二字……

不仅如此,事实上,对于和宫的夫君、年轻的将军家茂,主上寄托了无限的钟爱与期待。

要是志士们知道了这一事实,或许历史又将发生改变。无论在何种场合,都绝不允许违背天皇的意志而行动。这是日本民族的传统。

哪怕身为子民的志士,与作为子民之父的主上在意见上存在差异。

在没有确认子民之父的主上意志的情况下,身为其子的子民便开始将忠心倾注于倒幕了。

空前的悲剧如巨浪滔天,如果不付出惨重的牺牲便无法平息。

然而,在这一巨大的牺牲面前悲惨地倒下的第一人,竟是将军家茂本人!

如前所述,家茂于萨长达成密约的闰5月21日的第二天,即5月22日抵达京都入宫,奏请再征长州。当夜,家茂入住施药院。

第二天(23日)移住二条城,25日又暂入大阪城商议军情。

此时的最大军情莫过于“再征长州”实际上,与其说“再征”不如说是在大军不动的情况下劝说长州听从幕府之命,以保全颜面。

但长州对此根本不予理睬。萨长联合,必倒幕府,出于如此的自信而达成了密约,因此他们已改变目标,要将家茂逼入绝境。

在这个意义上,和宫的夫君家茂成为了双重悲剧枷锁缠身的时代悲剧的主人公。

和宫下嫁之时,他被迫严格与主上约定“攘夷”征伐长州,也是因实施攘夷而起。

同为庆应元年的闰5月,英国公使帕库斯来到日本,与美国、法国、荷兰三国公使商议后,决定联合向幕府施加强压。

四国外交使团强烈要求开放江户与大阪的市场,进而要求开放新澙与兵库的港口。

“若与幕府交涉无果,我们就直接去京都谈判!”

他们知道批准条约的障碍在于朝廷,于是派遣四国军舰从横滨前往兵库,以显示强硬的姿态。

于是,幕府的真实意图已不在征长,而是打着征长的旗号进京,请求朝廷敕许开国。

9月12日,根据英国公使帕库斯的提议,英、美、法、荷四国的9艘军舰离开横滨驶向大阪。16日,这只恫吓舰队进入兵库港。进而在9月17日,又有两艘英国军舰抵达大阪,威胁说若不敕许条约绝不退兵。

施药院:当年圣德太子根据佛教慈悲的教意,于推古天皇元年(593年)前后建立,种植药草,救济伤者及病人的社会福利性场所。

大阪城内的混乱可想而知。幕府只好表示:

“请再等候七天,其间敕许或将下达。”

并派京都所司代松平定敬于第二天18日将外国军舰停靠兵库之事上奏朝廷。京城的空气顿时一片紧张。

身在大阪城内的将军家茂与和宫一样,这年都是20岁。又过了一天,19日,这位年轻的将军接到了法国公使莱蒙·罗歇写给老中的内容出人意料的信,显得一脸茫然。

信的大致内容是:

若幕府决定征长,各国可代为举兵……

这位莱蒙·罗歇不像英国公使帕库斯那样咄咄逼人。为与帕库斯相对抗,他有意向幕府示好,之后还多次提出各种援助的希望。但对于家茂来说,这种好意却被当作了是一种圈套。

他们终于开始插手日本国内的纷争了……

同样的手段已在印度、大清国及越南等国使用过。现在,这支侵略的魔手终于伸向了日本……

就在将军对法国公使的来信惊诧不已时,英国公使帕库斯又提出了要求。

“萨摩和长州已遣密使前往英国内定开港。然仅幕府自身坚持锁国,对此深为不解。是否真是朝廷持反对态度?我们坚决要求速往京都,与朝廷直接谈判,对此进行确认。”

帕库斯暗示说,此番之所以派遣四国军舰来到兵库,威胁幕府,其背后也是应了萨长两藩的请求。

萨长两藩为了倒幕已与外国势力联手,他们意欲何为……

正因为为了国家利益,才需要努力克服各种苦难。然而勾结外国势力介入国内纠纷,最终结果只能使国家支离破碎……

9月20日黎明前,将军家茂下定决心亲自入宫,把自己的苦衷上奏主上,以寻求善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