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唱响世界的刘三姐——黄婉秋
不满18岁的黄婉秋从上百名“刘三姐”中脱颖而出,跟随剧组返回家乡桂林,投入了紧张的拍摄。在电影《刘三姐》中,情节变成了地主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刘三姐用自己的歌声鼓舞 民众和地主做斗争,同时用歌声表达爱情,最后和爱人一起离开。
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农家女,聪颖过人,自编自唱,歌如泉涌,故有“歌仙”之誉。传说刘三姐在唐开元年间为抗拒逼婚,与情人私奔,不知所终。千百年来,刘三姐一直活在壮族同胞的 心中,被赋予了美丽聪颖和追求自由婚姻的美好色彩。
196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创作出了舞台剧《刘三姐》,想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作,把它搬上银幕。广西方面选调了一批演员北上接受电影厂的“选角”。桂剧团的黄婉秋就是其中一个演员, 她此行是去试演配角舟妹的。结果,命运之神垂青于她。黄婉秋被挑中扮演主角刘三姐。导演苏里老先生回忆当时“刘三姐”的选角过程:“最开始的时候影片是按照柳州那边的要求,‘刘 三姐’是广西那边的演员,但是试了第一场戏就发现根本不合适,记得那场戏是刘三姐被抓起来关在笼子里,我提出这部电影要拍得吸引人,刘三姐的形象非常重要,一定要找一个漂亮秀气 的女孩子来演,广西的那个演员嘴唇很厚,上镜头不好看。于是暂时停下来找演员,听人说桂剧团里有个学生长得很好看,只有17岁,因为她年龄小本来想让她演二牛的妹妹,后来干脆就让 她来演刘三姐,这个女孩就是我们一眼看中的黄婉秋。”
最终,不满18岁的黄婉秋从上百名“刘三姐”中脱颖而出,跟随剧组返回家乡桂林,投入了紧张的拍摄。在电影《刘三姐》中,情节变成了地主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刘三姐用自己的歌 声鼓舞民众和地主做斗争,同时用歌声表达爱情,最后和爱人一起离开。
电影上映后,超乎预料地风靡全国,并远播东南亚,成了新中国20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经典文艺作品。“刘三姐”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银幕形象。在意识形态输出的年代,《刘三姐》虽然 突出了阶级斗争,依然取得如此成功。影片宣传的广西的优美风光、动人的民生和民俗,中国化的故事情节,让它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刘三姐》还超越了中西隔阂,在美国竟然打败了《 飘》的纪录;在欧洲,华人都看过《刘三姐》,会唱里面的民歌。《刘三姐》成为全世界华人联系的纽带。正是民族特色让《刘三姐》取得了巨大成功,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刘三姐”的 身影。和如今日益好莱坞化的商业影片相比,《刘三姐》才是中国民族电影发展的方向。
而主演黄婉秋是1961年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虽然电影明星在60年代初期并不是社会主流的典型人物,可人们还是把她当作偶像。刘三姐的歌声与形象,沉淀成一代少男少女最美好的回忆。 十年浩劫开始后,文艺色彩偏重而政治色彩不够的《刘三姐》被当成大毒草,黄婉秋受到牵连,被劳动改造了15年。有人问黄婉秋是否后悔演了刘三姐这个角色造成冤狱,黄婉秋坚定地摇了 摇头。如今,黄婉秋还活跃在舞台上: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人物二:从石头缝里抠良田——张贵顺
村支书张贵顺要带领群众在石头山上打井。很多村民都不信石头下面还能有水,打井的积极性不高。张贵顺也不多说话,拿起绳索铁锤自己先干起来,然后带动村民一起干。几十年中,张贵 顺和石头山的斗争有过挫折,有所失败,但最终把一个山区小村发展成了良田百亩、瓜果飘香的富裕村。
河北遵化县的深山里有个小山村,叫做沙石峪。沙石峪四面环山,处在干山沟里。这里到处都是石头,就是没有水,没有土,没有田地,自然也就几乎没有绿色。村民们与世隔绝,生活很苦 ,几十年前甚至不为人知。对于大家来说,“滴水贵如油”,每天的头等大事是赶早去大狼峪运水。一大早男女老少就要翻山越岭,往返十几里地运水。如果谁在路上不小心打翻了水桶,立 马哭天抢地。
解放后,张贵顺是沙石峪的村党支部书记。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家乡的自然条件实在太差了,张贵顺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深挖井,希望能从地底下挖出水来;他唯一 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拿起铁镐冲在第一个,最后一个收工。从1951年开始,沙石峪村民在坚硬如铁的石山上,用炸药,用钢钎,用铁镐,凿出了四口深水井,一个大蓄水池和十二个小蓄水 池,基本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并能灌溉全村屈指可数的耕地。
1959年开始的干旱重创了像沙石峪这样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1960年、1961年继续干旱,沙石峪的情况恶化。过了春耕时节,沙石峪的田里还颗粒未种。张贵顺面临一个选择,1961年还要不 要播种?如果种,没水怎么办?邻村的对策是坐等老天爷降水,张贵顺却说服村民:提水抢种。没有水,就不远几十里寻找水源,运回来抢种玉米。结果,沙石峪在当年秋天取得了丰收。
除了缺水,沙石峪还缺土,“粒土赛如珠”。村子里遍地都是石头,为数极少的小块田地上覆盖着薄薄的土层,还有就是留存在石头缝里没有流失的少量土壤。张贵顺做起了这部分宝贵土壤 的文章。他先带领村民把北山西半边的石头撬开,垒起坝阶,修成梯田;再把东半边的石头撬开,专抠石头缝的土壤,垫在西半边的梯田上,最后修成了半山梯田半山石的景观。可惜,沙石 峪人锤砸镐凿双手挖出来的梯田,因为土层太低品质很差。下一步就是要厚土层,张贵顺号召村民想尽一切方法取土,提出“社员外出不空手,每人都要带点土”的口号。经过不懈的努力, 到60年代后期是沙石峪村开荒三百多亩,把七百亩山坡改造为梯田,并将农田土层加厚至七八寸,增肥土质,种上粮食,基本上改变了本村的恶劣的生产条件。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张贵顺当年为了发动村民,可没少费力。他能做的除了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外,就是宁愿自己吃亏尝试创新。村民们不愿意种薯类,张贵顺就在自己的田里试验,用产 量说服村民们;村里有的生产小队亩产量低,张贵顺为了找出原因,就率领党支部委员试验该小队的田地,和大家一起查找原因。为了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从根子上扭转故乡的环境,张 宝贵在开凿荒山的同时带领村民开始绿化荒山。他们用了一个冬天加一个春天的时间,在山上打了五千多个一尺见方的石坑,然后用从石缝里抠出来的土栽上果树。因为沙石峪所栽果树叫“ 白龙”,村子所在的“狼洼”因此改名为“白龙洼”。
在60年代初的苦难时期里,沙石峪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条件差他们面临的困难更大。但在张贵顺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硬是挺了过来,而且改变了故乡 的面貌。沙石峪的张贵顺因其凿石抠土的坚持被誉为“活愚公”。和所有典型人物一样,张宝贵之后的命运也随着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幻而起伏。1999年3月,张贵顺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年度人物
特殊的年代是英雄典型迭出的年代。和张贵顺的沙石峪同处太行山山脉的林县也是条件恶劣、缺水少田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花了十年时间在太行山腰修建 了引漳入林工程。整个引水工程基本靠林县百姓手工凿成,悬在石头山腰,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或“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就像一面红旗,高高飘扬在黄河岸边,有一个鲜艳光荣的名字 :红旗渠。像沙石峪、红旗渠这样的典型,60年代的中国还有很多。这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按照张贵顺的说法就是面对困难,“不靠神仙不靠天,艰苦奋斗几十年”的艰 苦奋斗精神。
“集体主体”和“艰苦奋斗”是那个时代最光荣最时髦的词。
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买稻种》一文被选入语文教材。其中的梁生宝为给互助组节省两角钱不住客店而在车站的屋檐下露宿,只花5分钱喝一碗面汤。梁生宝为集体的节俭行 为现在看来仿佛来自遥远时空的历史回响。《创业史》书写的就是那一段共和国草创,中国人白手起家就敢和天地叫板的历史。集体主义精神和创业精神迸发出来的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行 为,出奇地相似。我们在当时的典型人物身上都能发现浓郁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张贵顺就是其中的代表。
战胜1961年困难,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张贵顺等人迸发出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在1961年,三年的困难被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战胜了。
大史记
三年困难时期在1961年被战胜,得益于许多具体措施。中央在今年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之前的政策失误多有纠正。1961年,广东省宝安县(今天的深圳)尝试开展 对香港小额贸易,规模虽然小,也没有政策保护,但大大缓解了宝安县的经济困难;1961年,全国开始压缩城镇人口,持续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总数比1961年1月减少了1887万人,镇人口 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的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
在上海,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妈妈却不在它们身边。“谁是我们的妈妈呢?”于是,小蝌蚪们开始了一场有趣而感人的寻亲之旅。这部《小蝌蚪找妈妈》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 动画的代表作之一。幽静的荷塘、悠扬的古琴和琵琶乐声,营造了一个平静美妙的欣赏环境。这是中国特有的动画片类型。少年儿童们醉心其中的同时,陪伴的父母也乐在其中。老少百姓平 静欣赏动画片的同时,中国社会重新回归了平静。
在北京,各老字号重新敞开供应,人们又开始考虑是否有闲钱去买烤鸭了。当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见证了兵乓球运动“中国时代”的来临。中国兵乓球队一举夺得三 项世界冠军,取代了独霸乒坛多年的日本,从此傲视乒坛。西方报刊承认:中国执掌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牛耳。
刚走出三年困难的中国人,从1961年后半年的种种细节中重新感受到了欣欣向荣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