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12902900000057

第57章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

人物一:中国民告官第一案——陈锦洪

私营企业在发展时常常找一个“婆家”来挂靠,拿顶“红帽子”戴在头上。这就为私营企业的产权归属、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染红”后,私营企业到底是不是国有或者集体所有企业,国 家和私营企业主的权利和义务又应该如何划分?

1986年,广东佛山工人陈锦洪和妻子投资20万元,准备开一家装饰企业。当时,大量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出现,却没有法律保障。通行的办法是,私营企业主找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企挂靠, 把自己装扮成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陈氏夫妇也不例外,把企业挂靠在佛山市政府财办下属的商办工业开发服务公司,取名为“兴业装饰公司”,企业性质登记为“集体”。事实上,兴业 公司是陈氏夫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私人企业。1989年后,兴业公司由佛山市经委主管,公司每年上缴经委一笔“管理费”。开始阶段,双方关系和睦。

随着陈锦洪的公司不断壮大,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了缝隙,最后破裂。

生意兴隆后,陈锦洪把公司发展成了佛山市兴业集团公司,成了国内有名的电梯生产厂家。1993年,兴业集团有职工2000多人,固定资产超过6000万。陈锦洪任集团总经理,夫人掌管财务, 企业控制在陈氏夫妇手中。1994年,兴业集团出现了亏损。5月的一个下午,佛山市经委领导找陈锦洪谈话,要求陈锦洪让出总经理职务,经委另派干部担任总经理。陈锦洪明确反对,认定企 业是他的,他有处理权。佛山市经委不顾他的反对,还是发出文件,免去陈锦洪兴业集团总经理职务,改任副总经理。两年后(1996年),经委又免去陈锦洪副总经理的职务,并免去了陈锦 洪相关企业的经理,任命经委干部取而代之。

一夜之间,陈锦洪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从千万富翁沦落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1996年开始,陈锦洪走上了诉讼之路。他先后向佛山市、广东省法院和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佛山市经委行政侵权,后来又增加了佛山市工商局,并索赔1.6亿元赔偿。陈锦洪案被称为“中 国民告官第一案”。

佛山市经委则认为,兴业集团核准登记的是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其资产和经营理应接受经委的监督管理。经委有权任免企业负责人。因为陈锦洪在任期间造成了企业亏损,为了避免集体资 产更大损失,经委免去了他的职务。掌握兴业集团后,佛山市经委成立了“天威电梯装饰公司”,但经营不善,到1997年底公司已负债累累。如今,天威公司已经消失了。

双方的观点看似都有道理。问题的核心在于对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那批戴着“红帽子”的私营企业的产权如何认定。如果认为它们是私营企业,那么陈锦洪胜诉;反之,则佛山市经委胜诉。 2003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确认了佛山市经委违法行政,依法予以撤销,但对陈锦洪提出的行政赔偿要求不予受理。

人物二: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

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这个日后大红大紫的栏目在第一期节目中邀请了一个当年大紫大红的人物:王海。王海收获盛誉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争议。

王海是山东人,1973年生,1995年才开始打假。王海的打假,起源于一年前(1994年)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 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1995年,王海在北京一家法律书店看到了这条法规。当时,他正在学习法律,对消费者索赔条款能否实现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决定亲身试一试。于是,王海到一家商场里买了两个假索尼耳机 (事先知道是假的),然后就开始找地方鉴定。在鉴定环节中,王海颇费坎坷,工商局、技术监督局不管,找索尼公司,索尼公司承认是假货但拒绝出具书面证明。最后总算搞清楚耳机是假 耳机,王海又一次性买了10个这种假耳机,最后才找商场要求赔偿。可是推了一个多月也没结果。王海只好返回山东。临走时,商场给王海退了12个假索尼耳机的钱,还赔了200块钱。8个月 后,王海才争取到了商场的两倍赔偿。

尽管费时费力,王海还是发现了打假的意义,同时也发现了其中蕴涵的利益,决定做一个“职业打假人”。于是,他带上一副墨镜,开始了全国各处打假之路。他最初是个人行为,单打独斗 ,虽然打出了名气,获得了部分赔偿,花费却更多,“亏本”了。王海想到了开办公司打假,改变个人行为。同时也可以联系生产厂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打假和品牌维护。于是,王海在1996年 底创办了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主要帮助企业进行打假。他的职业打假之路迅速拓宽,盛誉四起。

对王海打假的争议随之而来。争议主要集中在“职业”二字上。有人说王海打假是以索赔为目的的,并非真正的消费,不应该给他赔付;有人说王海打假得到了赔偿,假冒产品依然在生产、 销售,并不能起到遏制造假售假的目的;有人说王海打假在法律上没有问题,却不道德。在争议声中,王海至今仍在坚持打假。

年度人物

尽管有争议,但是说王海是1996年前后中国民间最出名的人,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进入90年代,中国市场上假冒伪劣横行,产品广告无所不用其极,商家服务和信用之差让消费者埋怨不止。王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据说,王海在“最火” 的96到98年,走到哪里,哪里的商界就陷入一片恐慌。有的商家提出“防火防盗防王海”,有的商家向营业员派发王海的照片,让他们一定要“死死记住这个相貌”,有的商家一看到王海来 就宣布所有商品断货,只展示不出售,有的商家更是设计好婉言对付王海的“标准问答”。这也从反面说明了中国假冒伪劣产品之盛,王海对商家冲击之大。

王海之后,国内产生了一批“职业打假人”。虽然职业打假人人数不多,但中国人的消费维权意识却因为王海的出现,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知道要确认商品的真伪优劣,知道可以监督商 家,知道可以有权向商家索赔了。借用1996年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的名字,这一年,中国消费者发现自己可以对任何商品、服务和广告说不了。

大史记

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伴随著凤凰卫视有限公司成立而同步启播。

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它综合多种学科,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目标就是建立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和共和以前的西周的年代学年表。

12月,美国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租赁了六十多年前在中国的旧址——门牌为上海外滩17号的大楼,成为第一家迁回外滩旧址的外国商业机构。

本年度,中国钢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本年度,中国出了一本超级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副标题是: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这是在中国实力不断增强,世界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时候,反映国内爱国情绪升温的书 籍。国内首印后很快加印,全世界超过100家媒体报道该书。《中国可以说不》成为1996年轰动欧美的中国图书,这个句式也成了国内的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