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隋唐三教哲学
12936600000040

第40章 四唐代后期的儒教哲学(9)

但是贤人由于归复自己的本性,也就可以成为圣人。李翱还认为,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皆可以及乎此,莫之止而不为也。”(《复性书上》)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也是李翱《复性书》对儒教理论的重大贡献。虽然孟子等先秦的儒者已经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从汉代开始,儒者们就无人再敢讲这样的话了。李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提此事,自然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儒者们的宗教需求。怎样才能复其性呢?李翱主张一种渐进的修养方式。这方法是:弗思弗虑,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复性书中》)李翱援引《周易》的“天下何思何虑”,“闲邪存诚”,《诗经》的“思无邪”,以说明他所主张的“正思”是符合儒经的。当然,这并不是复性方法的全部。李翱说,这只是“斋戒其心”而已。如能做到“知本无有思”,从而“动静皆离”,使心“寂然不动”,达到“邪思自息,唯性明照”(《复性书中》),才是达到了复性的要求。这个方法,佛教的禅味极浓。因为在这一方面,儒教学说没有提供什么使心宁静的办法,所以不得不向佛教学习。朱熹批评李翱“只是从佛中来”,“至说道理,却类佛”(《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是有道理的。特别是他认为复性即可成圣,几乎是禅宗所说见性成佛的翻版。但在李翱的自我意识中,他的复性说不仅不是取自佛教;相反,是为了对抗佛教而作,是发现了绝灭不传的圣人之道。他不仅坚决反对用佛教的“夷狄之术”败坏儒教的礼制(见《去佛斋》),而且坚决反对在人性问题上流入佛、老。那么,人为什么要复性,为什么要成圣呢?李翱回答说:天地之间,万物生焉。人之于万物,一物也。其所以异于禽兽虫鱼者,岂非道德之性全乎哉!受一气而成形,一为物,而一为人,得之甚难也。生乎世,又非深长之年也。以非深长之年,行甚难得之身,而不专专于大道,肆其心之所为,则其所以自异于禽兽虫鱼者亡几矣。昏而不思,其昏也终不明矣。(《复性书下》)也就是说,做个人不容易。既然成了人,那就要好好做人,不要使自己混同于虫鱼禽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赋予自己以人的本性,自己就应该遵循这个本性的要求去做。遵循这个本性的要求去做,就是“专专于大道”,是完成天所赋予的做人的使命。做人的极点,就是做一个圣人。做一个圣人,就不仅是个人的事。李翱援引《大学》的格物、致知说道,物,就是万物。格,就是来。万物来到我的跟前,我心里明明白白,但还不去应物,这是“致知”,是“知之至”。由此而下就可以做到意诚、心正、天下平: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复性书上》)据《中庸》,能尽人物之性者,可以赞天地化育,与天地参。可以与天地参,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复性也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李翱对《中庸》的理解,和前人多不相同。他自己也有所觉察。于是他自设问答道:昔之注解《中庸》者,与生之言皆不同,何也?曰:彼以事解者也;我以心通者也。所谓“事解”,就是原原本本地按经书的本义去理解经书。“心通”,就是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说经书。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两种方法的雏形。

如果说啖、赵等人注解《春秋》,就是依赖于心通,那么,李翱则更加明确而自觉地把这样一种方法形成了概念。这种方法,也为宋代理学开出了新的途径。李翱曾把自己的主张告诉吴郡陆,陆称赞他得到了圣人之心。陆的身世不祥,和陆同郡,晚于李翱,有个陆希声,也提倡复性说。据《新唐书》本传,陆希声五世祖陆元方,“初明经,后举八科皆中”,是武则天朝宰相。陆元方子象先,“举制科高第”,唐睿宗朝宰相。象先之弟景融是陆希声四世祖,“博学,工笔札”。陆希声本人“博学,善属文。通《易》、《春秋》、《老子》,论著甚多”,为唐昭宗时宰相。这是一个儒学世家,也是一个公卿世家。陆希声留下的文字,有《道德真经传》,这是一位儒者企图从道教中汲取思想营养的著作。其序言称:仲尼之术兴于文,文以治情;老子之术本于质,质以复性。这无疑于明确宣布,复性之说是来自道教。陆希声和李翱一样,认为人的本性都是一致的、善的,情欲使人的趋向不能统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复性:夫人之性大同,而其情则异。以殊异之情,外感于物,是以好恶相缪,美恶无主。将何以正之哉?在乎复性而已。(《道德真经传》第一章)向则情之所生,必由于性。故圣人化情复性而至乎大同。(《道德真经传》第一章)化情复性,是治国的根本。而为了复性,必先化情:夫为治者,以情乱性则难成,以性正情则易成。圣人将复其性,先化其情。……使万物各遂其性,若无使之然者。(《道德真经传》第一章)在《道德真经传》卷三,陆希声还援引《大学》的修齐治平之说,认为儒道二教在性情、治国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主张从自己的身心开始,推广而及于国家和天下。陆希声还认为,老子主张归根复静,《周易》说的“复,见天地之心”,都是说的复性:“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以圣人之心为心也。故凡物芸芸,复,则归其根;庶事靡靡,复,则归于理。理者,事之源也;静者,动之君也;性者,情之根也。“人生而静,天之性”;感物而动,人之情。情复于性,动复于静,则天理得矣。(《道德真经传》)性,也就是理。在事在物为理,在人为性。复性,也就是复归天理。这样的命题,已经是理学的命题。儒教的复性说的确是在佛、道二教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但它首先是社会现实向儒教提出的要求,是儒教理论自身发展的产物。儒教自身如果没有需求,佛、道二教的理论适足以引起它的反感,而很难被它吸收。儒教不吸收道教的无和佛教的空,并且还要加以批判,就是一个明证。在这个问题上,不着力追寻儒教自身的发展道路,过分夸大佛、道二教的作用,是不正确的。3心性论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在佛、道二教的刺激下,为了发展自己的心性论,儒教需要从自己的经典中找到根据。

于是,《中庸》、《大学》、《孟子》等几部著作日益受到儒者们的重视。首先是陆贽,为了劝唐德宗以诚信对待臣下,开始援引《中庸》对至诚的论述。接着是欧阳詹,著《自明诚论》,专门赞颂《中庸》的明诚思想。权德舆主持明经考试,其策问中道:《大学》有明德之道,《中庸》有尽性之术。阙里宏教,微言在兹。(《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所谓“阙里宏教,微言在兹”,等于说这两部著作乃是全部儒学的理论核心。在国家考试中如此推崇这两部著作,就等于给儒者们指明了治学的方向。韩愈参加省试,著《颜子不贰过论》,认为圣人是“抱诚明之正性,根《中庸》之正德”。援引《中庸》关于明诚的论述,认为颜回是“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的贤者。他的《原道》,援引《大学》“明明德”以及正心诚意、治国平天下的论述,说明这才是真正的儒者之道。李翱《复性书》,明确援引“《大学》曰:致知在格物”,一直讲到治国平天下,认为这样就能与天地相参。唐末,就是陆希声援引《大学》来说明复性的目的在于治国平天下。这些并不完全的列举说明,从唐朝后期开始,《大学》和《中庸》确实受到了儒者们的特殊重视。《大学》、《中庸》是经,是经中的一个部分,它们受到尊崇一般不会引起争议。因此,相比之下,《孟子》在唐朝后期受到特殊重视,则是儒教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孟子》原本只是一本子书,汉朝初年曾一度受到重视,在独尊儒术以后却受到了冷落,原因当与董仲舒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有关。性善论是《孟子》一书最具特色的理论贡献,其理论得不到承认,其书、其人自然也不会受到重视。后来虽然有赵歧、郑玄、刘熙等人为《孟子》作注,但不过目为一般儒家子书,和《晏子》、《曾子》、《公孙尼子》、《孙卿子》等书并列。唐朝后期,《孟子》受到特殊重视。首先是韩愈,在《原道》中把孟子作为孔子以后先王道统的唯一继承人。在《送王秀才序》中,韩愈叙述了孔子没后,先王之道的传授流变,进一步阐发了孟子对于继承孔子之道的首要功绩。韩愈说道:吾常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远而末益分。盖子夏之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后,喜称子方之为人。荀卿之书,语圣人必曰孔子、子弓。子弓之事业不传。……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曾子。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故吾少而乐观焉。……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在这篇序中,韩愈还指出,这个秀才王埙,也是一个为文“好举孟子之所道”,“信悦孟子而屡赞其文辞”的人。孟子之外,被韩愈所称道的大儒还有荀子和扬雄。从为文这方面说,韩愈常常把孟子、荀子、扬雄相提并论,又把他们和屈原、司马迁等相提并论。从为道这方面说,韩愈则认为荀子与扬雄都不如孟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读荀》)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原道》)他曾设想像孔子删《诗》、《书》,削《春秋》一样,“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读荀》)。在韩愈看来,孟子的一大功绩,就是辟杨、墨: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召学士。经虽少得,尚皆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再禹下者,为此也。(《与孟尚书书》)孟子辟杨、墨的问题也被韩愈带入了国家考试。他所制的“进士策问”中有:问:夫子既没,圣人之道不明,盖有杨墨者,始侵而乱之。其时天下咸化而从焉。

孟子辞而辟之,则既廓如也,今其书尚有存者,其道可推而知不可乎?其所守者何事?其不合于道者几何?孟子之所以辞而辟之者何说?(《昌黎先生集》卷十四)在韩愈看来,孟子的功绩主要有两条:一是保存了崇仁义、贵王道的孔子正宗儒学;二是为了捍卫这个学说对杨墨之学进行了批判。韩愈认为,孟子辟杨墨这件事,和大禹治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两条实际上又是一条。因为在孟子当时,要崇仁义,就必须辟杨墨;而辟杨墨,也是为了要崇仁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之中,韩愈更看重的是孟子辟杨墨的功绩。因为不辟杨墨,也就无法崇仁义,大家都可能“服左衽而言侏离”。这种情况,与韩愈当时极其相似,而儒学遭挑战的情况,比起孟子时代则更加严重,“释老之害,过于杨墨”(《与孟尚书书》)。所以韩愈虽然也和董仲舒一样,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但是由于他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辟佛老的任务,并以辟佛老自任,历史使他对孟子采取了和董仲舒不同的态度。在对待孟子的态度上,柳宗元和韩愈基本相同。柳宗元不但称赞孟子的为文,同时也把《孟子》和《论语》并列,尊之为“经言”(《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在柳宗元眼里,《孟子》的地位不仅高于其他儒学诸子书,而且高于已被尊为经的《左传》和《穀梁传》。韩愈和柳宗元的态度对当时的儒者起了一种导向的作用,那些追随他们为文的儒者,大多也都追随他们对孟子的推崇。到唐朝末年,皮日休上书朝廷,请求将《孟子》立为国家考试的科目之一。其理由是:臣闻圣人之道,不过乎经;经之降者,不过乎史;史之降者,不过乎子。子不异乎道者,孟子也。舍是子者,必戾乎经史。又率于子者,则圣人之盗也。夫孟子之文,灿若经传。天惜其道,不烬于秦。自汉氏得其书,常置博士以专其学。故其文继乎六艺,光乎百氏,真圣人之微旨也。(《请〈孟子〉为学科书》)他认为,从汉代以后,孟子书遭到冷落,这是一种浅薄和害怕正道的表现。他指出,从古以来人们争论的许多重大问题,《孟子》一书都作了很好的回答:古之士以汤武为逆取者,其不读《孟子》乎?以杨、墨为达智者,其不读《孟子》乎?由是观之,《孟子》之功利于人,亦不轻矣。(同上)唐朝当时,《庄子》、《列子》等,都是国家考试科目,通晓这些著作的士人,都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皮日休认为,读了这些书,可以做个方外之士,可以做个洪荒时代的百姓,但都不可能对教化有所补益,也不可能挽救国家的危难。他建议,撤掉《庄子》、《列子》等书,把《孟子》列为科目。并且表示,假如这样做没有实效,自己甘愿承担责任:“既遂之,如儒道不行,圣化无补,则可刑其言者。”(同上)随着尊崇孟子的声音日益增高,人们自然想到了韩愈。韩愈在世时,人们就曾称赞韩愈的为文。柳宗元认为韩愈的文章和当时人们仰慕的司马迁不相上下,而大大超过扬雄(见《答韦珩书》)。后来,人们开始称赞韩愈的为道,并且把他和孟子相提并论。韩愈曾写过《处州孔子庙碑》,其中说道: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与孔子为然。而社祭土,稷祭谷。句龙与弃乃其佐,享非其专主。

又其位所,不屋而坛。岂如孔子用王者事,巍然当坐,以门人为配,自天子而下,北面跪祭,进退诚敬,礼如亲弟子者。并且认为,句龙和弃,得祀是因为功,而孔子是由于德,相比之下,句龙和弃稍逊一筹。从古以来,有君、师的名分和地位的,都没有得到这样长久的祭祀;句龙、弃、孔子都没有君或师的地位,却能得到长久的祭祀,对孔子的祭祀又比句龙和弃要隆盛得多。韩愈认为,这也就是所说的“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矣”(韩愈《处州孔子庙碑》)。后来杜牧见到了这块碑,在《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一文中,他复述了韩愈对孔子的称赞后写道:自古称夫子者多矣。称夫子之德莫如孟子,称夫子之尊莫如韩吏部。在杜牧的心目中,韩愈是可以和孟子相提并论、并驾齐驱的。杜牧之后,皮日休在请求将《孟子》列入国家考试科目的同时,请求让韩愈配享孔庙。其《请韩文公配享太学书》写道:今有人身行圣人之道,口吐圣人之言,行如颜闵,文若游夏,死不得配食于夫子之侧。愚又不知尊先圣之道也。皮日休说,孔子之道,从孟子、荀子,一直传到文中子。文中子以后,就是韩愈,韩愈的功绩,主要是辟佛老:公之文,蹴杨墨于不毛之地,蹂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同上)假如韩愈生在孔子那个时代,很可能进入四科,和颜回等弟子并列,“设使公生孔子之世,未必不在四科焉”(同上)。所以他建议,将韩愈配享孔庙。并且还认为,韩愈是唐代最大的儒者:身行其(按:指孔子)道,口传其文,吾唐以来,一人而已。(同上)在唐代末年儒者们看来,唐朝三百年间,能接续孔子道统的,就是韩愈。从整体看来,唐朝后期主张振兴儒教的人们,心目中的儒教仍然是汉代及其以前的儒教:法天而治,礼乐教化等等。历史的经验,现实的逼迫,使一部分儒者把人心、至诚等问题日益提升为儒学的重要问题,于是《大学》、《中庸》等受到了特殊重视。在天人之间,他们把人事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甚至提出了“天道就在人事之中”的命题。天人感应的思想不仅更加淡薄,而且其中的许多命题遭受了公开的批评,这是从王充《论衡》以后很少发生的事情。即使那些崇尚汉代及其以前儒学的儒者们,天人感应的观念也不仅不如汉代浓厚,和唐代前期相比也更加淡化。他们日益注意到天人感应观念和现实的矛盾,并企图弥缝和调和。天人感应学说中的破绽,自然也降低了他们对这种儒学的崇拜程度。对以前儒学的反省和审查,使唐代后期的儒者们发现了孟子、荀子和扬雄。三人之中,孟子又被认为是最纯正的儒者,是孔子道统的真正传人。这个道统最核心的内容,被韩愈概括为“崇仁义,贵王道”。这也是韩愈《原道》的核心内容。由于当时的儒学面临着佛、道二教的严重挑战,孟子批判杨、墨的战斗精神又特别受到赞颂和宣扬。为了研究人心至诚的问题,建立自己的心性学说,和佛道二教抗衡,唐代后期的儒者们对人的本性问题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起初他们沿袭性三品说,对孟、荀、扬的人性论都有所批评。后来开始依据《乐记》,主张人性本静。而人性本静和人性本善是个相近的命题,这又使他们开始出现了主张人性本善的苗头。不过从总体看来,孟子的人性论在唐代后期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重视孟子,主要是由于他很好地阐述了孔子的王道、仁义思想,是他批判杨、墨的功绩。进一步认识孟子的思想,是宋代儒者们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