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13132500000019

第19章 经济改革篇(4)

《凡尔赛和约》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真实写照。美国因没有实现攫取世界霸权的目标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英、法、日等国的目标基本上都已实现。《凡尔赛和约》以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不仅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划分了殖民地。它没能妥善地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因为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正如列宁所说,靠凡尔赛体系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10.影响深远的全球经济萧条

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利用有利条件,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创造了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柯立芝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美国国内新兴工业不良发展,国民经济部门的比例大量失调,农业也处于呆滞状态。以上种种状况成为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1924年10月24日是美国人终生难忘的黑暗的一天,自此美国开始了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强、持续最久、最为严重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这一天,纽约股票市场突然宣告全面崩溃,不计其数的投资家为了挽救狂澜纷纷抛售股票,股价随之急剧下跌,这使得无数投资者的巨额财富蒙受了巨大损失。紧接着信用体系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使得美国许多银行接二连三地关闭。银行的倒闭使得大量工厂纷纷宣告破产,失业工人人数突破历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无数的劳动人民居无定所,流浪街头。就这样,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土,它随之快速蔓延到了诸如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后它波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危害涉及到农业工商业等部门,它导致国家财政陷于瘫痪状态。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文章中对经济危机对人们的影响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今年我们正处于现代历史中一次最严重经济灾难的阴影之中,而世人对此却感觉迟钝。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清楚地明白正在发生的一切,但是他不理解其原因所在,于是同以前风波乍起时的情形一样,内心充满了事实证明是过分了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存在一种缺乏理性控制的焦躁情绪。”

经济危机历时四年,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水平因此而急剧衰退,使得多年经营的工业成就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资本主义生产持续时间之长,下降幅度之大,均创造了历史之最。一方面,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经济危机更是起到了激化的作用,社会各界人士举行了空前规模的示威、游行以及罢工运动。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想尽方法,通过疯狂掠夺和剥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源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难以恢复到战前状态,一直不是很景气,时隔9年资本主义新的危机再次爆发。除此之外,德日意法西斯在经济萧条时期得到了发展,最后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战争策源地。

11.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如果给20世纪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列排行榜,有一个人一定会荣登榜首。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之所以能够战胜“群雄”,荣获“桂冠”,是因为他是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经为其埋下了祸根。在一战中,同盟国不敌协约国,以失败告终。其中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由于一战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领导的德国最先发起,所以《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最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

一战结束后,德国废除了君主政体,成立了魏玛共和国。在魏玛政府执政期间,德国曾经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但是它却经受不起192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魏玛政府显得软弱无能。统治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以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对外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此时以纳粹党为代表的德国极端右翼势力正在悄然兴起,而纳粹党的领袖正是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认为,德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不堪一击,是因为一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由于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支持他的理论,所以一朝之间纳粹党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魏玛共和国的总理。1934年8月2日希特勒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这样希特勒便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这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希特勒也成为德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希特勒执政后,纳粹党视德国共产党为自己独裁统治的最大威胁。同时为了消灭反对自己的共产党,削弱他们的力量,纳粹党一手炮制了轰动一时的国会大厦纵火案。事件发生后,纳粹党将其责任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这激发了德国民众对共产党的极端仇恨。此后德国境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反共浪潮。而德共遭到了灭顶之灾:办公机构被摧毁,广大干部被逮捕。为了巩固自身势力,纳粹党通过“长刀之夜”事件,大肆镇压打击及削弱党内反对派的力量,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以上事件牢牢巩固了纳粹党一党统治的基础。

希特勒执政后,纳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维护统治的独裁政策。政治上,建立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希特勒相继取缔了最大对手德国共产党以及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经济上,希特勒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其相关的民用工业。文化思想上,严格控制文化教育领域,焚毁进步书刊,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充军备。对外关系上,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英法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希特勒的军事冒险行动得逞,更助长了其嚣张气焰。

12.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关贸总协定,全称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政府之间相互之间所缔结的关于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它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多年战争的破坏,国际社会亟待振兴严重萧条的国际经济,整顿混乱的国际贸易秩序。为此,1944年7月,美国及其盟国等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为了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调节世界经贸关系,会议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作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三大支柱。这样二战后世界便形成了控制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结构。

1946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召开一次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同时成立一个起草国际贸易组织章程的筹备委员会。1947年,日内瓦召开了第二次筹委会会议,会议同意抽取正在起草中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中涉及关税与贸易的条款出来,构成《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会议上,23个国家和地区相继签署了这份“临时适用”议定书。该协定的成员国分缔约方国家、事实上适用关贸总协定国家和观察员国家三个层次。在三大支柱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继建立,至今仍然发挥作用;而国际贸易组织因美国国会未批准美国参加而未能建立。但是除美国之外的22个国家通过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1947年随着美国的加入,《关贸总协定》开始生效。关贸总协定于1948年1月1日生效,此后有效期一再延长,随着形势不断变化,多次修订,最终协定成为了确立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的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关贸总协定总部设在日内瓦,成员不断增加,已经达到130多个。

自1947年起,到1994年止,关贸总协定一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大约有10万种。第8轮谈判乌拉圭回合于1993年12月缔结,1994年批准。1995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在日内瓦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宣告了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的完结。从1996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中国本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但1950年台湾当局非法以中国名义“退出”关贸总协定。所以几十年来,中国一直被关贸总协定排除在外。1986年7月,中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总协定缔约国的申请,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的阻挠,始终未能“复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最终于2001年11月10日获得准许,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大家庭143个国家中的一员,圆了中国人多年的梦想。

1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社会舆论要求政府重视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的发展模式通常注重发展的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从而使人类逐步走上与自然界全面对抗和尖锐对立的时代,造成人地矛盾激化。7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趋激化,其中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尤为严重,成为了头号全球问题。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面对人口的与日俱增,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在寻求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道路。这便是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到可持续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俱乐部。它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金。1967年,佩切伊和金第一次会晤,由于他们对全球性问题有一致看法,便商量召开一次会议探讨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1968年4月,他们召集了30名社会名流在罗马林奇科学院召开会议,探讨的主题就是全球性问题,会后组建了一个“持续委员会”,同时以“罗马俱乐部”作为委员会及其联络网的名称。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它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预测如果人类继续恶化环境,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它还设计了“零增长”的对策性方案。《增长的极限》一经问世,便在全世界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大辩论。它提出了全球性问题和全球问题研究领域,这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来解决那些最复杂并属于最高层次的问题。美、英、日等13个发达国家受到了罗马俱乐部的影响,相继也建立了本国的“罗马俱乐部”,开展活动保护环境。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共同讨论环境问题,同时还呼吁世界人民一起为改善人类环境而努力。《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环境的全球性宣言,宣布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行动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3项文件。同时还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签了字。会议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这次大会的背景是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一系列文件的通过使得这次会议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次会议后,联合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其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不懈努力,共同奋斗。

14.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欧洲曾经是近代文明的摇篮,现代市场经济也是发源于此。二战前夕,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西欧地区经历长达6年的大规模战争后今非昔比,满目疮痍。昔日欧洲繁荣的景象风光不在,城市上下只能是一片废墟。当时西欧国家所面临的任务是从几乎崩溃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清除共产党势力在各国的抬头,从而共同遏制苏联在全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