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13132500000027

第27章 文化艺术篇(1)

1.《荷马史诗》的创作

在古希腊的文坛,《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史册,名垂千古。他的作者是四处漂泊、双目失明的吟游诗人荷马。传说荷马是古希腊爱奥尼亚人,他生前还办过一座修辞学校,曾经游历过地中海的所有地区,最后荷马死在爱琴海沿岸的爱斯奥岛上。

他的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是他的诗篇并没有被后人所忘记,而是一代一代得以流传。荷马流芳百世的诗篇就是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是古希腊艺术史上的璀璨的明珠,是全世界文化的无价瑰宝。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伊利亚特》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而史诗所记述的具体内容发生在更早的公元前12世纪。《伊利亚特》所讲述的是特洛伊战争,通过描述战争过程中传奇式的情节来塑造了阿喀琉斯伟大的英雄形象。《奥德赛》所讲述的则是想出“木马计”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回国途中的传说。两部史诗前者所描述的是战争,后者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两者均旨在歌颂英雄主义。历史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因荷马史诗得名,被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许多不乏具有神话色彩。它们反映了公元前九世纪到前八世纪古希腊氏族制度逐渐瓦解的历史过程。同时它们无论对于历史地理,还是对于考古民俗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荷马史诗”不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后辈诗人将史诗视为文学的楷模,诗歌中的名著,从中汲取文学的营养。而对于历史学者来讲,通过史诗可以研究古希腊早期的历史,他们认为这段历史是黑暗的希腊远古时期的结束,标志着启蒙时代的到来。

2.古希腊哲学的成就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文化在文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文学方面,《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数学方面,泰勒斯提出了圆周被直径等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两直线相交时对角顶角相等等原理;物理学方面,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理等等。总之古希腊文化所取得的成就举不胜举。在这些成就中,古希腊哲学最有影响力。古希腊哲学提出了系统的世界观,并在世界观问题上展开了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古希腊还涌现出了“希腊三贤”,他们分别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生于雅典,他早年曾经跟随父亲学习雕刻,后专事伦理哲学探索。他十分好学,凭借自学他成为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苏格拉底经常将自己的知识无偿传授给社会各界人士,同时他还非常乐于和他们探讨着各种问题,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据说苏格拉底有个蛮横无理、惹事生非的妻子。尽管别人都不喜欢他的妻子,不愿与她交往,但苏格拉底却能心平气和与其相处。苏格拉底通过和别人的辩论,提高了自己的辩论水平,增加了自己的修养。同时他还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形成了辩论的“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4个步骤。

苏格拉底一生不讲究吃穿,他最在乎的就是一门心思做好学问。在政治上,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的管理者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他一直在坚持研究,不断探索,他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各种抽象观念的产生是由于事物本身形状的不同;认为天地万物,生存毁灭,皆出于神意;认为人的灵魂来自于神,是永生不死的,直到人的肉体死亡,灵魂才能得到解放;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认识普遍的道德规范;倡导“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即知识”,“作恶即无知”。苏格拉底提倡的“神秘主义色彩”的行为使得他的崇拜者越来越多,再加上苏格拉底以世界性的公民自居,雅典的统治者认为他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于是逮捕了苏格拉底。随后又对其进行了审判,最后判其死刑。本来在他的弟子的安排下,苏格拉底有机会逃走,但是他却不同意,最终喝毒自尽。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利,出生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苏格拉底是他的恩师,他深受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柏拉图因不堪忍受打击离开了雅典。从此他一直在外漫游了许多年。就是在这段自由考察期间,柏拉图建立起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后来他来到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企图说服当地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是遭到拒绝。后来他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雅典,他开办了一所学园,在教学之余,抽时间著书立说。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

在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之上,还有超经验的“理念”世界,他将其称为“艾地亚”。他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客观存在,任何现实世界的事物都派生自“艾地亚”。任何人要想真正获得知识,就必须先寻找它们的“艾地亚”,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柏拉图还认为,人的灵魂是永生不灭的。人的肉体灭亡之后,其灵魂在理念世界还是“自由而有知”的。当这个灵魂再次转世为人而进入肉体时,灵魂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这时,人们只有通过回忆才能重新获得被遗忘的知识。因此,柏拉图认为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

在政治上,柏拉图拥护贵族寡头政治,反对民主。他在主要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主张建立由少数剥削者对多数被剥削者的****。除了《理想国》外,柏拉图还有其他很多著作,包括《辩诉篇》、《曼诺篇》、《智者篇》、《法律篇》等,但是他的哲学思想竟然遭到了得意门生亚里士多德的反对。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客观世界获得的。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塔吉罗斯。他曾经读于柏拉图的学园,他的勤奋好学受到了柏拉图的青睐,被称为“学园之精英”。亚里士多德对老师很尊重,但是他却不同意柏拉图唯心主义的思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后来,他回到雅典,像老师柏拉图一样,边教书边著作。

在哲学世界观方面,亚里士多德是二元论者,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他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两者组成的。形式决定质料,形式比质料更为重要。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和老师柏拉图一样维护奴隶制度,认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做奴隶、一部分人做主人,是“自然而合理”的。同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古典世界最为博学的人。他是形式逻辑的奠基者,而且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对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医学都有贡献,代表了古希腊自然科学的最高水平。另外,他对历史学、政治学、文艺理论都有研究,并且都有著作传世。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工具篇》、《逻辑学》、《物理学》、《政治学》、《修辞学》、《形而上学》、《诗学》等.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深刻影响了哲学的发展。在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最早提出唯心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体现神的智慧与目的;并且最早提出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的方法。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把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深受他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颇有成就的同时,对自然科学也有深入的研究,正是在他的影响下,自然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古希腊得以发展。

3.儒家学派的创立

中国作为享誉中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迄今为止从未中断,这在世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中华文明曾经乃至将来都会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儒家学派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谈到儒家学派,就必须提起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同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一生共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贤弟子七十二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曾长达十四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是由于他代表没落的奴隶制阶级的利益,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中去,最后他想通过贤明的君主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不过孔子通过这段期间坚持不懈地教育弟子,与其探讨人生和社会的重要问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言论。他的弟子在他死后将其言论进行细致的整理,编成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巨著《论语》。

孔子所在的年代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全国四分五裂,处于割据状态。据说当时一共有包括晋、秦、鲁、宋、郑等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它们之间彼此融合,不断兼并与斗争,使得诸侯国的数量急剧减少,到战国初期已经所剩无几,初步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七国之间相互竞争,频繁作战,同时那时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君王为了称霸群雄,竞相招揽人才;社会名士积极踊跃,献计献策。当时中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变革时期,各种新旧思想和制度相互冲突,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文化思想异常活跃。在这段时期,中国在历史、文学、哲学、科学等各方面都涌现了大量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创办了儒、法、道、墨等思想流派,为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百家争鸣”时期。其中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影响最为深远。

孔子是当时士阶层的代表人物。他们较普通人而言,思想偏上但地位低下,对上对下均有一定的妥协。因此,中庸便是两者之间最为合适的哲学思想。孔子的言行举止中,始终体现着“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他还认为中庸是至高极难的一种美德。中庸应用在人伦上,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和君仁臣忠;应用在政治上,是“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礼记·缁(音资zi衣篇)》;应用在行为上,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篇》);应用在教育上,是“求(冉求)也退(性好谦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性好胜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总之,凡是人间事物,都一定符合中庸之道,而中道所在,要根据情况随时移动,随机应变。

儒家学派以孔子为核心,孔子思想以中庸为关键。在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儒家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乃至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成为了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思想武器。同时它还为后世留下了诸如《论语》、《孟子》等一系列文学巨著,影响了无数代华夏儿女。儒家思想还影响了海外的“孔子”迷们。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孔子学院,儒家在世界的影响由此可见。然而过分地崇尚儒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儒学培养出一批高级书呆子,除了哲学、文学,其他知识极少,尤其是科技、经济、法律方面的。儒学重视培养伦理道德,却忽视发展经济,制定法规制度,这直接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作为后人,我们只能辩证对待中国传统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4.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指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各岛、希腊半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的青铜时代的文明,其中心地区在克里特岛与迈锡尼,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它不仅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也是西方文明的开端。

克里特文明其时期大约为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是希腊最早的文明。19世纪末英国学者伊文思发现了克里特文明,这以后克里特文明才向世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据考古发掘证实,克里特早在约公元前2000年,就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特征是宏伟华丽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工艺品和强大的海上霸权。

克里特作为爱琴海第一大岛,是地中海海上交通的枢纽。岛上景色迷人,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克里特由于临近埃及和西亚这些古代最早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在社会经济方面曾经一度居于欧洲最先进的地位。当时农业和手工业已有分工,农作物品种以大麦、小麦、橄榄、葡萄为主。手工业有突出进步,青铜器、金银器、陶器较过去增多,工艺复杂。在建筑方面,能修筑大型王宫。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文字,最先是图画文字,以后演变成为象形字。这标志着克里特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公元前15、16世纪,是克里特文明的鼎盛时期,那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繁荣时期,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王宫依山而建,层层相连,中央有一长方形庭院,四周围绕着富丽的宫室。室内陈设着陶器、雕塑、金银器皿,四壁是光彩夺目的壁画,画中题材多样,从贵妇、少女到花鸟草虫、斗牛场面,均以写实主义的笔触画就,洋溢着和平的气息。王宫的设计极具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调。这一时期产生的线形文字,目前尚未被释读。

公元前1400年,克诺索斯王宫和克里特的其他城市不幸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从此克里特处于迈锡尼文明的影响之下,克里特文明逐渐被人遗忘,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之中。

迈锡尼文明是指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希腊南部的迈锡尼、提林斯、派罗斯和斯巴达等早期城邦文明。墓地文化是其鲜明的特点,发掘出的青铜武器和工艺品都极精美。迈锡尼文明各国处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连少量壁画和雕刻作品也充满好勇斗狠的勇士气息,与克里特文明时期的艺术格调迥然不同。

迈锡尼文明诸国的内部结构较为清晰。国家的政体为君主制,国王称瓦纳克斯,国王之下有一批官僚,其中重要官职称拉瓦盖塔斯,可能是军事将领。看来迈锡尼文明时期已形成一套官僚体制。迈锡尼文明各国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双重所有制,即土地财产的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国家的统治者照例是大土地所有者。国王有地30单位,拉瓦盖塔斯有地10单位,村社成员只有村社公有地的占有权,每人占有的面积不足1单位,还需租种部分公有地方可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