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泉涌相报”,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反应。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必须遵循生存之道,讲究情义。如果只知道占别人便宜,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势必会引起身边或周围人的反感甚至痛恨,做起事来必然别别扭扭,无法顺利进行。相反,如果注重情义,知恩图报,乐于助人,以一颗诚心与人交往,必然会赢得良好的人缘,这样做起事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任何地方都需要感谢。有了感谢,那里一定会充满灿烂的微笑。推销员遭到拒绝时,应该感谢顾客耐心地倾听了自己的解说。这样才有下一次惠顾的机会!老板批评你时,应该感谢他为你指出错误。这样你才能改进不足获得发展!其实,世界上最划算的东西就是感恩,它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收获很大的利益。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项重大的投资,对于未来极有帮助。
感恩与溜须拍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没有目的性的,是自然的感情流露,是不贪图回报的,而溜须拍马却刚好相反。职场上可能存在着这种情况,一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老板,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内心深处,甚至有意疏离老板,以维护自己的清白。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多么幼稚,多么无知啊!既然身正何必害怕影子斜。因为老板竭尽全力地工作,公司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因为老板的谆谆教诲,你们才有所进步;因为老板的英明,才给予你们无限的发展空间……既然心里意识到这些,为什么不感谢你的老板呢?何必担心他人的流言蜚语呢?
感恩不仅对公司和老板有利,也可使一个人的人生变得充实而完美。感恩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潜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感恩和慈悲是近亲。如果总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你将变得谦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而感恩。常备感恩之心,即使遇到再大的磨难也能笑颜相迎。
我们应把“谢谢你”、“我很感激你”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上,这是感谢一个人最简单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方法。以这种简单而朴实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为公司为老板更加勤奋地工作,这比金钱和物质更可贵。
假如因工作需要,你被调离了原单位,你同样要对原企业或单位心存感激之情。即使你是因与上级或同事发生矛盾而离开的,也要心存感恩之情,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要学会以德报怨,试着去想一些值得高兴的事,去想别人的好。比如在工作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与领导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同事、领导传授给你的为人处世技巧……如果每天都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那么你的心情一定很舒畅,自然也能做好工作,搞好人际关系。
对曾经伤害过你、使你痛苦的人心存感激,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如何承受压力,让你变得坚强;对曾经帮助你的人心存感激,因为他为你解决了燃眉之急;对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心存感激,因为他们为你的生活增添色彩。信任他人、原谅他人、宽容他人的同时,你也同样会受益匪浅,你获得了世间最可贵的快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怀,放弃冷漠,就如同为生命注入了新的激情,你会发现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不能在受到别人恩惠之后才去付出,而应在不受任何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主动献出自己的热情。实际上,这是一项投资,未来将有很大的收获。你的人格将因此而增添更多迷人的魅力;无穷的智慧将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将获得一席之地。
感恩可以视为一种社会道德。业绩有所增长,应该感谢曾经支持、帮助过你的所有人;职位获得提升,应该感谢上司为你提供的机会,感谢他对你的栽培和鼓励;遇到困难、挫折或遭遇失败的洗礼时,不妨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它们,把他们当作上帝赐给你的锻炼机会。
要想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必须讲究情义,重情重义,知恩图报,这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
案例一:
知恩图报,“郑债牛还”
牛根生在伊利工作了16个年头,在这16年间,他为伊利付出了许多代价。对伊利的感情毫不次于蒙牛。按他的说法就是,伊利对他有栽培之恩。而牛根生又岂是忘恩负义的人呢?他懂得以德报恩,知恩图报的道理。
1999年,以牛根生为首的一干人一同离开了伊利。然而,人离开了并不代表他们与伊利毫无牵扯了。他们的工资纠纷一直到2002年才划上了一个句号。而这个句号之所以能够划圆,还要感谢牛根生。
当时,伊利工资发放制度采取的是年薪兑现制,也就是说1998年的年薪要到1999年才能兑现。1999年,牛根生等人离开伊利后,伊利没有履行工资发放制度,扣发了他们1998年的年薪。牛根生等人多次向伊利要钱,打电话也好、上门要也罢,结果都是徒劳。
1999年正是蒙牛创业之初,大家都在为蒙牛的经营奔波劳碌,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老账,只是偶尔去要一次。可是对方总是一推再推,直到2002年,无奈之下只有将伊利告上了法庭。可是,法庭的答复却出乎他们意料:已经过了诉讼时间。虽然他们在这两年中曾多次向伊利讨要工资,可是却没有证据,只能自认倒霉。于是,工资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牛根生一向关爱下属,更何况是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2002年牛根生拿出自己在蒙牛所得的年薪和红利,给大家发了伊利当年的欠薪。他说:1998年大家在伊利辛苦劳累了一年,却因我的原因没有获得应得的利益,我很内疚,现在伊利不发放你们的工资,我来替发!
牛根生的这一举动震撼了大家,替伊利还上了账,报了伊利的恩,也暖了好兄弟的心。一个公司的老板能如此为员工着想,员工怎能不拼命工作。
案例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
李嘉诚在创业前同样过着为别人打工的生活,可是一向好强、满腔抱负的他一直想自立门户,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终于,他再一次辞别塑胶公司的老板。
老板在与李嘉诚相处的几年中,深知他终究不是池中之物。而老板也是个善人,他甚至觉得,李嘉诚在自己手下,实在是委屈了。
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
李嘉诚十分感动,同时带着内疚,坦诚地向老板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他说:“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把一个客户带走,绝不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虽然是在商言商,李嘉诚依然是重义轻利,一诺九鼎。
后来,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果然,他原来在塑胶公司的一些老客户欲转向与他合作,结果都被李嘉诚婉言谢绝了,并且一再强调他原先打工的那家塑胶公司的实力和对自己的深情厚义,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原塑胶公司保持正常业务往来。
李嘉诚的真诚使这些客户非常感动,欲转向他的大部分老客户又继续与原塑胶公司保持生意往来。
20多年后,受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原料大危机。已经是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挂帅救业。同时,将自己公司的库存原料拨给先前打工的那家塑胶公司,把自己的恩公从倒闭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已经年过花甲的塑胶公司老板噙着热泪说:“我没有看错阿诚。”
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因而他能广结人缘,生意做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