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旧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每到正月十五晚,城乡到处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当你走进遥远的小山村,只见窗台上、马棚前、猪圈里、水井边、水缸里、十字路口、山坡上、丘陵上、马路边,到处都点着灯。儿童们手持大人们做的五彩缤纷的灯跳着、蹦着,跟随着扭秧歌,跑旱船、耍龙灯、舞狮子的队伍,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元宵节起源很古。相传始于西汉,盛于唐、宋。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文帝(公元前180-140)靠周勃、陈平等人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文帝上台以后,博采群臣建议,广施仁政,救灾济贫,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强盛起来。
因为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张灯元宵节一到,人们便举烛、张灯、结彩,供人观赏、游玩,俗你灯节。元宵节放灯之俗始于汉朝。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皇帝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唐玄宗时,每逢元宵,就命人在禁城之内大张灯彩。元宵节放灯,到了宋代十分热闹,并增加了十六、十七两夜,规模愈加盛大。明代的灯节依然可与唐、宋两朝媲美。清代末期,都市灯火的规模逐渐缩小,但农民舞灯彩的风俗却一直盛行。
元宵节放灯时间,汉朝仅在元宵节晚上,唐玄宗规定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北宋延长到十七、十八共五个晚上,到了明朝朱元璋时,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张灯,延至十七晚落灯。
唐代放灯时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出现了灯谜,到明代,增设了戏曲表演。
扎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花灯,又称“彩灯”,也叫“灯笼”。它是中国举世无双的精美艺术品。据记载:西汉以后历代都有制彩灯工艺。唐朝时,除了用彩灯照明以外,还可以做建筑艺术装饰。彩灯艺术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共同劳动,发展很快。在式样上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在造型上有山水人物灯,还有花鸟虫鱼灯。常见的有羊角灯、老虎灯、熊猫灯、金鱼灯,以及富有民族色彩的龙灯、云灯、宫灯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以人物造型的灯,塑造了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如“木兰从军”、“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关公夜看春秋”、“李白醉酒”、“魏征斩龙”、“武松打虎”、“红娘送柬”、“游龙戏凤”等传统折子戏灯。这些灯都讲究轻纱重画、刻意求工、力尽精奇。到明清时,北京、南京等地的“灯市口”就是白天列市,晚上张灯的地方。并有供人猜测的“春灯谜”。满城观灯者拥挤在此,络绎不绝。在争奇斗艳的花灯中,有一种精妙绝伦的走马灯。它的发明至少在1500年以前。《荆楚岁时记》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并明确提到“灯以火运”。走马灯的奇妙在于自动化。由于灯罩的旋转、画在上面的马宛如在不停地奔驰,故为“走马灯”。《燕京岁时记》中描写的很清楚:“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云、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的关键部位,是放在蜡烛上方的一个纸轮。由于蜡烛燃烧,周围空气变轻而急速上升,引起灯内空气持续对流,这股热风推动风轮绕轴旋转,带动与轮轴联在一起的灯罩“拥骑飞绕”。
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
彩灯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今天的灯,一般都用电灯取光。我国各地花灯品种繁多,格调各异,工巧优美,光彩熠熠。
吃元宵元宵节,我国民间都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元宵又名“汤团”、“圆子”、“浮圆子”。取其圆形圆音,寓意全家人团圆、平安、吉利、美满。据考证,元宵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
南朝《荆楚岁时记》里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的记载。
隋朝时,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有一年从正月十五开始,在京城洛阳搭了十里高台戏棚。当时供演员和乐师吃的夜点就叫“元宵”。南宋时,元宵传到明州(今浙江宁波)一带,当地人称之为“汤团”。至今仍有北方称“元宵”,南方称“汤团”之分。在宋朝的笔记《岁华忆语》中说: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至夜要供元宵。元宵是用米粉果糖制成的。宋代诗人姜白石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可见当时的元宵已经是清香宜人,香甜可口,而且价格很昂贵了。
元宵从制作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儿的,另一种是带馅的。它通常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等为馅。也有用虾仁、菜泥、鲜肉、火腿为馅的。有香、甜、辣、酸、咸五味。它可带汤吃、炒吃、油氽和蒸吃。煮元宵最重要的是善于用火。俗话说,“滚水下,慢火煮”。首先要用旺火把水烧开,然后将元宵下锅,并用勺子徐徐使锅内元宵旋转不粘锅。待元宵浮起,再改用慢火煮。在煮的过程中,可以加些凉水,保持似滚非滚状态。炸元宵的做法是将油烧至七、八成开下元宵,用勺沿锅底推动几下,三、五分钟后元宵绷皮,用漏勺捞出,用手勺轻轻拍打,使元宵松软排气,防止爆裂烫人,然后再下油锅炸第二遍至金黄色即可。炸元宵的油不宜过热,以防外焦里不熟。
元宵猜灯谜灯谜,是我国艺苑中一种独持的文学艺术形式。每到重大节日,尤其是元宵节期间,各地的游乐园、文化宫、俱乐部都少不了猜灯谜这个游艺项目。“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
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
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每年元宵节放灯,一些好事之人把诗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这时,文义谜语也就成了“灯谜”。首先是在官宦士大夫阶层兴起,后来渐渐普及到民间。每逢灯节,制谜猜谜者异常众多,内容也颇为生动活泼。从南宋到清朝500年间,一直方兴未艾。古时灯谜的谜面多用成语或诗句。如“绝代佳人”(打左传句一)--“美而无子”;“辞家见月两面圆”(打四书句一)--“望望然去之”。或用一般俗语做谜面,如“人在人情在”(打诗经句一)--“逝不相好”。有的谜面和谜底字字紧扣,如“焉哉乎也”(打四书句一)--“失之者鲜矣”。
猜谜语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增损离合法、会意别解法、象形比喻法、分析综合法四种。除此之外,还有拟人法、拟物法、故事法、借代法、连环法、排比法、反射法、折合法等。谜语除了一般的猜法外,制谜者往往还要在谜面上注明用什么格,以揭示和启发射猜者思考的方式。谜语在我国历史悠久,谜格多达几百种,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流传最广而至今还广泛使用的有:秋干格、卷帘格、求凤格、徐妃格、白首格、粉底格、谐音格、折腰格等等。现在,谜语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富于民族色彩和风格的一种文艺形式和文艺活动项目了。
元宵耍龙灯耍龙灯也叫“龙舞”、“龙灯舞”,是汉族传统舞蹈形式之一。
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在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相传,古人把龙、风、麒麟、龟称为“四灵”。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意思。早在殷商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我国民间的龙舞流传历史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它起源于汉代,经历朝而不衰。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龙头龙尾和一节节龙身,节数不等,但均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的称“龙灯”,不燃蜡烛的称“布龙”。此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拼成的“板凳龙”等各种形式的龙舞。如今的龙灯,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看龙,它讲究装饰,通常有13节至17节,“龙衣”有用布绘上彩鳞的,也有用绸锻加以刺绣的,特别讲究“龙头”,它专供观赏;第二种是舞龙,它和看龙在形式上无多大差别,但制作远不及看龙精致,耍舞龙的能上能下,左右旋转;第三种是龙灯,也有13至17节,是用竹笼糊上透明面筋纸,竹笼里点上蜡烛,在夜间翩舞犹似火龙,又象是“穿花灯”,由于没有“龙衣”牵连,耍时要求循环连贯。解放前,民间每逢正月十五,有的地方就耍“出龙会”,欢度元宵节。据清道光年间出刊的《沪城岁事》记载,当时上海元宵节龙灯的形状是“游手环竹箔作龙状,蒙红帛,绘龙麟于上,有首有尾下承红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不论那种龙灯,都配以篾编珠球一颗。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两、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赶往观看的农民,十分踊跃。民谚中有“锣鼓响、脚底痒”的说法。耍龙灯的表演,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龙节的主要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裆子(穿花),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龙中,不论表演那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11、13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就是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婉蜒腾挪,煞是好看。
元宵舞狮子舞狮子,也叫“耍狮子”、“狮子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每逢春节、元宵节,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从城市到农村,都有舞狮子的习惯。舞狮,民间一般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轻快慢重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舔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踩青等。
清明节的来历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材。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咏清明的诗,语言隽秀,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江南的清明风景,多少年来,成为脍灸人口的佳作。
我国的清明节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节气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视位而定的。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为某节气。由于它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借助它来安排农事活动。《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冻地化开,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劳动人民根据节气的迟早安排农业,进行耕种。北方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的农谚。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谷,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华北有“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的农谚。可见,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节气与节日不同,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那么,“清明”又是怎样演变为祭祀节日的呢?
据《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到现在,人们已把清明和寒食并称。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动,生机勃勃,一片清明景象,是人们踏青游春的好季节。在古代,到了清明节,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的习惯,还开展诸如斗鸡、打球、荡秋千之类的体育活动。
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可见,戴柳也是清明习俗之一。
在南方一些地方,清明不仅是农事的一个节令,也是一个富于诗意的节日。
如今,清明节成了我们纪念先烈,缅怀英雄业绩,为祖宗扫墓的日子。
清明成为节日,始于春秋。据史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晋献公的宠妃骊姬迫害,带了一批人马逃亡在外,颠沛流离19年。随行的臣子介子推,忠心耿耿。有一次,重耳想吃肉荤而不可得,介子推竟然暗自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
在赏赐有功之臣时,竟一时疏漏了介子推。后经别人提醒,晋文公懊悔不已,忙召介子推进宫受封。孰料介子推不贪富贵荣华,竟带着老母隐居凤阳县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过着清贫的生活。晋文公派人满山寻找,终未能见。正当晋文公一筹莫展,有人献计说:介子推是个孝子,若放火烧山,他为救母亲,一定会背着老母下山的。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介子推还是不出山,结果发现介子推与其母相抱死于枯柳树下。晋文公万分悲痛,为了纪念他,在绵山立庙祭祀,改绵山为介山,凤阳县改封介休县,并下令每年在介子推遭焚之日,全国禁火三曰,家家吃干粮冷饭,喝凉水,因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寒食清明与风俗
清明节,也称寒食节,是古人为纪念故去亲人而确定的节日,流传数千年,留下许多诗篇。清明节习俗颇多,有的习俗还沿袭至今。一为上坟扫墓的习俗。南宋诗人高菊卿,在其《清明》诗中,曾写有“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诗句。此诗反映出了古人清明扫墓的情景与心情。看来扫墓之风,在古时是十分盛行的。如今,每逢清明,人们都到亲人墓前或烈士陵园祭扫,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缅怀先烈的业绩。
二为在坟上植树的习俗。坟地有了墓堆之后,在墓旁植树作标志之风十分流行。有诗为证:‘松柏冢累累。“(汉乐府《十五从军》)、”垄树久苍然“(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
三是”插柳“的习俗。我国久有清明插柳之习俗。清明在门楣上插柳,从春秋战国开始,在唐代已很盛行。清明插柳,其意义有四:清明日,家家以柳条插门上,为的是祈求吉祥,借此以记年岁。宋赵元镇就写有”寂寂柴门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的诗句,以此作为已祭过祖先的证据,借以从大自然汲取青春和力量。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有的地方清明这天,青年妇女把杨柳枝戴在头上,认为这样做可使红颜不老。
四是踏青的习俗。踏青,也叫探春、寻春、游春。此习俗古已有之,始于汉,而盛于唐、宋。唐代诗圣杜甫,在其《绝句》中,即写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并在其《清明》诗中,描绘了踏青春游的盛况:“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首朱蹄骄啮膝。”宋代著名的风俗画长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为我们留下有关北宋首都清明节出游盛况的形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