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的习俗。杜甫写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天元天宝遗事》中还有清明节举行斗鸡、打球等比赛的记载。
《梦梁录》中还说,清明之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上述拔河、蹴鞠、打球、斗鸡、荡秋千、放风筝、赛龙舟等体育活动,可见在当时已开展得相当普遍了。
六是清明淘井的习俗。人们认为,清明淘井,可使水清明。
这倒是个讲卫生的好习惯。
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端”即事物的边缘或开始的意思;“午”是十二地支之一,由于“五”与“午”同音,这样五月五日就作为“端午节”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谓“端阳”。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讨好皇帝,避讳“五”字,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等习俗,在民间传说中,普遍认为这与纪念屈原有关。相传战国的时候,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看到楚国屡遭秦国的侵略,人民痛苦不堪,他站在楚国人民的立场上,为使国家免于覆亡,坚决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楚怀王不接受屈原大夫联齐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逼他割地献城。楚王又羞又悔,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这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上书新即位的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削职流放。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于公元前278年,出兵攻下楚国的郢都。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
屈原眼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自己救国无望,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心如刀割,在极端忧郁、悲愤、绝望、满怀热情不得舒展的情况下,於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当地渔民闻讯迅速驾舟赶来打捞,可总不见屈大夫的身影。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贞洁的孩子们。
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据《事物原始·端阳》记载: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闻一多先生考证:古代吴越民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籍以巩固自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每到端午时节,尤其是在南国水乡,都有龙舟竞渡的盛会,它富有蓬勃向上的竞技精神。
在汩罗江畔,每年端午都隆重举行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祭毕才开始龙舟竞渡。是时,群龙一齐下水,一声炮响,船似箭发,两岸欢呼,鞭炮齐鸣,真是热闹非凡。
吃粽子端午时节,家家户户吃粽子。粽子又称“角黍”,“筒粽”。
角黍是因粽子形状有棱有角,内裹糯米而得名;筒棕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盛行。西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有类似记载:“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还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唐代诗人郑谷“诸闹渔歌响,风和角黍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之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之后也赞不绝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古城长安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店,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市场上有“巧粽”出售。还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做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明弘治年间,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乾隆年间,林兰痴《邗上三百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
时至今日,粽子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品种越来越丰富多彩。从用米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米粽子,陕西人叫“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的粽子,即依不同地区的习俗,有豆沙、枣泥、芝麻等馅心;三是夹果粽子,一般以枣、栗、柿、银杏等分别与糯米包裹而成。粽子还有南北之分。江南粽以宁波,苏州等地的最负盛名,其馅心多为豆沙、枣泥、咸肉、火腿、油脂等。北方以北京江米小枣棕子为佳,其馅心以小枣果脯等最为常见。各地粽子有三角、四角、枕头形的,还有形若小宝塔的。
棕子还由华侨远传国外,成为中华传统的象征之一。
挂艾枝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挂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卫生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要洒扫庭院,清腐除尘,采艾蒿悬于户上,并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脸、洗澡和喷洒房屋前后、墙根角落。据民间传说,这样可以避邪御鬼,确保全家平安,老幼康健,祛病消灾。
喝雄黄酒旧时,每逢端午节家人团聚时,爱喝杯雄黄酒,以示庆贺。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设雄黄以饮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人们还喜欢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里外,涂在小孩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其实,雄黄酒虽有以上功效,却是严禁乱服用的,因为雄黄酒内服后,被体内器官吸收,可导致中毒。而且发现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食,对肝脏也有害。
各地端午风俗谈挂钟馗像在陕西南部与四川交界的一些地方,端午这天,流传挂钟馗像的习俗。传说钟馗是能打鬼的神,把钟馗画像贴在门上,可以驱除邪崇。
挂蒜头、石榴花端午期间,挂菖蒲艾蒿,这已是南北城乡的习俗,可在江西、安徽相邻的部分地方,端午这天,家家门前悬挂蒜头,有的挂石榴花“赶鬼除菌”。蒜的气味辛烈;石榴花五月盛开,是“天中的五端”之一。
迎鬼船江西南边的部分地方,流传迎鬼船的习俗。因为这一带水浅,不能进行龙舟赛;故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纸扎成旱船,带着登高、游街,谓之“迎鬼船”。
滚鸡蛋东北端午节清晨,长者要将煮熟的鸡蛋,在小孩子肚皮上来回滚动,尔后去壳让小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肚子痛。
破火眼南京城乡,都有“端午破火眼”的习俗。这天早上,家家户户在一碗清水里放少量雄黄,丢进两枚铜钱,全家用此来洗眼,据说此举可防眼病。
剪彩葫芦福建部分地方,端午有“剪彩葫芦”的习俗,各家用彩纸剪成葫芦状,倒贴于门,意将“毒气倒出之意”,“午后取而弃之”。
佩香囊江南部分地方,有“佩香囊”的习俗,内装香料,赐给恋人,表示忠贞之心。
赐香扇长江下游部分地方,流传着端午赐扇习俗,未婚青年男子,在送“羰阳礼”的同时,要送最宝贵的扇子给情人,过去的是羽毛扇,现在花样较多,有绸扇、羽绒叠扇、檀香扇等。
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和每月的三个十天,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既居秋的正中,所以称“仲秋”。
“仲”即居中的意思,而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这时因为月色倍明于常时,所以,又称为“月夕”。我们知道,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天体,它是靠反射太阳光并不断地发生有规律的形体变化,而被人们注意和看重的。当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转向地球时,我们就看不见,这就是阴历初一,称为“朔”。当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半转向地球时,我们便看见了圆月,这就是阴历十五,称为“望”。
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差不多是直射到月亮朝地球的一面,月亮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独在异乡旅居的人,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不过,汉代的秋节定在立秋之日。
这天,王者出猎,以所获祭宗庙,叫做驱之祭。到了唐时,各种类书中备载四时十二节令,单单没有中秋故事。可见唐以前还不以中秋为节。而在宋人的笔记之中,中秋的记载就屡见不鲜了。宋代的中秋节,“贵家结锦台榭,民间争占酒楼”,就是贫穷的市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这天晚上,“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从此,中秋节成为我国一个大节日。
关于月亮的神话,如嫦娥、吴刚的传说,在上古就已产生。以后,人们渐渐地把月亮和中秋月结合在一起,出现了唐明皇中秋游月宫等故事,唐诗中也有了“八月中秋月正圆”,“平分秋色一轮满”等诗句。
人们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在一起,圆而无缺的中秋月,成为亲人团聚的象征。
不仅如此,人们还制出圆如明月的月饼,作为祭月的供品。
中秋赏月以往,我国民间祭月、赏月的风俗很多。据唐人《玩月诗》序言中记载:冬天寒冷,不宜于户外赏月;夏季,天空常有浮云,月色的光辉被遮住;只有秋高气爽的中秋,才是赏月的好时机。每到中秋佳节这一天,夜慕降临,玉兔东升,千家万户便在庭院、楼台、地坪摆起月饼、瓜果、毛豆枝、鸡冠花、芋头、花生、萝卜、藕等礼品祭月。待到月儿当空,一家人还在清澈的月光下赏月叙谈,分享祭月礼品。
中秋吃月饼中秋佳节,我国城乡乃至海外侨胞,均有吃月饼的习俗。这也是中秋节的习俗特色。“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民歌)。每逢中秋佳节,吃月饼同时能够知道月饼的产生和袭沿,讲上一段给家人听听,一定会给节日增添气氛。
月饼,在很早以前叫小饼或甜饼。它原来是祭祀月神的供品之一。“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不过,唐宋时期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北宋诗人苏东坡曾有:“小饼如舞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时的小饼与现代的酥皮月饼很相似。到了明代《西湖游览志余》有了对月饼的描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仍收整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更多了。《燕京岁时记·月饼》叙述:
“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不过,在我国民间关于月饼的传说,却来自元朝。据说,在元朝末期蒙古族贵族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剥削和奴役人民,而又怕人民起来造反,老百姓家里不准有金属器具,就连菜刀也是几户人共一把,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当时的农民领袖朱元璋组织农民起来反抗,为了传递秘密通知,在月饼里夹一张字条,约定农历八月十五为起义时间,到中秋之夜,家家掰开月饼,看到传单就一起动手,造反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从此,每到中秋节,人们都要吃月饼,用以纪念这一人民群众的斗争节日。
中秋习俗有奇趣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除人们熟知的把酒赏月,分食月饼等习俗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趣。
走月图水乡苏州,中秋之夜姑娘们身穿时髦的衣服,在明月清辉里,三五成群,走街串巷,拜亲访友,以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形成一幅韵味别致的“走月图”。
跳月亮云南阿细族在中秋之夜,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都满怀激情在月亮下载歌载舞,初恋男女在月光下对歌表达爱慕之情。
踏月色广西侗族在中秋晚上,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月色赛歌赛舞。寂静的山林中乐声震耳,歌声四起,舞姿婆娑,尽情欢乐。
偷月果湖南侗族姑娘打着花伞,借着月光摘瓜采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们牵红线,托月作媒。若能摘到一个并蒂瓜果,就预示着两人相亲相爱,结百年之好。
静听月在东北流传着听月习俗,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全家人围坐一起,静听玉兔捣药、嫦娥起舞之声,一直持续到天明。
祭月娘居住在黑龙江的赫哲族,每逢中秋都要用葡萄、梨等礼物祭月。相传赫哲人曾有一名姑娘因受不了婆婆虐侍而到江边向月亮求援,最后到了月亮上。祭月活动寄托着人们对那位月娘的思念之情。
拜月礼云南傣族地区和广东潮州一些地方,每逢中秋之夜,置一方桌,上设瓜果饼食等供果,候月亮东升时,轮流跪拜,行完“拜月礼”,然后围坐在一起吃饼赏月,直到夜色阑珊。
求月老广东东莞一带,人们认为,中秋之夜是月老与少男少女作媒的时辰,未娶妻室的男子三五成群地等到三更时分在月下烧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牵红线。
唱月饼山东一些地方中秋之晚,家家户户做月饼。当明月初升,每家都把做好的月饼放在麦秸编成的圆垫上,让孩子们端到街上唱“唱月饼,赛月饼,来年更盼好年景!”孩子们一边唱一边互相品尝。
办歌墟广西中秋有办歌墟的风俗。相传广西某地有个老者有三个女儿,求亲人多,约定对歌的时间正好中秋节。故每到中秋,广西都要办歇墟,青年男女互相对歌,互诉衷情。
吃锅菜我国一些侗族聚居地,中秋之夜在明月下煮一大锅没盐的菜,大家一起围着吃,一起欢度中秋,据说为了纪念一位传说中的厨师。
舞草龙安徽一些农村,中秋节晚上孩子们利用稻草扎成的长龙,外面糊上色纸,插满蜡烛,敲锣打鼓,舞着草龙,走街串巷。
堆宝塔江西赣南的儿童每逢中秋,用砖和瓦堆成六层宝塔,中间空。并在旁边安置小桌一张,上供水果月饼。到晚间塔内塔外点上灯烛,灿烂的灯光与天上明月争辉。
中秋赏明
月咏月诗更美“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以其皎洁光辉,娟秀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并发出万千诗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