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忠报国
13717500000012

第12章 关天培燃饱御敌

关天培(1780—1841),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自幼苦学,原想考科举,后见当时国防虚弱,就转学武科,钻研《孙子兵法》,研究军火制造。二十三岁那年,关天培考取武庠生,参军行武数十年。1834年9月,两艘英军炮舰悍然驶人珠江口,沿途如入无人之境,一直闯过虎门清军要塞,进入黄浦军港。道光皇帝大为震惊,将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撤职查办,派江南提督关天培接任。

赴任的途中,关天培就颁发了《入境告示》,派人先到广州张贴,号召下属振奋精神,清除腐败、贪污、贿赂等旧习。到任后,关天培抓紧巩固海防,并认为虎门是“外洋至省城中路咽喉”,必须重点设防。他亲自到虎门测量海口的宽度,水位的高低,试验大炮的射程,确定了炮位的位置。他还添铸七八千斤重的火炮数百门,分别安置在广东沿海各炮台。1839年3月,为了配合林则徐禁烟,关天培设计和督造了八条粗大的铁链,每条长320丈,下面系以木排,木排两端系以锚缆,安置于通向内河的江面上,以防止敌舰闯入内河。他还整顿水师,严加训练,使广东海防的面貌焕然一新。数年里,外国军舰再也不敢到这里耀武扬威,寻衅闹事了。

1839年7月,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不甘心在禁烟运动中的失败,多次在广东沿海进行武装挑衅。关天培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英勇抗击,击败英军。同年11月,两艘英国军舰突袭中国水师,敌人的炮弹片擦伤正在水师船桅下督阵的关天培。他奋不顾身,带伤指挥水师士兵还击,打得敌船舱惶而逃。关天培因此被称之为南海“长城”,也有人将他比作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

为了断绝敌舰的食物、淡水等给养的来源,关天培决心从惩办提供这些给养的汉奸入手。他设计了用火船攻击汉奸给养船的办法:在夜色蒙蒙中,将火船开到沿海岛屿潜伏,发现汉奸船后,突然发起火攻。1840年2月29日,关天培指挥水师,在长沙湾用火攻法,“烧毁运烟济夷匪船共二十有三,岸上蓬寮六座,生擒奸民十余名,其焚溺者无数”。同年6月8日,关天培又亲自率兵袭击了停泊在磨刀外洋的汉奸船,“烧大小船二十一只,近岸蓬寮九座,获汉奸十三名”。这些措施,使英国军舰不敢轻举妄动。直至1840年6月21日,英军在广东海面集结了四十艘军舰,封锁了珠江口,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也没敢从虎门进军,而是北移,先后攻克浙江定海和天津海口。

腐败昏庸的道光皇帝和朝廷官员为了讨好英军,以求和平,竟撤销了关天培的职务,下令拆除了珠江口的木排、铁链和暗桩,裁减了三分之二的兵船,遣散了全部水兵,还允许英国人察看地形,探测内河,使关天培苦心构筑的防御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关天培无故受冤,心中愤懑,但仍以大局为重,不顾年过六旬,奋战在抗敌前线。1841年2月26日,英国侵略军集中数百门大炮猛烈轰击关天培亲自守卫的炮台。关天培亲自点燃大炮,与敌舰激战近十个小时,后因暴雨大作,炮门透水不能燃放,使敌人乘机从炮台后面攻上。关天培带领士兵,与敌军展开肉搏战。他持刀杀敌数名,自己也身负重伤,最后英勇牺牲。战斗中镇守虎门的四百多名爱国将士也全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