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蓝色蜃楼
13757000000061

第61章

“可惜呀,太可惜了!可怜的维特,他的爱的苦痛,就如大海一般沉重……可是绿蒂的心也太够‘恶毒’了,她为什么不给维特一点儿机会呢?尤其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她已经知道了维特为她而痛苦地死去活来,为什么非要等到维特在枪声中倒下,才要痛苦地昏死过去呢……还有那个安娜!她竟然留下自己可爱的孩子,背着丈夫,跟随‘花花公子’弗龙斯基到外地去同居达三月之久!既然有如此不顾一切的大胆追求,为什么还要走向冰冷的铁轨?走向永远的不归……”

刘涛在听完申雪莹所讲的文学故事之后,心情非常郁闷。他不无惆怅地替故事中的人物悲伤惋惜,而且这些故事也同时搅动了他的贫瘠的感情世界,使得他的贫瘠的感情世界,注入了爱的潮水,从而使得他的爱的海洋掀起了狂澜。

申雪莹解释说:“这是他们为了寻找真正的爱情,为了争取高贵的人权,从而向专制横暴、腐朽凶恶的上流社会发出的严重挑战。但是,可惜的是,安娜所追求的意中人却只不过是彼得堡的一个玩弄感情的‘花花公子’,她对安娜炽烈的爱情的报答,也不过是可鄙的虚伪和玩弄!纯情的安娜,以她个人孱弱的身心,无法抗拒弗龙斯基的引诱,更无法抗拒整个社会的腐靡堕落。她的卧轨自杀,虽然叫人痛心疾首,但又是必然的结果。安娜以自己的惨死的事实,揭开了封建社会的可鄙虚伪,并对那个吃人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无情地鞭笞和控诉。安娜的死,在某种意义上讲,同时又是美的永生……”

“可是……”刘涛似乎有话要说。但是,正要说时,却又无话可说了。他不知道那个俄罗斯贵夫人的爱情,为什么叫人这样难以理解。

这是一次难忘的关于爱情观和文学观的对话,现代爱情和传统婚姻,现代文学观和传统世俗观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通过这次接触之后,刘涛在跟申雪莹谈到文学的话题时,刘涛总会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这正是由申雪莹这样的城市青年引导的结果——他有很多知识弄不明白,这些故事中的人物的命运为什么总是这样让人揪心?而且,关于爱情和社会的话题,为什么总是纠缠在一起……

申雪莹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其中的原因,说这是由决定社会性质的国家制度决定的,是以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基础为基础的等等。但是,往往是申雪莹讲得一脸凝重,而像刘涛这样的青年,却只能听得一脸迷惑——申雪莹们的到来,不仅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城市青年的身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到来,也把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类文明成果,带进了几乎仍处于荒蛮状况的中国原始农村,使得农村这块有待开发的土地,被现代思想的“病毒”感染了。这种“病毒”有着极强的感染作用,它首先感染了还没有被封建落后思想污染的正在成长中的农村青年,这使他们的本来荒芜的心田,长出了可以荫天蔽日的森林的幼苗,尽管这幼苗目前还很弱小,但她终究会越来越强大,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占领农村这块还很原始的阵地,从根本上动摇人们的思想观念,给还很落后的农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全新的潮流,而且这潮流必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

汹涌而来的全新事物,就这样走进了农家低矮的茅舍,尽管许多东西还不被人们所完全理解,还会让刘涛这样的青年迷茫!刘涛这一代农村青年是最初受到了感染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拷问中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变化,对照外面的世界,考量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空白的大脑里生长出了那种叫做“思想”的萌芽,这萌芽,像慢慢苏醒的长夜中的星光,在暗夜的深处、在长夜的天空中闪闪发亮!尽管她还很微弱,但它毕竟为漆黑的夜晚带来了一丁光亮,虽然,那只是一丁点光亮,但她却充满了希望,她仿佛要燃烧成熊熊大火似的,叫人们激动,叫人们不安……

“世道也许要改变了……是的,要改变了!”刘涛这样想,“但是还不会是眼下。不过,那是很快就要到来的事情!这样的动荡的日子,这样的空白的日子,它们也许早就应该要结束了……”

刘涛忽然有了想做点什么的冲动。这冲动使他局促不安,但是,使他更加痛苦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他怎么能知道呢?眼下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他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有一点却越来越清楚了,那就是他肯定将来要做些什么。眼前的社会状况必须要进行一番改变,如果继续让这样愚昧无知的日子进行下去,这世界的末日也许就要到了。

“可是……”申雪莹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说。

面对刘涛的疑问,申雪莹有时会无话可说,因为她虽然知道应该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她却不知道如何改变目前的社会景况,而且也不知道应该让刘涛这个农村青年做些什么,才可能对他的未来有用,或者说让他尽快地成熟起来。在她的心目中,刘涛聪明热情,对弱小者富于同情,关心生活,关注社会,是很多思想贫乏的农村青年中的先进者,尽管他对社会知识和文学知识很不了解,使得他在这些方面显得十分幼稚可笑,甚至是一种可怕的悲哀,但他毕竟有了渴望得到新生活的愿望。

“不改变这样的现状,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将要受到严重的阻碍……还是应该读一点书的好,比如文学方面的、哲学方面的、甚至还可以读一点经济学一类的书籍。不读书,不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人是不能成为完人的,而且最终也不知道人所以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说到读书,申雪莹忽然说了一大堆叫刘涛不大能够听得懂的话,刘涛虽然不大懂申雪莹的话,但还是感到申雪莹的这个观点使人吃惊,而且这些话分明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诱惑”——申雪莹的话,似乎包含着某种忠告(或者说是教导),这些话在他的老师们那儿几乎听不到,因为,老师们从来不讲读书的重要意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思想的影响是这样的重要,这是刘涛在他的人生的历程中第一次听到。申雪莹说,当前,教育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它的枯燥的说教,剿灭了人们求知的热情,它的刻板的模式,把一代又一代人变成了公式和定义的奴隶。而且,眼下大行其道的伟人指示和语录,又像充满了神秘气息的谶语,教导得他们的头脑越来越幼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狂热,越来越背离了文明的轨道。

申雪莹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她发现刘涛很难听得懂她所讲的文学观和哲学观。对于像刘涛这样的生活在农村中的落后青年,他们在文学方面和哲学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思想基础,要想让他们摆脱低级庸俗的世俗思想的影响,非要进行一场思想的革命不可!

她对刘涛说:“你可以首先读一点托尔斯泰的《复活》、高尔基的《母亲》、《我的童年》、《我的大学》这些国外文学作品。国内的文学作品,你可以先读一读沈冰雁的《子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呐喊》等等。这样的书籍,我可以帮你弄到一些。不过,你要严格保密。这是被当做‘毒草’进行批判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一部好书,阅读它,没有人反对。”

申雪莹真诚地帮助刘涛,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使这个青年摆脱无知和愚昧,从而成为掌握了人类知识精华的新青年,尽管她还不知道,所以这样做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刘涛并不知道申雪莹竟然有着这样高深的知识素养,在此之前,他只知道申雪莹不过只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孱弱的女孩呢!她的确是很孱弱的,面对蛮横的公牛,她束手无策,虽然她使出了浑身的气力,但她终究无法完成一天要为生产队上缴一百斤青草的任务,甚至她还不能准确辨认哪些青草是牲口爱吃的,哪些青草牲口根本就不吃……

就是这个孱弱的小女孩,刘涛根本想不到她是如此的博学,在她的那颗还扎着小羊角辫的头颅里,在她的那双清纯的眸子里,竟然装载着一座雄伟挺拔的知识的大山!这使他不由得产生了对申雪莹的敬畏和眷恋:在知识的大山面前,申雪莹是一个巨人,而他只是一个侏儒!能够拥有这样的女朋友,他死也无憾!

刘涛想到了要送给申雪莹蓝色发卡的事情来。刘涛的脸红起来了,他鼓足了勇气,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来,将那物件攥在手心里,然后拉过申雪莹的手来,将这样东西放在了申雪莹的手里。

“什么东西呀,神秘兮兮的?”申雪莹十分好奇,盯着刘涛的眼睛问道。

“自己看嘛……”刘涛显得很不好意思。

申雪莹便伸开手去看,就见到了两只玫瑰花样的蓝色发卡。

“哇,多漂亮呀!谢谢你,我喜欢这样的发卡……”

申雪莹当着刘涛的面,就将这两只发卡戴在了发间,并且旋转着身体,向刘涛展示着这两只发卡在她的发间的美丽和漂亮。

刘涛就看见,那两只蓝色的发卡,就像两弯清澈的湖水,滋润得这个漂亮的女知青更加鲜活水灵了。

“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送我发卡?”申雪莹盯着刘涛的眼睛,她不明白刘涛为什么要送她发卡,“是不是要我做你的情人……男生是不该轻易送女孩这些东西的……知道吗?只有情人,才会送这样的东西……”

“我只是觉得你戴着它会更加漂亮,至于是不是情人之间才能赠送,我倒……你戴着它非常合适,挺漂亮的……”

“谢谢,我会珍惜它的。”

申雪莹忽然流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