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今天天气不太好
1378100000056

第56章 谁能见道--东寺如会

有僧问:“道在何处?”师曰:“只在目前。”

曰:“我何不见?”师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见。”

曰:“我有我故即不见,和尚见否?”师曰:“有汝有我,展转不见。”

曰:“无我无汝,还见否?”师曰:“无汝无我,阿谁求见?”

《景德传灯录》卷七页一二七

【白话新唱】

有僧人问:“道在哪里?”

东寺如会说:“道就在眼前。”

“为什么我看不见?”

“因为你有我执,所以看不见。”

僧人又问:“我有我执所以看不见,那和尚看见了吗?”

东寺如会说:“有我执也有你执,怎么样也不能看见道!”

“那如果没有我执没有你执,可以见道吗?”

“没有我执也没有你执,那么是谁要见道呢?”

【分析与鉴赏】

有一次,妈妈带小明去隔壁街的阿花婶家收会钱,阿花婶客气地说:“吃过饭了吗?留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吧!”妈妈客气地说:“吃过了!谢谢!不打扰了,再见!”阿花婶又客气地说:“真的吃过了吗?不用客气喔!”妈妈堆满笑脸说:“真的吃过了,不跟你客气。”然后用力一拉正垂涎餐桌上那尾醋溜鲤鱼的小明,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小明问:“妈!我们还没吃饭呀,妳怎么说吃过了?”

妈妈正在想,要怎么解释大人的礼貌客气话给未满六岁的小明听呢?小明又问:“妈!你还说真的吃过了!难道,真的吃过了就是其实没吃吗?”

妈妈叹了一口气,大人的世界怎么跟小孩说呢?

东寺如会也是叹了一口气,哎!悟道者眼中的世界怎么跟未悟的人说呢?

僧人虽然知道,有我执使人见不到道,可是,“没有我执能不能见道?”并不是一个“可以”的答案就可以了。东寺如会如果简单地告诉他“可以”,于佛理并无过失,可是,这样只是满足了僧人知性的需求,却对他的开悟毫无帮助。

所以东寺如会反问他:“没有我执时,是谁要见道?”再丢出一个问题,让僧人去参。

而这个答案,并非东寺如会可以说给他听懂的,必须僧人自己来了。

正如小明渐渐长大以后,总会领悟到,阿花婶也心知肚明妈妈与小明都没吃过饭,可是她们却在虚假的语言之外,达成一种人际间的默契,这种默契,六岁的小明即使想破头也不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