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玩家赵匡胤
13783800000035

第35章 西线有战事(3)

随后刘军一路西进,沿途接待蜀国降兵。每得一城,刘光义进城之后,都将府库的钱财全部分给士兵,而对敌人宽大处理。很多将领认为,应该屠城以诫蜀军,可建议全被都监曹彬制止。很快刘军也抵达成都。

可毕竟路远,又是逆流而上,冬季的长江又是枯水期,虽然打仗很省事,可是划船还是很费劲,所以到达的时候,王全斌已经把孟昶搞定。

太子孟玄喆带着一万人马从绵州折回成都的时候,孟昶大为惊奇,你把敌人赶走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孟玄喆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说,没碰到呢,不过他们马上就来啦。

那一刻,诗人孟昶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

一想到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娇艳的芙蓉花,再也抱不到娇艳的花蕊夫人,更重要的是,从此再也不能在七宝装饰的夜壶里撒尿了,孟昶忍不住流下泪来。

这时宰相李昊走上前来,跟他说,我有一个办法,不但性命无忧,还可让您得保富贵,安享晚年。

孟昶兴奋地抓住李昊的胳膊,说,快讲,你有何退敌良策!

李昊说,咱们投降吧!

孟昶心头的希望之火再次熄灭。

可是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办法呢。继续坚持,无非是多搭上几千条无辜的性命,让后蜀肥沃的土地再多几分血腥。

那就投降吧!

降表、仪式虽然复杂,但都不用自己操心,甚至投降书的修撰者都已经现成——前蜀后主王衍的降表就是身边的宰相李昊当年修的,他写降表不仅专业,而且有文采,能把投降书写成美文。说不定上次的稿子还在家,翻出来,只消依样画葫芦。

广政二十八年正月初七,孟昶降宋,后蜀亡。

除了十万蜀兵被歼,后蜀所辖四十六州、二百四十县、五十万户,一并归宋。

此时距离头年十一月初二王全斌、刘光义被封为伐蜀主帅,仅仅六十六天。

投降仪式于广政二十八年正月十九在成都城北十里外的升仙桥举行,这里曾因当年何仙姑跟随汉钟离在此成仙而得名,乃至后世有诗曰“升仙桥上稍停留,升官发财不用愁”。在升官发财不愁的桥上向敌人投降,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王全斌坐在马上,看着前来投降的后蜀朝廷,回想起自己这六十多天里所历经的千辛万苦,心中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快意恩仇。

这种快意很快将他埋葬。

按照剧情,这一天的蜀国,应是淫雨霏霏,草木同悲,山河垂泪。

按照经验,这一天的余秋雨,应是正在赶写一篇《含泪劝告大蜀降民》。因为他看到,似乎有成都百姓看不惯王全斌坐在马上的趾高气扬,有种上去把他揪下来的冲动,余秋雨写信劝告他们:

宋军入侵以来你们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大蜀帝国赢来了最高尊严。你们一定不会否认,这些天来,无论是蜀国的中央政府、地方节度使、各地刺史,还是全蜀各地的陆军、水军都尽心尽力、令人感动,甚至太子都以娇贵之躯亲赴前线。虽然我们失败了,但今天投降的气氛是动人的,因此,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蜀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当然孟昶没有看到体会到余秋雨的用心良苦,他正率领百官,低头走过王全斌的马前。

这位昔日高贵的大蜀皇帝,脸上的神情是如此谦卑。

眼前的场景却让宰相李昊感到有点眩晕,他跟在孟昶的身后缓步而行,差点跌倒。他突然想到,多年以前,也是这么一个淫雨霏霏的下午,同样在这座升仙桥上,他同样和百官跟着前蜀后主王衍向郭崇韬投降,其时王衍“白衣、衔璧、牵羊、草绳萦首,百官衰絰、徒跣、舆榇,号哭俟命”,当年撕心裂肺的感觉,曾让李昊忍不住凄然泪下。

他想起来了,那天是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一月二十七,距今已经整整四十年。然而李昊还能清楚地记得,那时受降的郭崇韬脸上,也有着与如今王全斌相似的快意恩仇。

四十年的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那时的翩翩少年如今已经垂垂老矣,那时的穷酸小子如今已经敢笑石、王是叫花——可又能怎样呢,李昊的脑中突然想起花蕊夫人曾经写过的几句诗:遇著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如今的后蜀君臣,不正含羞走过王全斌的马前么?他轻轻摇头,恭敬地递上降表。

其词曰:

“臣生自并门,长於蜀土,幸以先臣之基构,得从幼岁以纂承。只知四序之推移,不识三灵之改卜。伏自皇帝陛下大明出震,圣德居尊,声教被於遐荒,庆泽流於中夏。当凝旒正殿,亏以小事大之仪。及告类圜丘,广执贽奉琛之礼。盖蜀地居遐僻,路阻阙庭。已惭先见之明,因有後时之责。今则皇威电赫,圣略风驰。”

干戈所指而无前,鼙鼓绕临而自溃。山河郡县,半入於提封。将卒仓储,尽归於图籍。但念臣中外骨肉二百馀人,高堂有亲,七十非远,弱龄侍奉,只在庭闱,日承训抚之恩,粗勤孝养之道,实愿克终甘旨,保此衰年。其次得子孙之团圆,守血食之祭祀。伏乞皇帝陛下容之如地,荩之如天。特轸仁慈,以宽危辱。

臣复辄徵故事,上黩严聪。窃念刘禅有安乐之封,叔宝有长城之号,皆因归款,盖获全生。顾眇昧之馀魂,得保家而为幸。庶使先臣寝庙,不为樵采之场。老母庭除,尚有问安之所。见今保全府库,巡遏军城,不使毁伤,将期临照。臣昶谨率文武见任官望阙上表归命。(孟昶降表内容出自《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

王全斌看了不禁感叹:果真是写降书的大家,把你家皇帝的恭顺、惶恐、求生之情写得活灵活现,还以刘禅和陈叔宝自比,求宋太祖能保全小命,我一定会让你们如愿的。

李昊次日开门,见到门口多了一张条幅:世修降表李家。

默然良久,恍如隔世。

他想到自己年轻时候曾经立下宏愿,今生一定要写下一篇美文,不但令整个后蜀全部子民都能记住,最好还能编成语录时时朗读——可如今似乎要以书写降表留名后世了,真是造化弄人啊。

不过多年以后有人比李昊更惨。一个老外年轻的时候曾立志要当一名伟大的作家,梦想是写出来的东西全世界都要看到,而且看完要让他们歇斯底里,火冒三丈,痛苦万分——后来,他成功了。

因为他在微软公司负责写系统蓝屏时的报错提示。

投降后的孟昶于同年七月被举家迁至汴梁,住进了头年冬天赵匡胤在汴水边为他造好的别墅里。随后赵匡胤兑现诺言,下诏释罪,赐孟昶冠带、袭衣,并封他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

然而仅仅到达开封二十七天之后,孟昶就突然死去,年仅四十七岁。

蜀国投降之后,沿长江一路受降无数却力主不杀一人、观其一生都是以仁爱治军著名的曹彬,却密奏朝廷:孟昶王蜀三十年,而蜀道千余里,请族孟氏而赦其臣以防变。宋太祖批示:你好雀儿肠肚!

曹彬为何有此担心?从孟昶一行被押解东京时沿途见闻可窥一二。是时蜀地百姓沿路哭送,哀声连绵,当场恸绝在地的有数百人,虽是亡国之君,亦能得百姓深爱至此矣。孟昶自觉无颜见故国父老,以衣袖遮面,痛哭不已。而其心爱的花蕊夫人则长歌当哭,在临时休息的驿站的墙壁上含泪写下半首《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因为负责押解的兵士催逼甚急,她的下半阙未及书写一字。

成者王侯败者寇。亡国的主后,连写首整词的权利都没有。而残缺的作品,传递的又该是怎样的凄凉与遗恨?

千古艰难唯一死。

后人评价孟昶时,多认为,如果他国破时拼取一死,哪怕自戕,其声誉也会比现在高得多——然而文人毕竟难全如文天祥、方孝孺那般刚烈,这点在日后的李煜、赵佶身上也有体现。虽然后世汪国真有豪言壮语,“永远打不断的是脊梁”,但可以理解为诗人手软,打不断别人的脊梁,可自己的脊梁却很容易被打断——我们又怎能对孟昶要求太高?更何况利州被攻破之后孟昶迅速派兵增援,也是彰显血性与气魄。

他虽是个奢侈的皇帝,但无恶行,更无民愤,甚至还有多方建树。作为一个文化人,孟昶没有前世后世白痴皇帝低俗的爱好,玩文化也是屡屡玩出创意,玩出绩效。

首先是花。孟昶喜欢牡丹花与红栀子花(芙蓉),不仅下令开辟“宣花苑”、“牡丹苑”,到处收集牡丹花种,遍植内宫花圃,而且还让官民大量种植。每逢牡丹花开,他还召集群臣,设筵共赏,吟诗作赋,不亦乐乎。而芙蓉花在成都更是铺天盖地,锦绣满目。秋天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叠锦堆霞,红光满天。成都城内,万人空巷,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逐队而行,成都因此得名“芙蓉城”,至今不改。

然后是诗词。欧阳直卿《温臾词话》中说他“好属文”,《全唐诗》中也收录了他的诗和花蕊夫人的宫词百首,甚至孟昶还领导组织和促成了《花间集》的出版。公元940年,孟昶命卫尉少卿赵崇祚“广会众宾,时延佳论”,收集了当时“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名为《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古代文人词曲之祖,在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连王国维在著名的《人间词话》中也不吝赞赏:“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公元941年,孟昶又诏令史馆编辑《古今韵会》五百卷,可惜失传。

再就是雕刻。后蜀广政十六年(公元953年),孟昶命人在石壁上刻《论语》、《尔雅》、《周易》、《尚书》等儒典十经,尽依太和旧本,历时8年而就,史称“孟蜀石经”,为后世传经的模版范本。后来,孟昶考虑到石经难于传播,遂改石为木,后世用木本刻书,当以孟昶为始祖。

还有音乐。孟昶不仅“好属文”,而且“尤工声曲”,钟爱的花蕊夫人则更是曲中高手。昔日唐玄宗、僖宗逃难四川时,盛唐音乐传入四川,流风所及,蔚为大观,后蜀灭亡时,孟昶精心培育的乐工又有139人被遴选入宋,回归中原。靖康之变后,赵匡胤的子孙一部分迁居福建泉州,又将音乐带到南方,是为“南音”。如今,在福建、台湾及东南亚诸国,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南音社团,其始祖,便是被奉为“郎君大仙”的孟昶,其供位二百余,春秋二祭,从不间断。

还有医药。孟昶少时,就喜医好药,小有名气。据史书记载,一次其母病重,遍延名医治疗无效,孟昶便检点医书,自拟药方,其母服之竟愈。臣僚患病,他也常常亲自诊治,屡获良效,众医官无不佩服。当政后,鉴于原有的本草著作杂乱不一,载之不详,孟昶乃令韩保贞等编修了《蜀本草》二十卷,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明代李时珍评价说:“《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苏陶也。”

此外,孟昶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画院,延请了包括花鸟大师黄荃父子在内的50余位名画家住院创作……

可惜政治不是艺术。

可惜谁让你不幸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