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13884800000073

第73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典】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

【原作】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史学名著《三国志》的作者。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陈寿自幼聪颖,虽家境贫穷,但终日潜修学问,10岁就能写出好文章,15岁遴选为卫学生,居学官之首。陈寿从小养成一种穷不移志、富贵不淫的美德。有一年正月十五上元灯节,散灯后,小陈寿在街口拾得一袋钱币和二鞘小刀,便在街头坐候失主,直至物归原主才兴兴而归。街坊老少闻知后,无不称赞。

陈寿先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故事】

三国时,魏国曹髦为帝,朝廷权力全部掌握在司马昭手中,皇帝只不过摆摆样子。

那司马昭富有野心。他认为,破蜀平吴,都必须依靠他司马家的力量,结束多年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只有他司马昭能够做到。所以,在表面上,魏帝晋封他为晋公,屡加额外的奖励,他都公开上表示恳辞,而实际上,任何一个大小官员的职位,全是按他的意志授予;任何一支军队,只有他能够调动,连皇宫内侍也都要由他司马昭指定。

曹髦做了5年傀儡皇帝,却连一天都没有行使过皇帝的权力,愈来愈感到愤怒不平。他想了好几天,作出了决定,把一向对皇帝比较有礼貌的三个大臣:王沈、王业、王经召进内殿,对他们说:

“三位爱卿,司马昭独揽大权,孤立寡人,他的目的是处心积虑要倾覆我魏朝,自己称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们更不会不知。今天我决定以天子的名义,和你们一起,亲自去讨伐他!”

三个大臣听了都惊呆了。王沈、王业怕说话不慎被司马昭治罪,闭口不发一言。王经比较忠直,叩头劝告说:

“陛下,权在他人之手,已非一日,现在赤手空拳,凭什么去讨敌?还请陛下从长计议。”

曹髦咬着牙把讨伐的圣旨掷在地上说:

“朕忍无可忍了,决心已定,大不了一死,也比现在这样活着强。”

说完,他让三人稍等,进内宫去禀告太后。皇帝刚去,王沈、王业互换眼色,立刻出殿奔向大将军司马昭府中告密。司马昭迅速命心腹贾充带卫兵进宫,正遇曹髦握剑带了一百多个童仆出来,贾充命手下上前把那个年轻的皇帝一剑刺死。事后,司马昭谎说曹髦因举兵杀太后而被误伤身死。

但是,真是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纸上的谎言掩盖不了血的事实。到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手中,司马氏就篡魏为晋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便是这个故事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