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14158900000077

第77章 回顾总结寻找差距突破重点(1)

——积极推进“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

(二00一年九月)

一、关于前5个月深化企业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2001年3月份召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现场会议之后,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历时5个月,总体估价是:工作有进展,但是力度不够,进度缓慢,进展不平衡。分析一下,大体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改制工作抓得比较好,主要是临洮、定西两个先行试点县。从临洮县的情况来看,改制到位,出资人到位。安置职工一次性补偿到位。定西县改制面宽,对乡镇集体企业和劳服企业的改制很有特色。目前,临洮县由3月底全区现场会时的4户进展到23户。涉及总资产4498万元,转让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收益)6090万元,各受让人累计承担债务5558万元。交纳到位现金2400万元,安置职工后上缴县财政211万元。安置职工2044人,累计发放安置费1918万元,职工以自由劳动者身份与新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上岗人数达到80%以上。临洮一次性变现收益446万元。物资公司变现180万元,华茂商厦变现168万元,酒业公司变现142万元,洮大饲料公司、医药公司等企业在改制中充分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充分调动企业技术骨干和一线工人的积极性,生产经营蓬勃发展,各方面都比较满意:职工拿到了身份置换的现金比较满意,投资者放心投资求发展比较满意,银行债务得到落实比较满意,政府从企业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比较满意。定西县试点工作抓得早、进展快,全县已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35户。改革涉及面比较宽。最近又把乡镇集体企业和劳服企业的改制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以明晰产权、摘“红帽子”、公有资产出让为主要形式,完成乡镇企业改制43户、劳服企业改制3户,全部由原法人代表一次性出资买断,并承担债权债务,彻底解决企业产权权属不清的问题。做到了一步到位。

第二种情况,改制工作抓得比较紧,主要是陇西、漳县和地直已经批复实施方案的企业。陇西县列入这次改制范围的县属企业49户,职工6499人,涉及总资产2.95亿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资产整体转让5户,出让净资产593万元,一次性补偿安置职工405人,其他企业正在进行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确认及改革方案的拟定工作。漳县列入改制的县属企业32户,同时把基层粮管所、供销社、药材收购站也纳入这次改制范围,目前已审批实施方案的6户,县砖瓦厂、印刷厂、酿醋厂整体产权转让,上缴现金112万元,粮油加工厂和建筑公司实施破产重组。地直企业经审批实施方案的有春达锅炉公司、博兴铸造公司和外贸总公司3家,目前已进入组织受让人报名及资格评审阶段.

第三种情况,改制工作有了一定进展,包括通渭、渭源两县和地直少数企业。通渭县地毯总公司等10户企业正在拟定、报批改制方案,渭源县确定渭水机械公司等3户企业先行试点。正在组织实施方案。其他企业还停留在清产核资、清理劳动关系、讨论改革方案等前期准备阶段。金城水泥公司在清产核资中,积极争取并扎扎实实做工作,与金融部门通力协作,已经核销银行债务的60%,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铺平了道路。同力运输公司认真清理劳动关系,强化财务管理,实行增收节支,提高企业效益,为下一步实施集团化发展创造条件。摊子比较大的一些企业,改制工作有所行动。但是对如何置换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净资产,置换身份和安置职工,还没拿出成熟的、一步到位的可行办法。

第四种情况,改制工作没有动作,包括个别县和地直一部分企业。有的是按兵不动,有的是工作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工作力度和总体进度要求差距较大。

二、关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前5个月企业改革的实施情况来看,除了试点县和地直个别企业抓得比较紧,大部分企业没有完成3月底预定的进度要求,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力度不大。首先,一些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企业改革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能认真及时地指导和研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很少过问,领导工作很不到位;有些分管县长不能亲自坐镇指挥,督导不力,还有一些企业的法人代表等待观望,维持现状,改制工作很不主动,同时派驻企业的工作组指导不得力。一些同志对这次深化企业改革的政策钻研不够,对企业情况吃得不透,摸得不准,有些工作组的组长很少到企业去,对组织交给的工作不负责任,不接触职工,知情面窄,还有些同志走马观花,没有“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对企业改革出谋划策少,思路不宽,推动力度不大。其次,有关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配合不力。涉及改制中利益格局调整时,强调部门既得利益,从改革与发展的大局考虑问题比较少。第三,宣传舆论跟不上需要。由于对宣传舆论导向不够重视,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改革氛围。新闻单位对深化企业改革的跟踪报道、专题报道、热点报道不足,全方位的综合报道更少,尤其是对临洮、定西两个试点县的深层次有力度的整体性宣传较少,没有引起轰动效应,对一些改制典型企业宣传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试点示范和带动作用。

2.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对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然性、迫切性认识不明确。不是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推动改革,促进企业机制转换,而是孤立地、片面地看待改革与发展问题,甚至把改革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改是“穷折腾”,改了多少年,也改不出多少效益,影响了发展。这些同志不懂得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不懂得只有彻底转换机制、抓住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这两个关键,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提供体制保证,求得生存和发展。二是一些企业的领导人,自己受让没资本。又害怕被别人所转让,既怕丢权又怕失位,这种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在工作中患得患失,缺乏积极主动性。三是不能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办事,而是按照给自己受让的方法操作,存有私心,置职工切身利益于不顾。四是一些企业负责人想搞又不敢搞,怕闲言碎语,等待观望,求稳怕乱。

3.重点难点突不破。这样几个问题缺乏实招:(1)对零资产、负资产的企业如何转让产权和置换职工身份,没有切实有效的改革办法,对破产重组、剥离分立等改制形式也缺乏成熟的操作意见。(2)一些较大的骨干企业如何转让产权、安置职工的问题没有得到突破,至今没有拿出比较可行的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3)一些有区位优势资源的企业对改革和发展缺少思路和办法,有的企业“抱着金碗去讨饭”,宁愿苦熬苦等,不愿去闯去改,还有的企业宁愿浪费资源艰难维持,也不愿变现闲置资产安置职工,启动生机和活力。(4)一些摊子大、困难多的企业对如何因企施策、以局部优势带动整体企业搞活,缺乏研究和探索,以致长期固守一方,死水一潭,起死回生乏力,深化改革的难题得不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