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逆世炎凰
1421400000132

第132章 殿试(1)

正在大家地感情急剧升时。卯时到了。钟响门开。宫门前登时一片寂静。紧张地气氛猛地从角落里钻出来。占据了每个人地心田,都说是不在乎。但谁不想考个好名次,将来入阁为相呢?所以事到临头。都提着一股劲儿。想要最后冲刺一把呢!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官员们开始入宫。

考生们则站在一边。用崇敬地目光望着。身着蟒袍玉带地大学士;用羡慕地目光望着。穿大红官袍。系金银腰带地尚书侍郎;用淡然地目光。望着穿青袍地主事、员外郎。心说:这就是我进步地阶梯啊!

等官员们进去完了。贡生们地幻想也告一段落。便有礼部地礼赞官高声道:“大魏二十四年丙辰科贡生进!”

考生们赶紧在宫门前列队,在引导官的带领下,鱼贯往西苑进去。在进门以后,竟然还能没人领取宫饼一包,雪梨汁一瓶。不仅要让人感叹,公家待遇就是好,这才刚考上,就开始包吃包喝了。

锦衣隐在一群心潮澎湃的贡士中若有所思地跟着礼部官员,穿过幽深的门洞。

广场两侧的朝房使通往紫光阁的道路显得十分狭长。但又穿越两道宫门后,忽然看到一片极开阔的平台,白石栏子,雕龙望柱,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更衬托着尽头那高高在上、体量宏伟高大的紫光阁雄伟无比。

皇宫的威严肃穆,贡生们无不升起由衷的敬畏之们眼中,皇帝住的地方,就是皇宫无了。早先进来的官员已经分立平台中的红毯两旁。贡生们也在引导下,分左右站在官员的身后。

待所有人站定,平台上乐声大作,黄钟大吕、萧笙簧笛、编钟铜磬相伴而奏,真是声彻九重,荡涤人心,令大殿里的官员和贡生们无不面色肃穆起来。

就在这奏乐声中,大魏九州十方、五亿子民之主……大魏皇帝,头戴朝天皇冠,身穿绣着金灿灿的龙袍出现在紫光阁前。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声,总是那么的迷人,已经进入老龄的大魏皇帝像一个眷恋在位时光即将退休的老干部的一般,似乎分外享受的这一刻的感觉。眯着眼望着下方,半天方才开始讲话。讲的当然是那些套话空话,一点用都没有的领导讲话了。

但许多大臣都分外激动,至于那些第一次目睹天颜、聆听圣训的贡生们,更是激动的泪流满脸,虽然没有尖叫声,但好几个竟然昏厥过去。

看到这一幕,大魏皇帝感觉很爽,讲得更大声了。但锦衣却知道,贡生们不是为了见到皇帝激动的晕厥,而是在缅怀和拜祭那段漫长龌龊、不堪回首的士子生涯。

不过她倒没么特别的感觉,毕竟一路考试蛮顺利,没体会到那么多的苦楚,也没有那多的不如意需要吊祭,甚至还有闲心偷偷看穿着龙袍的皇帝,暗道:“这位面目虚浮,似乎并不是什么唐太宗宋高祖一类的明君,怎么就能有胆子在做出禁止修士在大魏国使用法力这样的决定呢?这位普普通通皇帝的背后看来肯定是有着可以依仗的背景啊……难道是那位国师红叶?”

就在胡思乱想中,皇帝终于讲完了。他持起裁刀,将黄案上的试题亲自开封,然后授予身边的轩辕太尉,轩辕太尉老手持着试题,苍声道:“大魏二十四年,丙辰科殿试,开始!”然后将其转交给轩辕太尉的小女婿,也就是皇帝的连襟,皇后的妹夫,礼部尚书赵贞洁。

在山呼万岁中,皇帝退场,那些被拉来充场面的官员们退场,只留下大学士段天涯,礼部、吏部两位尚书,以及一干礼部官员,这十几位便是此次殿试的监考官,阵容豪华无比。

在监官的指令下,贡生们依次在考桌后坐下,待所有人都坐定,一脸正气的赵贞便朗声道:“诸位,本次殿试分上下午两场,上午三个时辰,辰时开考,考时务一题,限一千字,午时末必须交卷;下午陛下赐膳之后,未时考第二场……”

话音未落,举众哗然,有贡纷纷问道:“敢问大人,多少年殿试都是只考策问,为什么要改变规矩?”

年过三十的赵贞死了前妻不过半年刚新娶了太尉的寡妇千金,自认从今后有了太尉做丈人,正是踌躇满志,要大展拳脚的时候,闻言冷声道:“考场喧哗,成何体统?莫非不想考了么?”

这话杀伤力太大,超出了贡生们的承受范围,立刻压得考场上鸦雀无声。

这时吏部尚书李默又道:“你们已经不是平民士子了,你们是‘中式进士’,未来大魏朝的官员!就必须有应变的能力,不然怎么面对千变万化的政务?”

考生们虽然不服,但没人敢反嘴,要是上了吏部尚书的黑名单,还混个啥劲儿?反正今年这科举透着邪性,根本就不与往年相同。那些贡试上得了好名次的脸色此时都不算太愉快,而那些自认为贡试没有好好发挥,以为老天眷顾又多给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的,反倒是一脸雀跃欣喜。

新鲜出炉的大学士段天涯,早扫见自家那个不长进的弟弟,如今竟能跟锦衣一道进入殿试,心中大感宽慰,便笑眯眯道:“这殿试呢?本就是优中选优,又不黜落谁,不必像乡试贡试那么严格,法子灵活一些,是有益无害的。”说着挥挥手道:“答卷吧,马上辰时了。”

礼部官员这才开始散发题纸。那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每页长十二寸,宽四寸。上有红线直格,每行只准写二十四字,要求每个字都用馆阁体,写的饱满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