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逆世炎凰
1421400000133

第133章 殿试(2)

最后才发下试题,题目是……法度乃立国之基,吾皇将禁修士滥用法力载入国之法度,是也非也?

评论皇帝是对是错?还要不要命了?不是发错卷子了吧?

看到这种考题,贡生们的汗水刷一声便下来了。

这哪是考试啊,这是把俺们往火上架着烤啊!

锦衣看到题目也是微微皱眉,但她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儿。

前几天姜辉祖就告诉她,鉴于如今修道者无法无天,国家法度已成虚设,皇上突然下令在大魏境内禁止使用法力,此令一出立刻在大魏境内惹起了轩然大波。

朝中大臣分成旗帜鲜明的两派,反对的一派自然就是已经少有所成的修道者,其中以文官居多。支持的一派则是以武道修为为主的武将。这阵子两派人是天天吵、****辩,从朝堂吵到家中,从内阁辩到六部衙门。想不到这股争论,竟然直接变成了本次殿试的考题,让贡生们对此发表看法。

众人虽心中疑惧,却也不敢不答,仔细想了一下朝廷出这题目的用意,自然大多数人便以为这是皇帝要求支持。擦擦额上细密的汗珠,稍稍静心平气,提笔润墨,纷纷在草稿纸上运笔如飞。

一炷香功夫,上面便一声锣响,命考生停笔交卷!

因为这次考试时间太紧,有些考生仍未誊抄完毕,还想抓紧时间再添几笔,却被收卷官们大声喝止,并恐吓道:“再写一个字,按作弊论处!”

吓得考生们赶紧丢掉毛笔,正襟危坐,只是免不了愁眉不展、甚至暗自垂泪也是有的。

这一行,是赵贞亲自监督收卷的,他早就知道这一行里有靖江王看重的一个人,再有一个是段天涯那厮的弟弟。作为政敌,他可不想让对方在朝堂上再添臂助。

待收到锦衣的时候,他正想着该用什么法子将对方的卷子弄成废卷,就听收卷官禀报道:“这个贡生的草稿纸是空的。”

赵贞阴着脸走过来,一看,发下来的稿纸上果然是空空如也,便冷笑连连的打量着锦衣,锦衣也面色平静的回望着他,丝毫没有慌张的意思。

死到临头了还样!

赵贞冷笑一声,挥手沉声道:“把这份卷子黜落了。”

此言一出,有些混乱的考场中霎时针落可闻,所有考官和考生齐刷刷望了过来。

“敢问大人,学生触犯哪条律,引得如此无妄之灾?”锦衣只好起身一礼,不紧不慢的问道。

看到锦衣这副定神闲的样子,赵贞便气不打一处来,一字一句道:“你这考生难道不知?科场必具其稿,以防代作之弊吗!”说着直接拿起那卷道:“黜落了!”

“且慢。”锦衣一拱手道:“大人且听学一言。”

赵贞手一顿。面带讥笑望着她。只听锦衣不卑不亢道:“正如大人所言。科举考试之所以须草稿与答题卷一起上交是为仿制有人代作而已。然今非试于号舍之内试于殿陛之间。一举一动。众目所瞩。有何嫌需要避之?”

“强词夺理!”赵贞正欲发作,段天涯过来道:“这考生说地有些道理。众所瞩目之下。确实没法代做。”说着呵呵一笑道:“赵大人身为部堂。当严则严。宜宽则宽么。”

赵贞虽然暗中嫉恨这个长得比自己英俊年轻的阁老,却也无法法当众驳段天涯的面子,毕竟对方才是主考。只好怏怏作罢。

心中却暗道:反正我已经看了他地卷子。到时候低低地落进三甲里去。让他中了进士也跟吃了苍蝇一样。

礼部官员将卷子收上去后。鸿胪寺官员端上来钦赐地‘盒饭’。

装在朱漆盒子里地一品豆腐、金掐菜、三仙丸子、溜鸡脯和罐煨山鸡汤。两荤两素一个汤菜色香味俱全。尽显御厨手艺每样都是一小份。决计撑不着你。

只是贡生们都在担心下午地考题谁还有心思吃饭?一个个面色愁苦。味同嚼蜡了鸿胪寺地一番心意。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第二场接着开考。待考题发下来。所有人都倒抽冷气。心说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啊。却一个不敢吱声。

因为这一场,考的是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翻译佛经。

除了四书五经,谁会这些玩意儿?

上面似乎也知道考生们为难,所以连同题目发下来的,还有一篇《金刚经》。好在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经文虽然复杂深奥,却也并非是完全无规律可寻。

于是乎,紫光阁前的平台上,众考生吭哧吭哧,搜肠刮肚的遣词造句。

即使锦衣也不由走皱了皱眉。

她之所以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所恃者无非博学多智,以及远超同年的处世经验,这让她的文章无可挑剔,令人心服口服。

但这种专业性太强的佛学,于她来说却太过陌生。

现在变数出现了,这佛经虽然她也大题能读懂一点,但既不是她宿身擅长的八股时文;又不是可以体现她高人一筹的政治敏锐性的策论,完全抹杀了她的长处,暴露了她的短处,让锦衣第一次感到了深切的危机。

偏这危机又不是可以凭急智解决的,非得对佛法有研究才行,锦衣自问没有这方面爱好,至少与高鹤比起来,两人的卷面便如凤凰与老龟一般,虽然都是四大瑞兽之一,可光彩照人的程度就判若云泥了。

所以锦衣笃定这一场比不过高鹤,甚至连旁边那几位也不如,不由有些沮丧,心说:好好写吧,怎么也不能迭出二甲三十六,不然就丢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