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说心得
14253500000037

第37章 悟得悟失:怀一颗平常心对待得失利害(4)

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之滥觞;因而,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的指标。一个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有些人喜欢涉足不正当的场所,即使知道是非,但也舍不得舍却,最终只能得到因果的报应。

作为国家公务员应该以人民福祉为根本,而作为一名法官更应当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合理,这是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知道的。但是,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田凤岐却知法犯法。

1997年5月至1998年11月,田凤岐在担任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申请银行贷款、成立房地产公司、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取利益,单独或通过亲属收受他人贿赂的财物折合人民币254万余元。

1999年6月至2001年8月,他在担任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承揽法院办公大楼工程设计、工程装修等方面谋取利益,单独或通过亲属收受他人贿赂的财物折合人民币76万余元。这样,田风岐收受他人贿赂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30万余元。

田凤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他人请托,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其行为构成了严重的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人,就是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人,更因为不懂舍却,才会遭到轮回的恶报。生活中类似于田凤岐的人还很多,我们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佛经里常说的“知非便舍”。

所以,想成就自我,而不是迷失自我的话,一定要观照自我、控制自我、清洗自我、把持自我,不为外物所玷染,活出一种自在、一种清净、一种完满!

知非便舍,远离一切干扰,才能拥有安详、和谐的心灵。

10.无病是大得

佛说:“财利,是人人所喜欢的,可是日日在病,财利无法受用,还要破费财利。所以一个人健康,便算是有大财大利的了。”有了健康才有求得其他一切的可能。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健康与事业、金钱、地位等等的关系,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1000000000”代表我们全部美好人生的话,那么“1”就代表健康,而那些“0”则代表事业、金钱、地位、权力、快乐、家庭、爱情、房子……我们会发现,如果失去了健康的“1”,一切将等于“0”。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并享用这些身外之物。健康是人生之根本。可以说,健康是人的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于健康的身心。

释迦牟尼一生留下的教义中有许多丰富而精辟的“健康”见解,对处于现代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何谓健康?一般而言,体魄强壮谓之健,平安无病谓之康,综合而言:身体强壮,平安无病就是健康。人皆喜欢健康,人皆希望健康,人皆需要健康。但如何获得健康?又如何才是真正的健康?站在佛教立场,是有特别的看法。

一般学说,将人之健康分为生理及心理两方面。身体无病,饮食正常,是生理健康;思想正常,行为合理,是心理健康。佛教认为人的身体由四大元素组织而成,其中一大不调,便百病丛生,必须四大调和,身体轻安,才是生理健康。至于心理,思想正常,行为合理,的确是健康。不过,问题是人的思想互异,究竟谁是正常,谁不正常?至于人的行为,又究竟是谁合理,谁不合理,由谁来评定?因为人世间的事,大都仅凭人的妄想,或情感执著的意念而定,既缺乏真理的基础,又无一定的准则,往往以众取胜,人皆如此便谓之“正常”,人皆如此,就算“合理”。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对于“正常”与“合理”的看法,却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用清醒头脑,深邃的智慧,来探讨人生的真相,以正确的观念,来明辨人间的是非曲直,结果,在真理的印证下,明白一切众生,都是迷失真性,妄起偏计执著,对世间依他缘起的一切事物,每每认假作真,是非颠倒,执无为有。这种执著,不管是我执或是法执,都不正常,皆不合理。因为众生由于自我的执著,顺我则贪,逆我则嗔,不解顺逆之境皆是假有,幻妄不真,便是痴。由于执我而起的贪嗔痴,便是心理毛病。既然一切众生皆有我执,内心皆有贪嗔痴的毛病,因此,我你他的思想都不正常,我你他的心理都不健康。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病。”而且是精神上的毛病。除非每个人都能够彻底取消内心的贪嗔痴,否则,每个众生思想都不正常,都是精神病患者。这种精神病患,根深蒂固,非一般医生能治疗,亦非今生今世可以痊愈。因为一般医生,仅能治疗人生理的毛病,无法治疗人心理的毛病;即使是心理学医生,亦只能纠正人因生理神经系统之失常,是无法根治人心理的贪、嗔、痴病,更无法清理人心无明烦恼的污垢。在这方面,惟有无上大医士的佛陀,始可以治理众生心中的无明病垢,也惟有佛法的慈悲慧水,才可以清除人心中贪嗔痴的三毒。人们承受佛陀真理的启示,慈悲慧水的洗刷,经过长时间的清除,在无量时空中修禅,使心中贪嗔痴三毒逐渐减少、微薄,甚至消失,直至最后一品无明净尽,始可回复人性的正常,恢复心理的健康。

的确,精神对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的幸福系之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这只要想想我们对同样的外界环境和事件,在健康强壮时和缠绵病榻时的看法及感受如何不同,即可看出。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那些事件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它的看法。就像伊皮泰特斯所说:“人们不受事物影响,却受别人对事物看法的影响。”一般说来,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健康的身心。

所以,世间没有任何事比健康更重要了。

一个一无所有但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一个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很多。

11.不要失掉高尚的自己

人这一生总在孜孜以求更高更好,那些珍贵的东西往往也就成了众人追逐的对象,并在追逐中往往忘了保留我们高尚的道德品质。珍贵的物品得失只在一瞬,而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一旦失去,并给人留下了某些不良印象,则很难再拥有。

这一点定一法师很清醒,而且也在教诲徒弟中做得很好。

任何一个寺院都会有自己的清规戒律,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些小和尚屡屡犯戒。定一法师所在的这个禅院也是如此,他决定有机会对这些小和尚予以教诲。

这一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老方丈定一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摔了个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

定一法师见这些和尚都在以那种探询式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道:“非常可惜吧?一抔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它千百年都不会损坏的,甚至可以永远流传下去。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尤其是我们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个境界,不是件容易事!你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与瓷瓶无异!”一时间,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无语。

小和尚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于是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对于我们而言,定一法师的教诲同样适用。

如果你跳过槽,换过几份工作,应该会有这样的感触:做事容易,做人难。有时候,要完成工作并不是难事,可是就觉得不对劲,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与同事相处是有学问的。

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大家心情愉快,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决定团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从时间上看,同事就如同家人,甚至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长,彼此之间还有无所不在的竞争,所以,有摩擦是难免的。在相处的问题上,尽量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多照顾别人的感情、情绪,真正地了解和体谅,发自内心地关怀,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了。

一位白领讲述他的亲身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300多名员工将裁减50%。太残酷了。更残酷的是,我和卫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卫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度过了多少疲劳但却兴奋的不眠之夜。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卫是两枚相依互动的齿轮啊!

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较容易决定,惟有我和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且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板决定亲自考核我们,并安排一次留岗竞争。

原本兄弟般的感情,忽然变得尴尬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早晨走进办公室,卫已经在那等了。他苦笑了一下,没作声。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气氛相当压抑。这熟悉的电脑、熟悉的桌椅乃至熟悉的人竟然变得如此陌生!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老板作开场白:“并非公司有意拆散你们两个人,实在是迫不得已啊!”说着,将两份同样的试题分给我和卫。一个小时的紧张答题,我和卫几乎同时交出答卷。老板和主任对照图纸研究了好长时间,似乎十分为难。主任小心地说:“这两个兄弟跟我多年,老板,我是一个也舍不得啊!”老板抬眼瞅瞅他,犹豫半晌,缓缓地说:“这样吧,由他们相互评价对方,再做决定。”然后,将我的设计图纸给了卫,而卫的给我,又说:“满分为10分,另外各自写出对对方作品的书面评语。”

原本痛苦的我,越发陷入“绝境”!老板简直将我们推入了古罗马斗兽场!

凝视着卫的图纸,我久久不能平静。他的思维和技法才华横溢,其中有我熟悉的味道,否定他,就等于否定我自己!多年在一起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相互渗透得很深很深……还想什么呢?我轻松地在卫的图纸上打了个9分。

当我发现卫也给了我9分时,我流泪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老板很动情,拉住我们的手说:“在这个关头,你们用各自的心灵选择了对手,请原谅我刚才的冷酷,也请允许我邀请你们永远留在公司,因为,你们是两个人,却拧成了一股绳。公司永远需要这种力量,它无坚不摧!”

任何外物失去了都可以通过努力加以弥补,但高尚的品质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

珍惜外物,更要珍惜自己的声誉和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