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市邑、墟集
乡村集市
相传神农作市,这种市无疑是乡村集市。《史记·平准书》载,因井田以为市,显然亦是乡村市场。
孟子更是形象地描写了站在乡村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伺机牟利的“贱丈夫”。
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孟子·公孙丑下》)
后来人们把操纵和把持贸易的行为,叫做垄断,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战国时,这类农村集市已为数不少。市井图画像砖(拓片)
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伞之曰聚。聚者有市。无声****乏。(《管子·乘马》)
另有资料说,战国时,中国已有800~900个城镇。
据《汉书·地理志下》载,汉代全国分为130个郡国,1587个县、道、国、邑,6622个乡。在郡县乡村中都有市场。县以下定期集市贸易的小邑,称为市邑。汉代,这种市邑数以万计。
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王符《潜夫论》)
另据日本学者估计,西汉后期(公元2年)全国有大小城镇37844个。
西汉时,全国“名都”只有20来个,郡国县道所在的城市1710个,加在一起,约有1730个。从37844个城镇中,减去这1730个县以上城市,尚有36114个乡村集市,即市邑。与上述“市邑万数”的记载是一致的。平均每个乡有6个市邑,每县约有24个市邑。汉代,县的面积一般为方圆100里,人口多的地方,县的面积较小;人口少的地方,县的面积较大。也就是说,每方圆100里内,平均有24个乡村集市,约为战国时期城镇集市数的5倍。
农村小集市的名称各地不一。或叫做“市”,或叫做“墟”、“痃”、“亥”、“场”、“集”、“街”……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从这些杂乱名称中,我们不难窥见其面貌。乡村集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交易时间短暂。战国时的市是朝满夕虚式的,早晨起来赶集,晚上散去。市罢人散,市场空空。
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战国策·齐策》)
定期集市。每隔三五日,或十日八日,集会交易一次。而不像城市市场那样是常设的。“墟”的名称鲜明地反映出这一事实。
柳宗元在《柳州峒氓》中引《青缃纪录》说:
岭南人谓市为虚,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故谓之虚。(《柳河东集》卷四二)
宋人吴处厚进一步解释了称市为虚的原因: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又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即是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手。(吴处厚《青箱杂记》)
“痃”(亥)市的名称也很形象生动。痃疟是一种定期发作的疾病,人们以此称呼当地间日或几日举行一次的集市。
又蜀有痃市,而间日一集,如痃疟之一发,则其俗以冷热发歇为市喻。
江南人觉得这种称呼不雅,而改“痃”为“亥”,以符合当地寅、申、巳、亥日集市的习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东南行》中的“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豸区(出)”诗句中所说的就是这种农村小集市。
活跃于这种集市上的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农民以粮食交换手工业者制造的农具、用具和酒、肉等日常生活用品。农忙时,手工业者还把农具运到田间地头出售,农民以五谷、货币购买,或赊贷。所卖农具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器不善者不集”,不合格的产品是不拿到集市上出卖的。
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鞔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币)易货。或时贳。(《盐铁论·水旱》)
这种市场上还没有看到商人的身影,进入市场的货物就地摆设,买卖,“老翁主贸易,俯仰众所尊”。有的农村集市尚无货币流通,处于物物交换阶段。
“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盐铁论·错币》)
这种农村集市数量多,相距很近。宋代,广州肇庆府惠州共管墟税83场,皆系乡村墟市。有“三里一虚”之说。清明上河图(局部)
墟市上的货物一般是不纳税的,但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希冀增加税收,请示朝廷要求对其收税。但皇帝认为,这是一种扰民举动,未予同意。
(北宋至道二年(996)七月)二十八日,上封者言: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冀增市算。帝曰:徒扰民尔,可仍其旧。(《宋会要辑稿·食货》)
可有些地方并不听中央的,照样创立税场收税,对米粟亦且收钱,甚或横征暴敛,甚为民害。
草市
草市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农村市场。“草市”一词最早见于东晋南北朝。草市的确切含义不详。草字的本意是潦草,草率,粗略之意。大概是因为有些农村市场与官府设立的县以上城市市场比起来,相形见绌,不那么规范,故称草市。现在学术界引用的有关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淝水左渎有“草市门”。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东晋成帝时,宫城移往苑城后,在建康城外置七尉,其中“南尉在草市北”。南朝齐永元三年(501)张欣泰之乱,鄱阳王宝夤投奔草市尉,这可能就是驻在草市附近的南尉。
宝夤亡三日,戌服诣草市尉,尉驰以启帝,帝迎宝夤入宫。(《南齐书·鄱阳王宝夤传》)
草市在唐宋时有很大发展,许多诗词和史书对此有所记载。从中可以看到草市如下一些特征:
草市上的货物多为农林渔牧产品,有诗为证。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例)树林。
霜浓竹枝亚,岁晚获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李嘉祜:《登楚城驿路·十里村竹林次交映》)
草市中有常设的药肆。据《太平广记》载,唐玄宗曾诏兼琼求访王老。兼琼搜索青城山前后,并无此人。惟草市药肆说,常有二人来肆卖药,说是王老让他们来的。兼琼根据这个线索果然找到了王老。草市亦有酒肆。陆游《村居》诗中有“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的名句。范成大在《离池阳十里清溪口复阻风》中亦有“远寻草市沽新酒,牢闭逢窗理旧书”的诗句。草市中还有饭馆等设施。
大的草市非常繁华,有来自四面八方、语言各异的商贾,有长途贩运来的货物。如距汴州(开封)城不远的汴水渡口上的一个草市就有“江货”、“海商”: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王建《汴路即事》,《全唐诗》卷十一)
有的草市上还出卖名人诗句。如白居易和元稹的诗就被“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拿去换酒茗。
草市上有许多富室大户定居,也招来****的劫掠。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元和)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
(杜牧《上李太尉论****书》,《樊川文集》卷十一)
有的草市设有管理的官吏——“草市尉”,已如上述。
多草市位于城市附近。上已言及,建康城外有草市。宋求敏《长安志》载,万年县城东有草市。四川的西川城东门亦有草市。宋代,城郊草市更多。
宿州自唐以来,罗城狭小,居民多在城外……诸处似此城小人多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多。(苏轼《乞罢宿州修城状》,《东坡全集》卷三十五)宋代许多草市是“自唐以来”就已存在的。五代时曾规定,兴建草市要在城外距标识7里以外处。
钱庄
草市有的位于交通要道,特别是江河沿岸。上引“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两句,已说得很清楚了。
有些人口多、贸易发达、交通方便、位置重要的草市上升为县治。如唐代著名的灌家口草市于开元十三年(725)升为归化县治。
市镇
当代常乡镇连称,古代则市镇并列。市,作为贸易场所,见于远古,而镇在宋以前是指军事设防地。宋以后,镇的经济贸易功能增强,市镇性质逐步接近,故在一些地方志中出现“市镇”条目。明代已把市镇作为同一概念。如弘治《吴江县志》称:“人烟辏集之处谓之市镇。”正德《嘉善县志》说:“大曰都邑,小曰市镇。”但市镇仍略有差异。古代,市的规模小于镇,与当代市大于镇不同。“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民国《嘉定县续志》卷一《市镇》),“东南之俗,称乡之大者曰镇,其次曰市,小者曰村曰行”。镇比市有较多的军事、行政职能。
市镇形成的途径清代节日集市
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水陆交通运输的显著改进,是市镇产生的历史前提。具体说来,市镇的形成有以下几种主要途径:
其一,由军事据点转化为行政和工商业市镇。
宋建隆三年(962)十二月癸巳诏置县尉,削夺镇将干碍地方政治,确认市镇为县市和草市之间的市场建制。设监镇官,仅负责安全保卫,防盗,防火,并征税榷酤(雀沽)。由此形成了一批镇市。宋以后,一些地方由军事据点变成商贸中心的情况经常出现。如天津卫,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纯粹的军事防地,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后成了华北大商贸城镇。又如浙江乍浦,宋代为水军防地,明初,筑城于此,变成了海滨一都会。上海宝山县月浦镇系军事重镇,驻兵较多,附近居民因设肉庄、茶酒、杂货等店,逐步成为工商业市镇。
其二,因厅县、行政、税务机构之设而形成的市镇。如明清时,川沙抚民厅设立后不久,在其周围就兴起了曹家路、顾家路等镇;南汇、奉贤等地立县后,在其境内分别出现了沈庄、航头、青村港、松隐、吕巷、干巷等镇。宋代所设的上海、青龙、黄溪、南桥、北桥、大盈、亭林、蟠龙、凤泾、白牛等榷税务,后来都逐渐发展成市镇。
其三,由草市、墟、店上升为镇市。开封的草市镇、泰州的柴墟镇、河南省的社旗镇(原名赊旗店)等一批市镇都是由此而来的。
其四,“因利聚人,因人成邑”,在盐井、盐场、煤铁矿附近自然形成许多市镇。煮盐、冶铁、采矿是有利可图的事业。早在西汉文帝时,就有成千的人聚集在深山穷泽铁矿和盐井、盐场周围。其所需物品一部、大部或全部仰赖于市场,从而自然形成许多工商业市镇。四川是我国著名井盐产区,那里的许多市镇都是因盐而聚人形成的。这从镇名即看得很清楚。如“井研镇”,以及由镇发展而成的“井研县”的名称,都是取自在县南7里的“井研”盐井。“旭川县”亦是因县有盐井号“旭井”,取以为名的。有名的自贡市的一部分贡井前身叫“公井镇”,后升为“公井县”,其名字来自该县镇内的盐井“大公井”。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如浙江的“盐官镇”,上海东部沿海地区的下沙、周浦、新场、青村(奉城镇)、漕泾、一团、泰日桥镇等,都是因盐而成的镇。
唐山镇原系唐山附近一小村乔头屯村,自清光绪五年(1879)开平矿务局成立,其煤井设在村西,乃建造房舍,兴立街市,遂与乔头屯村连为一片,始有铺户,渐成市面。以一、六日为小集,四、九日为大集,设立银粮市以定涨落,经营有日,始成一镇。而铺户所售之物品,多系日用所必需。
其五,位于水陆交通要道上的村落,由于车船来往不断,商贾行人络绎不绝,而出现为行人服务的店铺、饭馆、酒肆、旅馆,并最终形成市镇。如浙江嘉兴地区的皂林铺,旧时荒落,但因“民居夹运河”,交通便利,从而变成“店肆蝉联,商槎猬集”的市镇。开封西南45里朱仙镇的出现、繁荣乃至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就是因为它位于贾鲁河畔,水运粮货方便,宋以后,汴河淤塞,贾鲁河成为开封惟一的对外水道,朱仙镇成为开封航运终点之故。天津周围的镇也都出现于水陆交通便利之处:西北部的西沽、丁字沽、北仓、大红桥、杨柳青镇紧靠北运河和南运河;东南部的大直沽、灰堆、双港、咸水沽、葛沽、新城和大沽是南北洋航线通往紫竹林的必经之地。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挖掘现场
其六,世族大家聚居地形成市镇。据《后汉书·张霸传》,张霸子张楷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明弘治《嘉兴府志》卷十四载,桐乡县魏塘镇是巨姓魏氏聚居地,自宋代开始,他们在这里修筑池塘,建造房屋,聚商贸易成市,后升为镇。奉贤县东新市镇,建于明代,御史宋贤因其距城远,贸易不便,拓旧居空闲之地,设店集商,互通有无,乡民称便,把它称为新市,后为有别于新寺镇,而改为东新市镇。
其七,府州县官设立市镇。广东琼州府崖州的和集市系知州彭宁、指挥王祥所设;后知州王铎在此建屋立匾,称为“懋迁集”,再后,知州徐琦和林铎建店立匾,称为“和集市”,黎侗族人到集上贸易,很方便。韶州府的清平市是知府陈大纶于明嘉靖年间建立的。陕西延安府的东关市是知府王彦所立,聚四方商贾贸易于此。河南尉市县白家潭市是知县于嘉靖年间建立的。内乡县的西峡口原不开集市,知县以其离乡遥远,商民贸易不便,令每月一、五日开市。
其八,因重大水利工程兴建而形成市镇。如上海,自唐宋以来,陆续兴建了旧捍海塘(唐)、里护塘(南宋)、捍海土塘(明)、外土塘、华亭东石塘和彭公塘(清),在这些海塘附近的交通要道上,逐步形成了江湾、月浦、高桥、大团、塘外、钱桥、四团仓、北蔡、合庆、下沙、航头、竹桥等十多个市镇,贸易日盛。
市镇的命名方式
市镇名称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以姓氏命名者。许多镇市是在墟、集、店、街等原始农村集市,乃至村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许多村庄墟集的名称都是取自聚居在这里的某一大家族的姓氏,故市镇以姓氏命名者甚多。秀水县的濮院镇:宋建炎二年(1128),著作郎濮云翔从高宗南渡,居于此。元大德间名永乐市。濮氏构居,开市街,召民贸易,遂因以名镇。秀水县的王江泾镇:旧有王氏、江氏所居,因以名镇。魏塘镇:魏氏在此筑塘起屋,聚商贸易而成,故名。嘉兴县王店镇:工部尚书王逵构屋于梅溪,聚货贸易而成,故名王店。川沙县张江栅镇:张江于明代在此建市舍而成,故名。嘉定县罗店镇:罗升于元代所创,因以其姓氏为名。朱仙镇:相传为战国信陵君的谋士朱亥故里,朱导演“窃符救赵”,使信陵君名垂青史,朱亥也被后人尊称为朱仙,其故里被称为朱仙镇。
第二,以当地物产命名者。嘉兴新篁镇:原系荒村,明代成为一大镇,因地多竹,故名新篁。天津杨柳青镇,因杨柳繁茂而得名。“直沽(天津)南头杨柳青,昔时杨柳今飘零”。著名的长芦盐务管理局原设在长芦镇,长芦之名源于该镇周围生长着许多芦苇。太仓茜泾镇:因此地盛产茜草而得名。油车港镇:因当地多油坊而得名。
第三,以当地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命名者。青浦县双塔镇,居民多以驾船为生,这种船叫双塔船,因而得名。桐乡县炉头镇,因有许多冶铁炉而得名。
第四,以所在地地理特征命名者。归安县埭溪镇:因该镇在发源于莫干山之水所成之溪及拦挡溪水激流的石埭附近,故名。唐河县源潭镇:因附近有泉源流出之水成潭而得名。
市镇大发展分布不平衡
工商业市镇源远流长,南北朝隋唐时期已,稀疏出现,见于记载,宋以后迅速发展,明清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市镇”或“镇市”条目。
据有人统计,宋代全国有1106个县,1644个镇,平均每县1.5个镇。
据元骆天骧撰《类编长安志·镇聚》(中华书局1990年版)载,元代长安17县共34镇,平均每县2镇,最多者5个镇(咸宁、蒲城),最少者1个镇(同官、富平、华原、咸阳、临潼、奉天、乾祜等县)。以每县平均2个镇计算,全国约有2000余个镇,比宋代增加不少。
有人据宋代《元丰九域志》记载,推断明代小城镇数超过2000个,集市估计不低于4000个。明代,全国,特别是东南地区,市镇增加甚多。如苏州7县有95市镇,平均每县约14个;松江府3县有62市镇,平均每县约21个市镇。
清初苏州府内9县有103市镇,平均每县11.4市镇;太仓府属4县有41市镇,平均每县10.3市镇;松江府属8县有96市镇,平均每县12市镇;杭州府属9县有85市镇,平均每县9.4市镇;湖州府属6县有22市镇,平均每县3.7市镇。清初苏州、松江境内平均每县市镇少于明代,是因为清初工商业市镇曾受到破坏。据记载清兵攻占松江府城后,焚烧杀戮,使“云间锦绣,顷刻化为瓦砾之区”。但清中叶以后,工商业市镇随着经济的恢复而发展。清后期,苏州府所属12县有287市镇,平均每县18.4市镇;松江府所属7县有235市镇,平均每县有33.6市镇,大大超过了明代这两个地区每县平均市镇数。清嘉庆年间,上海地区有市镇151个(不含崇明县),清末(1911)达476个(包括崇明县),其中现今上海的9个郊县和10个县治级城厢镇绝大多数都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四川省清嘉庆前后约有场3000左右,清末,约达到4000场。当时四川有142厅州县,平均每厅州县约有28个场。
据美国学者施坚雅研究,清末(1893),除东北和台湾外,全国约有村庄80万个,人口397百万;各类城镇市集3.9万个,人口3531.4万。其中,城市958个,人口2046.3万,市镇2319个,人口493.9万,小集市35723个,人口991.2万。当时全国有1287个县,平均每县有1.8个市镇,27.7个小集市。而集镇往往混在一起,不易分开,且按其规模,有时市镇不一定比集市大。市镇和集市加在一起共38046个,平均每县有乡镇集市约30个(29.5个)。
据沈祖玮估计,约7万个。
据慈鸿飞《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未刊稿)估算,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2000~20000之间人口的镇约为1.6万个,镇集总数约为5.8万个。
乡镇集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说来,南方较为密集,北方较为稀疏,南方的长江三角洲市镇尤密,北方的口北(张家口以北)更疏。这与全国城市集中于东南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据《山东通志·舆图志》载,清末,山东有107个县(州包括在内),共587个乡,195个镇,1929个市集。需要说明,在195个镇中,包括“约”16,“都”69。减去此数尚有110个镇,平均每州县1.03个镇,18个市集。该志中,“镇”与“市集”是分别统计的,但从所附地图看,有些“镇”被包括在“市集”之中了,如齐河县市集36,无镇,可地图上却有4镇。将镇和市集加在一起,共2039个,平均每州县为19个乡镇集市。不但少于东南苏松地区,而且也少于西南的四川省。
乡镇市集在同一省区各个州县之间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据上引资料,清末山东省有107个州县,其中拥有9个市集以下的共23个,10~19个市集的共47个,20~29个市集的共20个,30~39个市集的共12个,40个以上市集的共5个州县。菏泽县境内有63个市集,居全省第一位;泰安县和潍县各有46个市集,同居第二位。四川省平均每个厅州县约有28个场,但涪州则多达120个,合州73个,都超过平均数很多。
综合市镇众物杂陈
遍布全国的市镇,都具有贸易功能。其中绝大多数,众物杂陈,是综合性的农副手工业产品交易中心。
明清四大镇之一的朱仙镇,自宋元以后,输入货物有东南食货、江南竹瓷、西北山产,其中以布匹、粮食、大盐、京货为大宗。当地著名的商品有“西双泰”竹竿青酒、“玉堂号”豆腐干、“正义德”的红纸门神,是个颇为典型的综合性贸易市镇。沿用至今的京货街、杂货街、估衣街、油篓街、曲米街等,以及街上的几十家粮行、绸缎店等,就是当时货物贸易的场所。
明清时,这类市镇到处可见。大埔县三河坝市,凡鱼盐、布帛、菽粟、器用,“诸货悉备”。梁山县市镇,“聚民间日用之需”。梓潼县石牛堡场附近居民日用布帛、菽粟、农具、耕牛诸物,咸在场交易。临邑县市镇上,丝、布帛、五谷、六畜、菜菇、铁器、陶器,“靡不毕陈”。据天津商会档案记载,清末直隶文安县胜芳镇,加入胜芳商务分会的有粮、绸缎、面、陶瓷、木、杂货、醋酱、线带、苇草、铁、药材、染坊、灰煤、皮、颜料、土、首饰、茶食、书、饭庄(商)、麻、鲜果、京货、皮箱、放账、煤油、鞋、成衣、铜锡、纸、瓜菜和钱商等,他们分布在33个行业中,凡人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所需之物,市场上均能买到,是典型的综合贸易市镇。另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静海县独流镇商务分会董事衔名表》所列,加入该镇商务分会的99家分属酒、醋、酱、粮、油、干鲜杂货、茶食、糖稀、烟叶、羊肉、猪肉、布、木、蒲席包、草、锡器、钱行等21个行业,经营的货物亦是农林牧副和手工业产品俱全。独流镇有数千户,其中大小行铺不下千余家,也是综合性贸易市镇。
专业市镇特色鲜明
由于自然条件差异,社会分工不同,在全国出现一批专业化市镇和市场。
其一,粮食市镇与市场。
粮食收购、贩运和批发零售市场、市镇分布在全国各地。长江三角洲上的苏州枫桥市,是湖广之米的集散地。杭州府长安镇是江南、川楚米粮贸易场所。吴江县平望镇上,米麦很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居民多以贩米为业。湖州府乌程县南浔镇米市喧阗。吴江同里镇米市,官牙72家,商贾四集。德清县新市镇米行生意兴隆,贩夫客商籴粮转运于外地者,络绎于道。桐乡县皂林镇米商广集。吴江县黎里镇米与豆饼尤多。华北直隶临榆县城集只卖粮米。山西静乐县,仅有小贩,惟以钱米贸易。安徽来安县间有贸易,惟谷米豆麦之类。湖北襄阳县聚米为市。湖南平江县市镇,只卖米,不卖谷。华容县市镇,只卖谷,不卖米。四川新津县市镇,商贾或列肆居奇,或粜籴运贩粮食。广东嘉应州,“百货多,鬻于市。谁大宗?米大宗。”
方志中关于市镇粮食市场的记载很多,其名称各地大同小异,大抵北方多叫“粮食市”、“粮市”,南方多称“米市”。如陕西华州叫“粮市”,岐山县龙尾镇叫“粮食集市”;江苏句容县称“米市”,甘泉县称“米行街”,泰州称“米市街”。所谓米粮“市”“行”“街”等,都是各地市镇上大小不一的粮食贸易市场。
其二,棉花和棉布市镇与市场。
宋代,棉花经西北陆路和东南海道,从中亚和海外移植到陕西、广东、福建等地区。明清,棉花已成为衣被的主要原料。全国各地都有棉花、棉布贸易市场。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棉花重要产区,出现了不少以棉花交易为主的市镇与市场。江苏嘉定县新泾镇是棉花集中交易场所,新棉刚下来,即被远方来的商贩购买贩运。太仓鹤王市是著名的棉花市镇,每到秋季棉花收获之时,市肆阗溢,闽广商人挟带大量资金,航海而来,满载而归。并标明所贩系“鹤王市棉花”,以招徕买主。清道光时,上海外郭东南一带,几乎家家皆售棉花,名花市。宝山县每年棉花入市时,牙行多聚少年无赖辈,提灯收购。靖江县四门内外,乡落市镇,多有“棉花市”。山东夏津县自十字街至北门,皆为“棉花市”。秋收后,花绒纷集,望之如荼。高唐州各集贩卖货物,花布居多。棉花市每集贸易量多达数十万斤。清平县棉花市集最盛。王家庄、康家庄、仓上等处亦多买卖棉花,四方商贾云集,每日交易额数千金。齐东县有“布市”。武城县“棉花市”,每年秋季,四乡棉花云集。束鹿市镇为棉花萃集之区,每年销售不下200万斤,皆由陆路运至深州等地。栾城县只有棉花交易市场,晋豫商贾云集到这里购买。湖北汉川县棉花是贸易大宗,富商大贾携金钱来这里的市镇购买贩运棉花者,摩肩接踵,为数众多。
其三,太湖流域丝绸市镇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