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026

第26章 彻底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彻底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题。

只有认清了自己,人生才会充满快乐。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上帝把动物们召集到一起开会,对大家说:“谁如果对自己的相貌、体形有意见的话,可以提出来,我帮他换一个完美的形象。不过我只能满足你们其中一个的愿望,你们可要想好了。”

猴子的位置最靠近上帝,上帝把目光投向了猴子。

猴子说:“我既有聪明的大脑,又有灵活的四肢,所以我对自己的相貌非常满意。不过我倒有一个想法,如果可能的话,能否使熊的长相变得秀气些,它的长相未免太粗笨了。”

所有动物都把目光投向了熊,大腹便便的熊不好意思地说:“我也十分满意自己的相貌。我虽然比较胖,可是却很富态。当然,如果能改换面貌的话,我认为大象最应该改换面貌。你们瞧:大象尾巴短短的,耳朵大大的,身体笨拙,简直没有美感可言。所以,您最好给大象做做美容。”

大象闻听此言,慢慢地说:“我虽然手大尾短,身壮腿粗,可是海中的鲸要比我肥胖多了,您最好让他来改改面貌。”

上帝问了一圈,所有的动物都说自己是完美的,希望把机会留给别的动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动物,更没有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但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生活就充满无穷的快乐。

每一种动物都有认识自己的本能。想想看,长颈鹿之所以宁可在旷野里吃草,或伸着脖子啃稀稀疏疏的树叶,也不肯走进丛林,是因为它们知道,善跑的长腿到了丛林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善于远远瞭望、躲避猛兽的颈干和长角,进了枝叶交错的树林就成了负担。再想想,老鹰为什么总把巢筑在峭岩、树梢上,而不像一般鸟类那样在树林里做巢;它们为什么喜欢在空旷的高空中盘旋,而不进入密林里猎捕猎物?因为它们知道,巨大的翅膀不能在密林里展翅翱翔;把巢筑在树林里,即便是小小的山雀也能对巢里的小鹰轻松偷袭。

可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人生发展的起码要求。你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如果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事情或一门学问刻苦地、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鲁迅说过,即使是资质平凡的人,面对一个东西钻上10年,也可以成为专家,更何况它又是你自己的长处呢?

成功,是人类的本能欲求,也是每个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是成功的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就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走向成功。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15岁被送去当药剂师的学徒,5年后考入伦敦的一所医学院。后来他发现自己有写诗的才能,进入医学院不到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志愿,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写诗。他虽不幸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为人类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篇。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一个诗人,也努力写过一些诗(就是后来他自称是胡闹的东西),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诗人的打算,转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上面去了。

如果济慈与马克思两个人都没有正确认识自己,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一位不高明的外科医生济慈,德国至多不过增加一位蹩脚的诗人马克思,而在英国文学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则肯定要失去两颗神采奕奕的耀眼明星。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午餐都吃不起,还露宿公园。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你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和尚又说:“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大彻大悟后,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认识自己,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彻底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题;认识自己并且在人生战场中运筹帷幄,是人生的大智慧。

心理透视

认识自己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难以回避的问题,你对自己的认识越准确,你选择正确道路的可能性就越大。你选择的道路越正确,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由此可见,认识你自己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