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004

第4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安全感要充分。人的基本需要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感。如果终日惶惶不安,人会提前衰老。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病变就是抑郁、焦虑等心理引起的。

(2)全面认识自己,恰如其分地判断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的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工作起来将会得心应手,于身心也大有好处。否则,适得其反。超负荷的工作,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3)生活目标从实际出发。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过高的生活目标,非但不能实现,反而还会使人有一种挫败感,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并不是单一的,与外界接触很有好处,一则可以为精神生活这座房屋添砖加瓦,二则可以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及时调整,能更好地与环境和谐相处。

(5)完整与和谐的个性要保持。如果想要得到最大的施展,那么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心理特征一定得和谐而统一。

(6)学习能力必须具备。随着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我们之所以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就是因为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不至于使工作力不从心,让自己多走弯路,使自己不能取得成功。

(7)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保持好。人际关系中,关系有正向积极的,也有负向消极的,而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8)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适度。人有酸、甜、苦、辣不同的情感经历。不愉快的情绪如果不能释放,心理上就会得不到平衡。但发泄也不能过度,不然,不但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且也会加剧人际矛盾,无益于身心健康。

(9)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要适当地发挥。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妨碍团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不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心理透视

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不能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当然,一定得合法,不然,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甚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