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005

第5章 倾诉是极佳的心理保健的方法

一天,老师在一堂心理课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晚上,一个陌生人打来了电话,她是一个妇人,说:“我恨死我的丈夫了。”接电话的人告诉她:“你打错电话了。”她仿佛没听见似的继续喋喋不休地说:“一天到晚,小孩都是由我来照顾,他还以为我这是在享清福,我闷得慌的时候他都不让我出去散散心,他倒是天天晚上出去,说是外面有应酬,难道是真的吗?……”接电话的人打断她的话说:“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她说:“我知道你不认识我,我能对我的亲戚朋友讲这些弄得沸沸扬扬吗?我把这些说了出来,现在舒服多了。太感谢你了。”

这个妇人其实是很清醒的,不要以为她有神经病。她之所以采取这种近似荒唐的倾诉方式,是因为这样她就可以倾诉自己的苦闷而又不会使家丑外扬。不管她的做法怎样,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种廉价、实效的心理疾病的预防方法便是倾诉,也就是自我倾诉消除内心的忧郁。

忧郁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在我国古医书《黄帝内经》中有“思伤脾”“忧伤神”“恐伤骨”及“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记载。我国医学还指出:精神刺激引发的抑郁不舒可致“肝气郁结”,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等;严重时可以导致精神失常,发生高血压以及其他的心血疾病。此时会使人体的免疫力大大降低,使人易患癌症,如乳腺癌、肝癌等。面对这一系列的疾病,放声自言自语地倾诉就是一个良好的预防方法。

关于这种自我倾诉内心苦闷和忧郁的方法,英国权威心理医学家柯利切尔就非常推崇。他指出:为了防治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肿瘤,这种心理上的应激反应不失为一剂良药。他着重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了合理解释。他认为积存的苦恼、忧郁就好比一种势能,假如不释放出来,就会成为感情上的定时炸弹,潜伏在心,一触即发,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要想避免灾病,只要能及时在内心的感情和外界刺激上,用倾诉或自我倾诉的办法取得平衡,这和美国医学家提出的感情应力学说是殊途同归的。这种学说认为,人的各种感情,通过心理上的应激反应以及各种不同的方式一定要表现出来,假如能正常表现,就有益于健康,更不会引发疾病。

从前,有一位20岁就守寡的老人,她把儿子含辛茹苦地拉扯大,然而,在老人将满80岁的时候却患上了高血压,儿子也因遭遇车祸死亡。惊闻不幸的老人,并没有悲痛欲绝,反而沉着地安慰极度伤心的儿媳。在儿子的遗体旁,老人只说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过了今天你就满60岁了,我的孩子。”人们都担心老人会因过度悲伤而身体挺不住,甚至背地里为她也准备了后事。然而时光如梭,一转眼又过去了三年,老人仍然十分健康,秘密何在?原因是老人常常趁儿媳、孙子、邻居上班不在家的时候关门闭户,自己一个人在儿子的遗像前,不是放声地自言自语,就是低声地啜泣,尽情倾诉衷肠与思念。

心理透视

向人倾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的压力,倾诉不失为心理保健极佳的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