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14361400000029

第29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视野(2)

(3)大力培育、发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巩固、发展现有商品市场体系的同时,把主攻点放在出口商品的生产与市场建设上;在巩固、完善新财税体制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金融、外汇、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市场的发育上;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改变国际金融和资本的流向;通过发展经济、稳定汇兑,争取使人民币早日成为可兑换的国际货币;在积极建设各类市场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特别是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突破性发展上。要把抓发展与抓规范结合起来,做到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

(4)大力培育跨国公司型企业集团。根据我国目前现状和国际新动向,采取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有力措施,以效益好、产业方向合理、产品有市场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三资”及民营私营企业为龙头,采取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实行跨行业、跨区域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在组织结构调整,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体制转轨中争取新发展,使其迅速走出国门。

(5)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适应国际和区域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按照高科技、前导型和跨世纪经济发展走势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产业管理界限。以解决条块分割、地方封锁为突破口,全面调整产业、产品和资本结构,盘活存量,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组合。以此推动行政区划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矛盾问题的早日解决。特别要解决好现有行政区划毗邻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问题。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在着眼世界市场相统一的大目标下,先统一国内市场,进而统一区域市场,最终为走向一体化做准备。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现在,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也是全球经济的区域化。今天,人们也许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优势或竞争力不是十分熟悉,却对于硅谷的IT产业、新竹的计算机制造、班加罗尔的软件业耳熟能详。在这些区域内,区域的形象超越了大企业的形象,甚至超越了行政和国家的边界,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区域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重点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推进了西部大开发,启动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再开发,由此。我国已开始进入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区际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各具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相互耦合而构成国民经济系统。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多样、市场广阔,但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个区域有了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激发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于是各区域纷纷把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过分强调区内经济发展,或过分强调区际经济协调,均有背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内经济发展既要着眼于区内经济协调,也要促成区际经济协调;而区际经济协调既是区内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内经济发展的结果。可见区内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协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为一体的关系。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促进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也要促进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既要遵循区域(内)经济运行规律,也要遵循区际经济运行规律。

(二)统筹空间分布规律与时间演化规律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于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也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从世界角度看,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区域经济分布的不平稳具有恒久性;从大国角度看,有的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有的国家(如美国等)因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区域经济分布的不平稳具有长期性与相对稳定性;从一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如我国的江苏、吉林省等)因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了区内经济发展不平稳的普遍性那种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盲目地追求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可能还会导致宏观效益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事实上,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区域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可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任何区域在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又走向未来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区域发展条件的不断变化,各个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就存在着明显发展阶段,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表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在特定条件下,区域的战略是难以实现的,如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很难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制订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统筹区域资源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在于既要着力统筹区域资源,也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要通过统筹区域(包括区内、区际)资源,打破空间阻隔、地方壁垒,有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体包括:一是要集聚产业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形成的。政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及企业的空间聚集功能。二是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共同市场的建设,既包括商品市场的建设,也包括要素市场的建设。借助区域共同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跨区自由流动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实现经济发展的空间共荣。三是要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对高等级公路、铁路、电力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中的重大基础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规划、实施国家层面或大区域层面的基础设施网络。四是要加强区际联合,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促进、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综合实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通过信息网络建设和统筹管理,推进社会一体化进程。实际上,社会信息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障条件。六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城市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越来越密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紧迫,也更有条件。所以,必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尽快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性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统筹区城内产业的梯度转移

1.统筹区域经济要统筹区城内产业的梯度转移

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稳会产生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这种扩散效应不会自发发生,不发达地区要想利用扩散效应发展本地经济,必须采取主动的姿态,主动承接这种扩散效应,与发达地区形成经济发展的对接。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基础是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按照该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就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首先应该重点发展自身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外溢来的产业,如钢铁、编织、食品产业等。

2.实施内部产业梯度转移条件优越

实际上,产业转移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是过去我们设想的东部地区向西部内地产业转移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部地区间都具备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一是转移地与被转移地在地理空间上接近;二是两个区域必须存在产业梯度差别。以福建省为例,福建本身就存在着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首先考虑的必然是本省内部接壤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不可能是省外其他地区,这两个区域实施产业转移的地理条件天然具备,从这个角度讲,福建内陆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福建沿海与内陆地区存在着产业梯度差别,这种梯度的形成与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选择密切相关。

其次,产业转移必须有利于实现被转移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福建省为例,内陆地区的产业以化工、编织等初级工业为主。而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制造业,如仪器以及部分电子产品,这对于福建省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