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14385200000003

第3章 大臣斗皇帝

还是先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关于柔与刚,曾国藩在读史的过程中曾提到过两个典型的案例,他认为这两个典型案例很具有“行为艺术”上的示范意义。这两个案例都很有名,一个是汉代的“强项令”的事儿,一个是宋代的“落牙臣”的事儿。之所以把它们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们都是大臣斗皇帝的事儿。

先说“强项令”。

强项令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后汉书》里记载东汉初年的时候,当时的洛阳令叫董宣。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有个贴身的仆人杀了人,犯了死罪。可因为他是湖阳公主的仆人,身份特殊,享有特权,所以他躲在公主家里,董宣还真拿他没办法。

可这位董宣也不是一般人,他带了衙役躲在离公主家不远的地方蹲点、潜伏。终于等到公主的车队出来,董宣清楚地看到这个仆人也跟在车队里头,就上前把公主的车队拦住,然后当着公主的面儿,把这个杀人犯抓住并当场审问判刑,最惊人的是还当着公主的面儿就执行了死刑。

这一下公主可恨死了董宣,跑到刘秀面前大哭大闹,非要刘秀杀了董宣不可。刘秀一听也肝火直冒,好你个董宣,不看僧面看佛面,我皇上的姐姐的仆人的命,你也敢要,你也敢杀,你这不是不给我皇上的姐姐的面子嘛!所以他派人把董宣抓来,当场就要杀。

这时候,董宣竟然丝毫不惧,只说皇上您要杀要剐随便,但您得让我说句话先。

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然后“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后汉书·酷吏列传》)

这意思是皇上您刚刚平了乱世,要给百姓带来一个安定的盛世,怎能不以理服人,以法治天下呢?您要真是这么一个不讲理的皇上,那算我董宣看走眼了,不用你杀我,我自己死给你看。说完他往柱子上一撞,撞得是血流满面。

这一下刘秀直面淋漓的鲜血,猛然醒悟了,知道董宣做得对,但皇上的姐姐的面子过不去啊,得找个台阶给湖阳公主下,于是刘秀就让董宣给湖阳公主磕头赔罪,借此免去董宣的死罪。

可这个头,董宣怎么都不肯磕。

刘秀就让人按着董宣的脖子,给湖阳公主磕头,结果“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后汉书·酷吏列传》)就是说董宣抻着个脖子,死活也不磕这个头。

这下刘秀都气乐了,说这家伙真是个强项令啊,意思是说这家伙的脖子可不是一般的硬。于是他掉头跟姐姐说,没办法,这家伙脖子太硬了!天生的,强生的!我也没辙儿。

刘秀拿董宣没辙儿,反倒彻底成就了董宣的“强项令”的美名。因为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儿,所以董宣在“强项令”之外,又多了个外号,当时官场上的人都称他为“卧虎”,所有的豪强富贵见了他没有不害怕的。连开国皇帝都斗不过他,这种人,谁不怕?

再来看另一个大臣斗皇帝的故事,这就是北宋“落牙臣”的故事。

《涑水记闻》这本书记载说,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正在御花园里玩鸟,内侍来报,说有一位大臣有急事奏报。

这事巧得就跟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一样。唐太宗有次也在御花园里玩鸟,正好魏徵闯进来有事奏报。唐太宗一看魏徵来了,怕魏徵批评他玩物丧志,所以赶快把鸟藏在袖子里。古人的衣服宽袍大袖,别说藏只鸟儿,就是藏只鸡也没问题。可魏徵看到太宗藏鸟了,所以他故意慢条斯理地在那儿汇报工作。他不说完,唐太宗也不好让他走啊,因为魏徵向以刚直出名,刚直的程度连唐太宗都怕他三分。结果魏徵的这篇工作汇报,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好不容易等他说完离开,唐太宗把鸟拿出来一看,早就闷死了。这一下把唐太宗气得要命,可最后还是拿魏徵没辙儿。所以,魏徵的份量在唐太宗那儿比董宣在刘秀那儿的份量还要重。

宋太祖赵匡胤跟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有玩鸟的嗜好。不同的只是他手底下没有魏徵那样刚直到让他忌惮的人物。这位大臣说有军国大事、要事、急事汇报,赵匡胤一听,军国大事,还很急,这肯定比玩鸟重要,所以放下手头的鸟,换了正装,到正殿来听汇报。

结果,这位大臣把工作洋洋洒洒地汇报了半天,赵匡胤听着听着眉头就皱起来了。一直到这位大臣把所有的工作都汇报完,忍了半天没吭气的赵匡胤一下火了,说:“你不说有军国大事、急事吗?怎么全是陈谷子烂芝麻的小事?这些事哪件大,哪件急啊?”

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再加上赵匡胤向来是个急脾气,发火的时候也很吓人,所以他这一嚷嚷起来,旁边站立的侍者都吓坏了。可这位大臣非常有意思,他也不害怕,慢悠悠地回了句:

“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那意思是说,你说我这些事不是大事,不是急事,但总比玩鸟要大、要急吧!

赵匡胤一听这话就火了,好你小子,还敢狡辩!他从侍卫手里抢过一把金瓜斧来,照着这位大臣就是一斧子。

当然,不要以为赵匡胤一斧子就把人家给砍了,那样的话,就不是开国之君宋太祖了。一般开国之君还都是比较英明的,还没昏庸到那个份儿上,要是夏桀、商纣这些亡国之君,倒是有这个可能。赵匡胤生气归生气,也不过是像刘秀让人摁住董宣那样让他低头认输,所以他拿着斧柄照着这大臣就给了一下子。

虽然是斧柄,但也不得了,一下子就把这个大臣的两颗牙给打掉了。一般人要这样干,当然很野蛮,但赵匡胤他是皇上啊,这个大臣别说被他打掉两颗牙,就算24颗牙被他打光了也不能怎样啊!

要是换了董宣会怎么样?别说掉两颗牙了,就是“流血被面”也不认输啊,肯定抻着个脖子得把赵匡胤好好数落一顿,然后大不了是个死。要换了魏徵,那就更不得了,他要一发起威来数落唐太宗一顿,李世民非得愧疚个大半辈子。可这位宋代的“落牙臣”(案:《涑水记闻》并没记下他的名字。因为他是一个被打落牙的大臣,所以我们只能代称其为“落牙臣”。)跟董宣、魏徵都不一样。面对“我的野蛮皇上”,这位落牙臣居然极其冷静,极其镇定,也不抱头鼠窜,也不惊惶失措,更不怒发冲冠、誓死不屈。他出人意料地蹲下来,然后又趴在地上,干什么呢?

找牙!

俗话常说“打得人满地找牙”,这个场景可谓是一种经典的演绎。

这个大臣不害怕,不生气,反而冷静地趴在地上找牙,这下赵匡胤倒看呆了。赵匡胤像被点了穴一样,一直看着这位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的落牙臣,先趴在地上把两颗牙找到,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用袖子把两颗牙仔细地擦擦干净,然后再小心地放入怀中。

这一下,赵匡胤都气乐了,当时就问:“汝怀齿欲讼我耶?”

就是说,你小子干嘛呢?这牙齿还藏起来,你拿它当物证啊?你还打算到衙门里告我啊?

你看,赵匡胤还挺有意思,他还怕大臣拿着物证去告他。

哪知道这位落牙臣呵呵一笑,说:“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就是说,我哪能去告皇上您啊!不过您违反治安条例乱打人这事儿,自有史官会记下来,我这牙拿回去还真得当个纪念。话外之意,也就是可以拿给史官当物证了。

赵匡胤一听这话立刻呆了,想了一想,突然满脸堆笑,斧子赶快扔一边,让人拿出金银玉帛来赏赐了这个大臣。

赵匡胤为什么会有180度的大转弯呢?

道理很简单,他怕在史书上留恶名。这个落牙臣要是像董宣或魏徵那样他倒不怕,皇上打大臣,打就打了,大臣再有火也火不过他皇上。可现在因为玩鸟打了大臣,还把人家的牙打掉了,还让人家把牙给捡走了,这要让史官记下来,让后人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该多丢份儿啊!所以他赶紧换了笑脸,还重赏了这位当事人,那摆明了就是贿赂。一个野蛮的皇上贿赂一个低微的大臣,只为了让这丢人的事儿可别宣扬出去。

果然,这事儿后来正史没有记载,《涑水记闻》是本笔记,也只相当野史而已,以至于这位响当当的落牙臣的名字也没能记下来。

不过,《涑水记闻》虽然只是一个笔记体著作,但它的作者却是编了《资治通鉴》的大史学家司马光,所以赵匡胤这点糗事儿,还是没能躲过史官的如椽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