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1440500000010

第10章 神化华盛顿的话语权智慧(1)

第二章 媒体的“政治需要学”

在微软艰难的时候,有人问盖茨,你怎样才能生存下去。

盖茨回答,让别人需要你。

而美国媒体的生存之道,就是让社会需要它,让政府也离不开它。

神化华盛顿的话语权智慧

美国媒体“无冕之王”的称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尽管宪法修正案保证了新闻自由,但媒体受到尊重、真正拥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成为不折不扣的“第四权”,也是经过上百年的努力的。

被需要,首先要变得强大。

早期的美国报刊业不过是出版发行小册子的行业,归属或依附相互竞争的政治利益集团,并卷入不断的宣传战中。

在建国初期,汉密尔顿出资创办、约翰?芬诺主编的联邦党人的《合众国公报》与杰斐逊支持、菲利普?弗雷诺主编的《国民公报》便陷入了论战和谩骂之中,而本杰明?富兰克林?贝奇创办的《费城综合广告报》更是把对联邦党人的攻击升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被激怒的联邦党人后来甚至砸烂了报社,殴打了贝奇。

由于报刊上谩骂成风,一些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新闻事业的黑暗时代”,但在一些传媒学者看来,不能用现在的无党派偏见的新闻标准来评价当时的报纸,因为它们的最高目标是为党派事业服务,是以党徒为政治行动的条件来形成新闻和意见,这在当时得到了公众和新闻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并为政党体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而这种稳定对于这个新生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说美国是在争吵中前进的,并不为过。

但吵归吵,美国媒体还有方向一致的地方。尽管媒体普遍卷入党派之争,但它们在宣传“天定命运”说,鼓动民众进取精神方面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早期的美国报刊上,诸如“使大陆落后民族获得新生”、“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胜任这项大业”之类的话语遍布其间。在报纸上,最有影响的是《民主评论》和《纽约晨报》的创办人之一约翰?奥沙利文所提出的关于“天定命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