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14466200000012

第12章 1岁6个月(1)

育儿要点

1.食物烹调的色、香、味、形。

2.让幼儿在自由而安全的活动中成长。

3.走窄道、翻书页。

4.学习游戏竞赛。

5.根据用途找物品。

6.训练初步的辨认与分类能力。

7.学说他人名字。

8.睡眠不安的处理。

9.月末常规体检、测血色素、尿常规。

生理发育

1.体重增加约0.18(女)千克~0.17(男)千克。

2.身高增加约0.83(女)厘米~0.8(男)厘米。

3.妈妈牵着能下楼梯(两步一阶)。

4.从瓶中倒出10个小丸。

5.认出自己的东西。

6.会说出10个字音。

7.会脱掉帽子和鞋。

心理特点

喜欢:

1.爬上椅子或沙发。

2.在浴盆中玩耍。

3.用双手探究物品。

4.看书、端杯喝水。

5.翻书页。

专家建议

1.给予孩子足够的照顾,使他确信安全,并充分信任其他人。

2.要让孩子有克服挫折的勇气,使他自信,大人不要过度保护。

3.给孩子发泄他精力体力的机会,特别是男孩,让他表现自己的能力。

4.保护孩子的信心很重要。

5.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当然是在成人的照看下。

6.多给他些新鲜增强他的好奇心。

7.多带孩子到户外去玩,给他自由玩耍的机会。

8.父母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智力开发

1~3岁是人的幼儿时期,是小儿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周围环境都相当敏感。家长的言行、穿戴、情感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对孩子过于放任,孩子就会散慢;过于溺爱,会使孩子任性;过于严厉,又会使孩子呆板。只有教育得当,孩子才能在日后成才。

语言训练

1岁半的孩子喜欢与成人讲话,家长应该把握时机,通过画片、实物等耐心、反复地教孩子认识事物,增加词汇;使孩子的知识面加宽,增加语言的内容。但1岁半的孩子记忆力有限,所以,也不能教得太多。

对于口齿不清的孩子,家长要用标准语音给孩子纠正,反复教他念。

动作训练

1岁半的孩子已经会跑了,可以训练他做许多大运动量的活动,如跳舞、双脚跳、快跑、踢球等,还可以训练他单独上、下楼梯,以增加肌肉力量。

还可以通过做游戏,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如:找一条长毛巾,家长拉住两个角,让孩子拉住另两个角,把一只皮球放在毛巾中间,让孩子一蹲一站,皮球就会来回滚动。还可以把皮球抛起来,和孩子一起用毛巾把皮球接住。

这样可锻炼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自身动作协调的能力。

早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岁半的孩子已经懂事了,父母之间、祖辈之间、家长和托儿所阿姨之间都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保持一致。切不可父亲这样教,母亲又那样讲,父母刚批评完了孩子,奶奶又让他那样去做。这样,大人前后矛盾、要求不一,孩子就会不分是非,不知所措,很多良好的习惯就不能形成。

有的孩子非常任性,一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打滚耍赖。对这样的孩子既不能打骂,又不能屈从,最好的办法是走开,不理他,在他情绪平稳的时候再教育他。有些孩子过分胆小,对这样的孩子就不能经常批评、训斥,而要鼓励他,即使他做错了什么事,也不要过多唠叨。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当着孩子的面什么话都说,殊不知,孩子比您想象得要懂事得多,他已经按照自己的方法理解你讲话的内容了。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一定要注意文明,不在孩子面前议论大人之间的是非和纠葛,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吵架;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当着客人的面不要议论孩子的缺点,也不要夸耀自己的孩子。别看你的孩子才1岁多,在他面前,大人说话要十分小心才行。

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孩子独立行走之后,身体发育更强壮,大脑功能更灵活,具备一定独立能力,再也不喜欢搂在妈妈的怀里,也不愿事事等待成人办理,着急时,自己便要亲自下手了。吃饭自己喂,尽管勺子拿得很笨拙,狼藉很多,但还是自己吃得香;穿衣要自己,别看袜子底朝上,也还是自己穿上更加美;喝水要自己,别看洒满衣襟,还是喝上一杯再一杯。让妈妈看看我长大了,会走路、会吃饭,什么事情都爱干。

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愿望,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各种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形成。

独立能力强的孩子喜欢自己哄自己玩,不再缠住妈妈,也不哭闹大人。在独立游戏中感到别有兴趣、情绪饱满、心境愉快。小皮球滚来滚去多好玩,小石子扔出来投回去也有趣,火柴盒更有意思,一根一根拿出来,再一根一根装进去,这重复动作丝毫不叫人厌烦,反倒满足了活动手指头的需要,若没这小小火柴盒,小手指可去哪里活动呢?只好去抠墙上的小洞洞、床头虫蛀小窟窿、被角破绽。总不能让他闲起来无事干啊。

就在这十几次、几十次地滚球,不知厌烦的重复动作中,视觉的观察能力、目测距离、以及空间知觉都得到了训练,反复动作使大脑产生了行动性思维,在行动的同时,学会了概括,明白了小手、小脚怎样动作会把球踢跑,怎样使用拇指和食指,东西才能拿住……可见,周岁的小淘气真没白白淘一场,淘中长本领、长才干、增智慧。

在各种独立活动中,促进独立能力的发展,引起性格变化,更积极、更主动,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也明白了自己的力量,加深了自我了解。如果培养得好,孩子从此开始不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独立生活,不仅减轻成人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及早锻炼孩子手脚,发展大脑功能,培养各种能力,栽植出一棵强壮的小幼苗。还是多让孩子自己活动好。

搭积木

搭积木是孩子的传统游戏,这一游戏经久不衰,因为它确实是对孩子极有益,孩子又喜欢玩的游戏。

妈妈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开始可帮孩子搭火车、搭塔、牌楼、围墙、楼房等。孩子知道搭积木的技巧以后,玩时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拿主意,妈妈不再是带着孩子玩,而是跟他一起玩。妈妈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游戏伙伴来对待,不能在玩的时候让孩子做配角,要孩子发挥想象,让他有独立想法,听他出主意,妈妈可以启发他,帮助他。

搭积木可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积木搭得越高对手的抓取和放置动作要求就越高。

亲子游戏

玩拼图

给孩子买一套拼图板或拼图积木。先买简单一些的,让孩子自己安安静静在一边研究。或是妈妈用硬纸板,刻下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块。让孩子把三块纸片分别放回硬纸板的糟中。

目的:理解物的整体。

玩娃娃

给孩子一个漂亮的娃娃,一块纱巾,一个玩具碗和勺。妈妈与孩子一起玩,先将娃娃用纱巾包好,然后拍他睡觉,睡醒后喂他吃饭。让孩子模仿。

目的:培养情感。

投球

找一只大盒子,给孩子准备几个小球,让孩子将球投进盒子里,妈妈和孩子一起玩,会玩得非常高兴。

目的:练习上臂。

玩沙

妈妈不要怕孩子玩沙脏,给他一只小桶、小铲,让孩子把沙铲进桶里再倒出来,还可用湿沙做各种形状的东西。

目的:学习量的概念。

穿珠子

妈妈和孩子玩串珠游戏,妈妈串黄色的,孩子串红色的。

目的: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并认识色彩。

双脚跳

妈妈拉着孩子,在比较宽的台阶上,双脚一级一级跳。

目的:练习双脚跳。

学唐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

鹅啊鹅啊鹅,伸着弯曲的长脖子朝天嘎嘎地叫,好像在唱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嫩的脚掌在清澈河水里划动,激起微微的绿波。

这首诗,传说是诗人骆宾王7岁时所写,全诗18个字,描写得有声有色,流露出儿童的天真爱美情趣。

学儿歌

我家的鸡我家有两只鸡,身上穿花衣,一只是母鸡,一只是公鸡,公鸡叫我早早起,母鸡生蛋孵小鸡。

讲故事

狮子和老鼠

狮子在窝里睡觉,一只老鼠从它身上跑过,狮子站起来,要用爪子把老鼠压死,老鼠请求狮子放了它。狮子笑了笑,把老鼠放了。不久,狮子落入猎人布下的网内,动弹不得,老鼠听见狮子的叫声,就跑去咬断绳子,狮子得救了。

合理营养

吃糖过多害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