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14466200000013

第13章 1岁6个月(2)

糖,几乎人人爱吃,特别是儿童。而有些家长疼爱孩子,怕孩子热量不够,常把糖当零食给孩子吃,一会儿给孩子一块糖果、一会儿给孩子一块巧克力或甜点心。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爱吃甜食,就顿顿甜粥、糖包,还喂孩子喝糖水。还有的家长给孩子做菜也喜欢多放些糖。以为这样就可以增加营养。其实吃糖过多是有害的。害处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摄入过多的糖之后,过多的糖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脂肪,导致小儿肥胖,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诱因。

(2)糖只能供给热量,而无其他营养素价值。每天吃糖多时,吃其他营养素势必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缺乏,极易造成营养不良。

(3)多吃糖之后,将会给口腔内的乳酸杆菌提供有利的活动条件。糖滞留在口腔内,容易被乳酸杆菌分解而产生酸,使牙齿脱钙,诱发龋齿的形成。

(4)糖吃多了,小儿就不想吃饭了;患了龋齿之后,孩子咀嚼时会疼痛,咀嚼无力,也影响食欲,日子长了,就会因进食量减少而发生营养缺乏。

(5)糖吃多了,易使胃酸产生过多,使胃受刺激而患胃炎。

(6)吃惯甜食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无甜味的食品,长期下去,也会导致食欲不振。

宝宝不宜多吃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种以可可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食品,它的味道香甜,食后回味无穷,很受小儿的喜爱。如果你想了解小儿多吃巧克力好不好,就必须先了解巧克力的营养价值到底有多大。巧克力主要成分是糖(每100克含65.9克糖)和脂肪(每100克含27.4克脂肪),因此,巧克力提供的热量比较高,每100克纯巧克力的总热量可达530~550千卡。许多舞蹈演员、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在消耗热量较多的情况下吃巧克力,可供给能量,振奋精神。但是巧克力含蛋白质很少(每100克仅含5.5克蛋白),含维生素也非常少,而这些营养素同样是小儿生长发育中所必需的。

科学的饮食结构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这三大能源物质应各占一定比例,即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30%~35%,糖类占50%~60%。但巧克力与这个适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比例相差很大,它不能完全满足小儿生长发育中的营养需要,吃过多的巧克力对小儿是无益的。

过量吃巧克力还有许多对小儿不利的因素,如糖分过高,通过体内的新陈代谢会转变成脂肪被贮藏,加上巧克力的脂肪成分过多,均会使小儿发胖;巧克力中含脂肪较多,这些脂肪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不易被小儿的胃肠消化、吸收,就会有饱腹感而影响食欲,再好的饭菜他也吃不下去,打乱了良好的进餐习惯,直接影响了小儿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巧克力是不含纤维素的精制食品,吃多了可致便秘;巧克力中的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巧克力中的可可碱具有强心和兴奋大脑的作用,小儿多吃后会哭、吵、多动和不肯睡觉,此外,它还会诱发口臭和蛀牙。由此可见,小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日常照料

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睡眠是使神经系统得到休息的最有效措施,所以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眠不仅要有足够的时间,还要有足够的深度,即睡得沉、睡得香。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季应开门窗通风,但应避免孩子睡在直接吹风的地方,冬季也应根据室内外温度,当小儿入睡后定时开窗换气。新鲜的空气会使小孩入睡快,睡得香。

(2)室温以18~25℃为宜,过冷过热会影响睡眠。

(3)卧室有睡眠的气氛,窗帘拉上,灯光要暗一些,降低收音机、电视机的音量,大人应尽可能避免高声谈笑,室内安静无噪声。如果孩子睡了一觉醒来哭闹,可以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更不要逗孩子玩儿,或抱起来摇晃他,大人应该设法让孩子尽快地安静下来才对。

(4)被、褥、枕要干净、舒适,应与季节相符。不要盖太厚的被子,燥热会妨碍睡眠,更不要穿棉衣或太多的衣服睡觉,如果孩子尿湿了需要及时更换。

(5)让婴幼儿单独睡在小床上。

(6)大人禁止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造成小儿被动吸烟。

(7)睡前禁止小孩做剧烈活动,以免引起小孩过度兴奋,难以入睡。

使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当父母每天哄孩子睡觉时,您是否意识到这一切都有意无意地在培养着一种习惯呢?如果训练得好,就会养成好习惯,否则就养成坏习惯。比如有的孩子睡眠习惯不好,白天睡,夜里闹,或吃手、吃假奶头才能入睡等,因此,家长应重视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1)按孩子的月龄,合理安排小儿睡眠的时间和次数。一般来说,从孩子会走开始,每晚睡眠时间应保证在10~12小时。

(2)每天要在同一个时间安排孩子上床睡觉。大脑皮层有一种特性,叫动力定型。经常按一定时间睡眠,形成了动力定型,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适宜的生物钟,小儿到了这个时间就会很容易自动入睡。

(3)晚餐不要吃得太饱,睡前不要吃零食,也不要饮水过多,以免因为夜间尿多而影响睡眠。

(4)养成睡觉前洗脸、洗手、洗脚、洗屁股的习惯,再换上松软、宽大的睡衣,临睡前漱口或刷牙。

(5)要让小儿在自己的小床上,自然入睡,不应养成摇、拍、抱、哼小曲、命令、吓唬等办法使孩子入睡。如果孩子醒来呼唤你,你要等待几分钟,让孩子明白这是睡觉的时间,给他自己入睡的机会。也可站在孩子的身边不远处,让孩子放心入睡。

(6)预防和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如吃手、咬被角等,绝不能斥责小儿。可在孩子入睡前,让孩子在床上抱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这些东西会有助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

(7)要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侧卧最好。

疾病防治

咳嗽、喘鸣

过敏常会不断咳嗽、喉咙深处喘鸣。这种情形可能是小儿气喘的开始。小儿气喘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二种。

原因举不胜举,除了食物外,家中的虫、灰尘、霉、纤维屑、动物的毛或表皮都会引起过敏,还有心理上的影响。开始蹒跚学步后活动范围越大原因越多,追究原因必须接受一次专科医生的检查。

像这样会立刻喘鸣的婴儿常常是受到过分的保护,这对婴儿不好。妈妈应该趁现在帮他穿比较薄的衣服或用干布磨擦身体,创造一些锻炼身体的机会。

再发性呕吐症(周期性呕吐症)

(1)原因

幼儿发生不明原因的呕吐,而且反复发作,即属于此病。不过,由于身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丙酮,所以命名为丙酮血性呕吐症。又因为呕吐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故又称为周期性呕吐症。

致病的原因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不过,以神经质的小孩较容易患病。尤其常见于2~6岁的幼儿,乳儿及学童期则较为少见。

疾病的感染、疲劳、精神紧张都是诱发的因素。

此外,气候变化时,亦容易发病。

(2)症状

一向十分健康的小孩突然没有精神,开始呕吐,次数频繁。呕吐物有食物、胃液、胆汁等等。有时含有黑色血液。不会发烧,脉搏却十分快速。

此病的特征是验尿时,丙酮体为阳体,可作为检查的标准。呼气时含有丙酮臭(烂苹果的味道)。

严重呕吐的话,会出现脱水征象,表现为口唇干燥、尿量少、眼睛凹陷、脸色欠佳、手脚冰冷、精神不振等。

2~3天内呕吐即会停止,身体慵懒。不过,也很可能持续一周以上。一年可能发作数次。

(3)治疗与护理

保持安静最为重要。一旦习惯后,即可知道病情即将发作、须立即使其静躺下来。

若病情轻的话,只须静躺即可。若病情重的话,应到医院打点滴。

呕吐严重时要禁食,轻者可少量食用食物,以避免水分的丢失。

也可以注射镇吐剂或自律神经剂。

母亲往往为了预防病儿发病,而过度担心。切忌使小孩本身亦过度紧张。

同时也须注意生活起居。避免过度疲劳,精神过度兴奋。丢失。

也可以注射镇吐剂或自律神经剂。

母亲往往为了预防病儿发病,而过度担心。切忌使小孩本身亦过度紧张。

同时也须注意生活起居。避免过度疲劳,精神过度兴奋。